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科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科纵横
社科纵横

张仲仪

月刊

1007-9106

skzh2008@126.com

0931-8726025;872295

730000

甘肃省皋兰路20号兴中大厦1502室

社科纵横/Journal Social Sciences Review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义新论

    李长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精义涉及全球整体性的伦理要求.德国思想家孔汉思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全球伦理这一概念,旨在通过提倡全球底线伦理和加强全球伦理对话来回应和破解全球性挑战,但相关的推动主要来自宗教界.全球伦理的构建主要面临价值一元主义、伦理相对主义,以及普世文明等价值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全球为一个命脉相连的共生共在的有机整体,蕴含了命脉相连的共生伦理精义、和而不同的文明伦理精义、义利兼顾的仁爱伦理精义,有效破解了全球价值冲突和对抗.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伦理伦理精义共在伦理文明伦理仁爱伦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化发展瓶颈的破解与超越

    苗世青章圆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全球化发展逻辑在当今时代遇到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叠加的发展困境,其症结根源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积累的一系列矛盾与弊端.人类实际上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就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当今中国的成功实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专门命题提出创造了必要的现实条件,构成了破解全球化发展瓶颈、超越全球化发展逻辑的更优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共处与改变国强必霸逻辑这五大价值诉求,围绕思维方式、目标内容和行动策略这三重实践逻辑为破解全球分裂与人类命运分化问题指明了现实路径.

    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和启示

    蔡文璞祝小宁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将国家视为公共性与阶级性辩证统一的国家.在公共权力的归属问题这一内生动力的推动下,公共性与阶级性这对矛盾不断发生转化,通过对自身的两次否定,实现了公共性的真正复归,使二者之间呈现出公共性—阶级性—公共性的螺旋形上升轨迹,契合了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发展阶段.考察国家公共性与阶级性的转化过程,特别是考察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关系,有助于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履行国家职能、澄清国家治理中的误区,也有利于持续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公共性与阶级性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启示

    通往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出场路径

    张微东胡栋材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真内涵在于"通达现实世界",与此相应,通往现实世界的历程构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基本前提;从探寻"理性现实"到研究"感性现实"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向;从"异化劳动"到"对象性活动"切入现实意味着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深入发展.在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过程中,现实世界从初次显露到完整呈现.这代表通往现实世界的彻底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由此真正出场.

    马克思现实世界哲学革命出场路径

    马克思批判虚幻意识形态的方法论革命

    肖小丽李弦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对历史领域以及旋绕在历史上空的各种虚幻意识形态进行"解蔽"和批判一直是马克思的重要工作,马克思正是用前提性批判、总体性批判、历史辩证法批判的方法论拨开了历史领域内各种虚幻意识形态的迷雾,使历史的本来面目得以显现,并坚持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客同一性的方法论原则,这为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南.

    马克思批判虚幻意识形态方法论

    教育话语分析的虚无主义问题与应对——从语境实在到价值重估

    黎进萍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为诸多学科理论家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教育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是从社会和历史的维度理解人们在教育情境中表达意义的重要方法.然而,教育实在的话语表达、话语分析的历史语境等都受到虚无主义的挑战.基于对话语分析研究及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回顾,分析虚无主义思想对教育领域话语分析可能带来的否定其历史性、价值性、实在性等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虚无主义思想自身孕育的积极因素等是应对教育领域虚无主义问题的主要依据.

    话语分析教育研究虚无主义语境

    中国共产党政治巡视的监督标尺及其要素研究

    李晓劼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党内监督的特殊形式,政治巡视工作需要行之有效的监督标尺.监督标尺应涵盖政治、价值、技术、成效等方面,是政治标尺、价值标尺、制度标尺、技术标尺、成效标尺的统一体.其中,政治标尺是首要标尺,包括政治站位高度、政治担当强度、政治生态优化度三个要素.价值标尺是关键标尺,包括人民利益落实度、群众路线执行度、群众监督参与度三个要素.制度标尺是重要标尺,包括制度贯彻执行度、制度推进实施度、治理现代化符合度三个要素.技术标尺属于基本标尺,包括常态化发展度、系统化建设度、适度化推进度、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度四个要素.成效标尺是目标标尺,包括生产力标准符合度、问题解决实效度、和谐社会达成度三个要素.只有准确把握政治巡视监督标尺的内涵及要素并以之为指导,才能有效推进政治巡视工作,促进政治巡视工作的良性发展.

    政治巡视监督标尺政治标尺价值标尺成效标尺

    衔接过渡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张新平魏开宏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力量、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维护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的组织保障.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国情、党情、民情方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在客观、主观因素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与问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渡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夯实组织队伍增强政治领导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思想引领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增强群众组织力;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通过持续正风肃纪增强社会号召力,使基层党组织发挥应有作用.

    衔接过渡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战略定位现实境遇实践进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路径研究

    赵晓燕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具有基础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发展推动力;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提升凝聚力;坚持以共同价值为取向,提升整合力;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提升社会动员力;坚持以自我革命为关键,提升综合能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

    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张军谋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梳理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形成演变过程,分析研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概念、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测评体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对策、旅游发展与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几个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不足.

    旅游业高质量柠檬市场跨越"低水平均衡"对冲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