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热处理对制动夹钳尼龙衬套材料性能的影响

    徐少亭陈永河夏炎王震...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自主化研制制动夹钳单元用尼龙衬套,通过实验测试研究调湿处理、烘干热处理、硅油热处理等后工艺对尼龙6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油热处理后尼龙6的拉伸、摩擦磨损性能、吸水性能明显改善,为衬套材料的改性提供依据.

    尼龙衬套材料性能湿热处理制动夹钳单元

    塑料非圆齿轮的齿廓设计与运动分析

    史诺刘琼杨晓龙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圆齿轮是一种能够实现变速运动的特殊齿轮,利用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造非圆齿轮,在小模数规格的传动领域具有较大潜力.针对塑料非圆齿轮的齿廓设计难点,提出一种基于运动仿真技术的模拟范成法创建轮齿.根据塑料齿轮基本齿条齿廓的结构参数设计齿条型刀具,并编制程序绘制非圆齿轮节曲线,以节曲线为基准生成齿坯,通过齿条型刀具与齿坯的相对运动得到了非圆齿轮的实体模型.将非圆齿轮进行虚拟装配后进行运动试验,得到了非圆齿轮副的运动特性曲线,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齿廓的正确性.该方法不仅精确直观,而且易于实现系列化、变异化设计,能够促进塑料非圆齿轮的应用与推广.

    塑料非圆齿轮变速运动齿廓运动仿真

    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多功能集成设计系统开发

    赵南阳许忠斌林增荣叶如清...
    75-8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曲肘五孔斜排合模机构因其优异的运动特性和增力效果在注塑成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解决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过程参数众多、计算复杂、设计低效、寻优困难等问题,基于开合模过程的运动与受力特性细节,对双曲肘五孔斜排合模机构进行数学建模,引入有约束非线性优化计算,开发了一套集结构分析计算和多目标优化的合模机构设计系统FJTC.该设计系统可适用于不同注塑机应用场景,可针对行程比(Ks)、增力倍数(M)、行程比/增力倍数等不同的需求开展优化设计,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另可集成在Web端,方便技术人员开展设计,满足了企业生产实际需求.

    多功能集成系统合模机构优化设计注塑机Matlab

    基于电场驱动微3D打印的大高宽比微模具制造

    孙銮法朱晓阳王瑞朱晓东...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模具在微纳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了实现大高宽比微模具的低成本、简单化制作,提出一种基于电场驱动微3D打印及毛细力光刻的微模具制作方法.首先打印多层大高宽比微结构母模板,再将其结构特征转移至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凹模具,最后再经过毛细力光刻过程制作大高宽比聚合物微模具.详细阐述了大高宽比微结构母模板的打印原理及聚合物微模具的制作原理,探究了打印工艺参数对微结构母模板形貌的影响规律.使用优化的打印参数制备了高宽比为5的微结构母模板,并复制出相应深宽比的PDMS凹模具.最终由PDMS凹模具复制的聚合物微模具不仅有着更大的高宽比,还可用于金属网格透明电极等元件的批量化制作.

    微模具微3D打印大高宽比低成本

    信息动态

    88,148,159,174,179页

    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的设计与剪切性能分析

    李超凡白海清杨思瑞贾仕奎...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螺杆剪切性能对3D打印成型过程中物料熔融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及不同的剪切段螺杆结构,分别建立螺杆的模型并对螺杆和流体域进行网格划分.以聚丙烯为打印材料结合流体仿真软件进行了剪切性能的数值模拟实验,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压力场和剪切速率场以及螺杆流道内粒子的停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棱柱型螺杆的最大压力与无剪切结构相比提高了 0.13%左右,圆环型螺杆所形成的最大剪切速率相较于无剪切结构提升了约22.56%,圆柱型螺杆流道内粒子的停留时间最长.说明该结构可以增强物料的塑化熔融以及混合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材料内部无序的分子链重新分布,增强材料自身的性能.

    3D打印剪切结构螺杆流体仿真混合效果

    硅酮胶中白油的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罗晓霞袁波刘芳铭陈敏剑...
    96-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有机硅产品价格的日趋上涨,有机硅产品中掺白油的现象日益严峻.为了对硅酮胶中白油进行快速鉴别及定量,本文选择4种常见白油与硅酮胶混合制备了不同白油含量的硅酮胶阳性样品53份,以未添加白油的不同批次硅酮胶为空白硅酮胶样品9份,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建立聚类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不仅能快速鉴别硅酮胶是否添加白油,而且可对硅酮胶中的白油含量进行定量.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c2)为0.997,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5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v2)为0.998,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336.经过外部验证,预测值与标称含量有显著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p2)为0.993.本文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硅酮胶中白油的鉴别和定量测试新方法,为硅酮胶市场的产品筛选和白油定量奠定了基础.

    近红外白油鉴别定量

    抗冲改性剂增韧聚乳酸及其熔融沉积成型评价

    林鸿裕
    101-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乳酸(PL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苯乙烯共聚物(S-2001)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PLA/S-2001共混材料,采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流变行为和熔体流动性进行了表征,并对改性前后PLA线材进行了熔融沉积成型评价.结果表明,当S-2001质量分数为6%时,共混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线材抗弯折性得到改善,有利于线材收卷和连续打印.同时,共混材料熔体弹性增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变小,线材熔融铺丝过程中产生的点状黏结和丝间空隙消失,线材的成型精度得到提高.

    聚乳酸抗冲改性剂增韧熔融沉积成型

    玻璃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吸湿特性及其界面性能

    黄增斌罗伟权丛杰薛珂...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分子链含有大量酰胺基团,尼龙6(PA6)材料具有很强吸水性,在存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与玻璃纤维(GF)的界面强度产生衰减.为了研究GF/PA6复合材料在长期潮湿存储、服役环境下界面剪切强度衰减规律,采用熔融浸渍与机械研磨工艺制备了单向GF/PA6复合材料薄膜试样,并对其吸湿特性进行测试.基于纳米压痕技术进行纤维推出实验,成功获得了纤维推出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定量分析了湿气对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气对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影响较大,与干态相比,稳态和湿态时界面剪切强度分别降低了约20%和60%.本研究为GF/PA6复合材料在长期潮湿储存及服役环境下强度预测、失效分析及材料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关键力学性能数据支撑.

    玻璃纤维/尼龙6吸湿特性纤维推出界面剪切强度纳米压痕

    聚氧化乙烯固态电解质热循环结晶行为研究

    樊林刘学清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在聚氧化乙烯(PEO)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并进行循环加热处理,利用穆勒矩阵椭偏仪(MME)监测PEO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薄膜厚度以及双折射的变化,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偏光显微镜(POM)对其结晶行为和表面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EO在加热和冷却时薄膜厚度和双折射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用DSC和XRD验证发现其改变的温度对应PEO的熔融和结晶温度;添加LiTFSI的PEO薄膜熔点由64.55℃降低到59.47℃,结晶度由55.6%降低到23.1%,但是经过热循环后结晶度会增大.

    聚氧化乙烯穆勒矩阵椭偏仪双折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