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南县杉木三种侵染性病害病原鉴定

    韩雨庭唐婕尼玛此姆马焕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云南省广南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组织进行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并进行复合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广南县杉木3种主要的侵染性病害分别为杉木炭疽病、杉木赤枯病和杉木落针病,其病原真菌依次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和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 uncinatum.复合侵染的病斑比单独接种的扩展速度更快,且C.siamense的致病力比P.microspora的强.3种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和致病性测定,可为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等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侵染性病害病原鉴定复合侵染杉木炭疽病广南县

    松瘤小蠹分布新记录及其防治策略

    刘凌张知晓倪应才季梅...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 Wollaston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瘤小蠹属Orthotomicus,又被称为Mediterranean pine engraver(地中海松树雕刻家),是潜在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和丽江有分布.2020年9月,首次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上发现松瘤小蠹,且因其危害造成大面积松树死亡.玉溪市峨山县是松瘤小蠹的地理分布新记录,云南新增1个昆虫地理分布小区即云贵高原小区.对松瘤小蠹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雌雄成虫及其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地理分布和寄主植物、新发生地和危害情况进行阐述,并针对该虫所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建议.

    松瘤小蠹小蠹亚科鉴别特征云南松地理分布防治策略

    花绒寄甲控制果园桃红颈天牛的研究

    王姣雪颜学武曹丹丹杨兵军...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林木蛀干害虫天牛类的重要天敌昆虫,已在我国应用于多种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是多种蔷薇科果树和园林树木的主要蛀干害虫,近年来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危害严重.为有效、可持续性地控制桃红颈天牛对果园桃树危害,根据受害树的受害等级于2020年5月底分别释放不同数量的花绒寄甲成虫,于天敌释放后1个多月和4个多月调查不同受害等级的受害树数量.结果表明:释放天敌1个多月后的7月中旬,桃树的受害程度比释放天敌前有所减轻;释放天敌4个月后的9月底检查,果树受害程度相比7月中旬有所增加,但相比释放天敌前仍有所降低;管理水平较好和中等的果园,桃红颈天牛危害有所下降,但管理水平较差果园的天牛危害程度呈现加重的态势.花绒寄甲对果园桃红颈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果园不同管理水平对应用天敌控制桃红颈天牛的效果有不同的影响,在管理水平中等以上的果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可以达到较为明显的生物防治效果.

    桃红颈天牛花绒寄甲生物防治蛀干害虫天敌昆虫

    基于转录组分析椰心叶甲啮小蜂复壮和保种种群差异表达基因

    刘华伟李朝绪李芬吕朝军...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响应种群退化的关键功能基因,通过对比其复壮和保种种群的转录组数据,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并将差异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进行对比,获得显著性富集的通路注释信息.结果表明:相较于复壮种群,保种种群共有5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06个基因上调表达,347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三个大类中.分子功能中,富集到单氧酶活动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占供试基因总数的28.57%;细胞膜富集到细胞组分中的差异基因最多,占供试基因总数的68%;而富集在生物过程中各项的差异基因都较少,仅有1~2个.差异基因主要在Hh信号通路、Hh信号通路-fly、胰腺分泌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4条通路中显著富集.椰心叶甲啮小蜂复壮和保种种群的差异基因涉及到蜂王浆主蛋白、嗅觉蛋白、细胞色素P450等,与椰心叶甲啮小蜂的个体发育、求偶交配以及产卵过程密切相关,可为进一步探究椰心叶甲啮小蜂种群退化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椰心叶甲啮小蜂椰心叶甲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退化

    基于TaqMan实时荧光PCR的拟松材线虫分子鉴定技术

    宋志强张旭君康李鹏王立超...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拟松材线虫与松材线虫的亲缘关系极为接近,是松材线虫病病原鉴定的主要干扰物种.为了排除松材线虫病病原鉴定过程中拟松材线虫的干扰,采用TaqMan实时荧光PCR技术,以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为模板设计拟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开展拟松材线虫分子检测和鉴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拟松材线虫ITS2区域存在较多的碱基差异,以此为模板设计的拟松材线虫引物和TaqMan探针组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组合灵敏性高,能够实现对拟松材线虫单条线虫甚至单个卵的分子检测和鉴定.结合现有的松材线虫分子鉴定技术,可以为进一步构建松材线虫双重检测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林业和海关检疫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拟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

    蠋蝽对榆绿毛萤叶甲的室内捕食反应

    王平王树娟季彦华斯琴...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是呼和浩特市危害园林植物较重的害虫之一,长期危害榆树Ulmus pumila.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高呼和浩特市园林绿色防控技术水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蠋蝽对榆绿毛萤叶甲的捕食反应,功能反应数据用HollingⅡ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蠋蝽2~5龄若虫及成虫对榆绿毛萤叶甲3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蠋蝽的捕食量逐渐增加,搜寻效应降低;蠋蝽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蠋蝽榆绿毛萤叶甲捕食

    云杉花墨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

    赵胜国陈国发曲宏城许胜利...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亚洲和欧洲等一些国家的重大生态灾害,依靠媒介昆虫的携带在自然界中扩散传播,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为日本和韩国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也是我国辽宁松材线虫病疫区的媒介昆虫.笔者概述了国内外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的分布、寄主、生物生态学特性、扩散传播方式及其治理对策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治理云杉花墨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提供参考.

    云杉花墨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治理

    人工引种啄木鸟试验初报

    魏秀红邹佳辉马寿鹏刘艳楠...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人工捕捉放飞、截巢引种+人工驯化放飞、截巢引种+捆绑树干放飞、截巢引种+直接放飞4种方式,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引进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jor和黑枕绿啄木鸟Picus canus到酒泉市肃州区放飞,并进行引种成功率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截巢引种+直接放飞方法引种啄木鸟全部成活,成活率最高.在酒泉市首次实现了大斑啄木鸟和黑枕绿啄木鸟的异地引种,为生态防控杨树天牛灾害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法.

    生物防治啄木鸟人工引种放飞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