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酸钙含量与粒径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力学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付学俊陈业中龚德君麦开锦...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和碳酸钙的共混物,并探究碳酸钙种类与粒径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 1T-JI(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 50%时所对应的粒径D50为1 μ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碳酸钙的D50增大至5μm后,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在添加质量分数 5%~10%的 1T-JI时,落镖冲击强度保持得较好,进一步提升碳酸钙含量以及调控碳酸钙粒径,落镖冲击强度大幅度降低.质量分数 0~5%的 1T-JI添加时,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气味等级和顶空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逐步上升.共混物有机挥发物(VOC)中的苯类的物质维持较低的水平,而总碳含量(C6~C16)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而逐步的上升,5T-25%的共混物的总碳含量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提高了 61.9%.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雾化测试后玻片的光泽度保持率逐渐下降,5T-25%的共混物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下降了 47.7%.进一步分析玻片可以看出,5T-25%样品对应的玻片有非常明显的"油污".本研究对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有理论支撑,对塑料软包装领域的绿色转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碳酸钙气味有机挥发物

    香椿抑菌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席圣景何承阳彭必章崔新瑶...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香椿活性物抑菌能力进行准确的量化,基于提取的抑菌物质,通过胶束自由基聚合策略开发一款高力学性能和多功能性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半互穿结构香椿水凝胶(AGE-Toona),并确定凝胶的相关特性及抑菌能力.对提纯所需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并利用滤纸片法对香椿活性物质抑菌性能进行测定.将香椿生物活性物质与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月桂酯、明胶等结合形成目标产物,并对其部分表征(如力学性能、溶胀性、抑菌性等)进行测定以评估此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应用性.研究结果显示,AB-8大孔树脂纯化效果更佳,其纯化组分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优良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11.51、11.25 mm.同时,合成的有机凝胶展示出优秀的综合性能,其拥有较好的力学强度(拉伸强度约 0.4 MPa,压缩强度4.1 MPa)、超可拉伸(断裂伸长率约 1 324%),高溶胀度(823.3%)和良好抑菌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利用这些优势,AGE-Toona水凝胶可能在医疗抑菌敷料得到合适应用.

    香椿植物源抑菌物质物质分析抑菌水凝胶

    季鏻盐抗菌剂的结构优化及其在抗菌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艾军伟何经纬马敏剑杨志军...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端烯烷基链长度的季鏻盐抗菌剂(Anion-TPP-x,x代表不同烷基链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季鏻盐的阴离子基团进行优选,以实现满足聚碳酸酯(PC)加工条件的耐热要求,并系统研究该抗菌剂对所制备的抗菌PC材料力学性能、透光率、抗菌活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四氟硼酸根(FB)和三氟甲磺酸根(TFMS)为阴离子的季鏻盐抗菌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满足PC的加工温度要求.此外,随着FB-TPP-x和TFMS-TPP-x抗菌剂含量的提高,抗菌PC的黄色指数会明显增大且透光率降低,FB-TPP-x由于折光系数与PC树脂基体更接近,对抗菌PC样品的外观影响更小.FB-TPP-x表现出更高的抗菌效率,质量分数为 2%时,抗菌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可达 90%以上,但是其冲击强度会有较为明显的衰减,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保持率较高.

    抗菌聚碳酸酯季鏻盐抗菌性能力学性能

    基于"双碳"背景下医药化工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徐超陈咏梅
    168,170页

    "高分子基础"课程虚实结合实训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陈咏梅叶志娟李清朱薇...
    169-170页

    运用数学建模优化化工生产中多流程协同运作的研究

    贺树立董本宽
    171页

    创新创业教育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融合模式探索

    郭一平
    172页

    基于仿生塑料的电子产品包装设计

    周良
    173-174页

    循环再生塑料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刘勇奇
    175-176页

    数字化设计在化工机械中的应用与挑战

    司开妹
    177-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