首页期刊导航|社科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科纵横
社科纵横

张仲仪

月刊

1007-9106

skzh2008@126.com

0931-8726025;872295

730000

甘肃省皋兰路20号兴中大厦1502室

社科纵横/Journal Social Sciences Review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价值链的法律监管

    王一栋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催生了新的经济现实,提出了新的贸易监管需求.全球价值链以加强投资保护和资本自由为基本原则,要求各经济体实现更深层次的承诺与合作.新技术赋能下的全球经济发展不再受传统的地域捆绑,全球价值链的嵌入要求规则整体化而非碎片化,国际贸易法应当成为促进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工具,面临着多边统一性难题的WTO应当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管者.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法应当是市场驱动者与保护者,却面临着"选择性自由贸易化"以及南北发展差距等诸多问题,使得规则共识与承诺的纵深度不高.对此,需要加强国际贸易的监管趋同与融合,尤其是对私人权利的保护性监管,但可能加剧日益严重的多边与区域之间的争端解决管辖权竞合问题.在WTO Plus和WTO Extra领域实现贸易监管的自由化,同时兼顾东道国的预期利益.

    全球价值链自由贸易化解绑理论保护性监管WTOPlusWTOExtra

    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基础述评

    吴双全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法院行使诉讼管辖权的基础是国际争端当事国的自愿同意.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和《国际法院规则》的有关规定及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国际争端当事国表示自愿同意接受国际法院诉讼管辖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事前约定同意、事后约定同意、事后默示同意,以及随时声明同意.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的行使还存在一些障碍,导致同意接受国际法院诉讼管辖的国家及提交国际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都不够多.只要国际法院能够不断改革发展,同意接受国际法院诉讼管辖并诉诸国际法院解决其争端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多,国际法院通过解决国际争端对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法应用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诉讼管辖权自愿同意争端解决和平发展

    地方立法中民间规范缺位现象的解释——基于地方性知识、民间规范、地方立法关系视角的分析

    郝荣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有助于地方立法"地方性"的实现,但当前民间规范在地方立法文本中缺位,融入数量少、融入程度低.民间规范的地方性和规范性使其具有融入地方立法的可能性,地方性知识、民间规范和地方立法之间的差异为地方立法中民间规范的缺位现象提供了解释路径.具体而言,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数量少是因为:第一,民间规范的范围比地方性知识范围窄;第二,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在空间、内容等层面的差异.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程度低是因为:第一,民间规范根据背景性权力来源可以分为超验的民间规范、先验的民间规范、经验的民间规范三种,超验的和先验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的程度低;第二,根据民间规范对社会治理目的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民间规范可以被直接吸收,而消极的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的程度低.

    地方立法民间规范地方性知识

    启蒙国民经济学与《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批判理路

    杨梦欣王浩斌
    11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蒙国民经济学延续了启蒙的自然法传统,认为人的本性在于开明自私,并视私有财产为主体的自然权利与本质规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配第到李嘉图,有昔尼克主义色彩的劳动价值论也在不断发展.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揭示了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并非自然法赋予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是因资本主义发展由工人异化劳动生发的历史权利,并且主张通过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来实现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探究手稿中马克思对启蒙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启蒙国民经济学与启蒙的内在关联,也对我们把握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转变有所助益.

    马克思《巴黎手稿》启蒙国民经济学

    社会正义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建构

    张杰金文浩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追求正义的崇高理想驱动下,个体自觉地调整其行为,使之与他人的行动和谐共存.这种自我调整的过程,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正义的渴望与社会整体的共同意志相结合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社会契约,不仅是一份道德上的承诺,更是一份需要坚实保障的法律契约.这种保障,虽然依赖于国家强制力的存在,但其目的并非是强制本身,而是确保契约得以遵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律的制定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法律不仅将个体的特殊需求与作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巧妙融合,而且通过其普遍性和权威性,促进社会成员对契约的尊重和遵循.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执行必须根植于一种严格的正义意识,这种意识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石.在这样的法律框架下,社会成员的行为受到正义的引导,从而建立起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一旦社会秩序得以确立,个体就会发现,相较于无序状态,他们的目标更容易实现,社会整体也能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正义,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首要原则,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维护了社会秩序,更促进了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繁荣.因此,正义的法律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社会正义社会秩序社会契约法律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生态:意涵、问题与策略

    张江龙陈艳珊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当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组织生态不断优化,以制度为主体的社会环境愈加完善,以政府、枢纽型组织等为主体的组织环境愈加友好.然而,相较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其组织生态建设仍旧面临着诸多梗阻性问题,如目标"枢纽化"与愿景"抽象化"、路径"规模化"与领域"全能化"、组织"科层化"与服务"内卷化",以及正式制度尚未成体系、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行业生态整体不佳、战略生态导向不明等.建议从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生态建设两个方面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组织生态高质量发展发展策略

    自媒体自净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及消解路径

    王建明林竹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本身具有强大的容错纠错机制与自净功能,充分发挥其自净功能,是加强自媒体乱象治理与构建良好社会舆论生态的重要途径.自媒体自净功能的实现存在自我组织自我调节机制的不健全、受到信息环境要素的影响、非理性思维易泛滥负面情绪易扩大、权威信息缺失和滞后、科层化的政府结构等五大现实困境.面对这些现实困境,需要建立健全共建共治自媒体生态系统长效机制,弥补政府层面的缺位与实践的漏洞;坚守道德底线、构筑法律防线,提升政府柔性治理能力;加强平台主体责任建设,强化辟谣纠错监督功能;加强自媒体舆论引导,调动行业力量规约自媒体传播等措施与出路,促进自媒体自净功能的充分发挥.

    自媒体自净功能现实困境消解路径

    新时代家庭因素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

    姚丽琴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家庭的家庭规模结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都出现深刻变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其中家庭规模变小、婚姻观念异化、家庭关系简单、隔代教育普遍、家庭经济收入增加、家庭居住环境改善、家庭生产劳动减少、家庭生活方式趋向智能自动、过高的家长期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化"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淡化"的家庭学习氛围影响较为明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过注重家庭建设,培育家庭婚育新风;提高家长素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创设和谐氛围,增强情绪调适能力;注重家校协同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新时代家庭因素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投稿须知

    封4页

    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简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