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和启示

扫码查看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将国家视为公共性与阶级性辩证统一的国家.在公共权力的归属问题这一内生动力的推动下,公共性与阶级性这对矛盾不断发生转化,通过对自身的两次否定,实现了公共性的真正复归,使二者之间呈现出公共性—阶级性—公共性的螺旋形上升轨迹,契合了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发展阶段.考察国家公共性与阶级性的转化过程,特别是考察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关系,有助于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履行国家职能、澄清国家治理中的误区,也有利于持续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蔡文璞、祝小宁

展开 >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11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公共性与阶级性 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 启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6AZD029

2022

社科纵横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科纵横

CHSSCD
影响因子:0.305
ISSN:1007-9106
年,卷(期):2022.37(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