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控制研究进展

    杜威张亚军金志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注塑是注射成型发展的方向之一,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控制技术是智能注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控制有利于提高和稳定制品质量,是实现注塑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控制方法,并分别对两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提出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控制未来研究方向和相应方向技术发展趋势.

    注射成型制品质量在线控制研究进展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王振华杨正鲁世科刘保英...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GRPC)因其优异的性能和价格优势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而易燃的特性使得这类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限制其在对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中的应用,因此,GRPC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直接添加阻燃剂及纤维表面阻燃两个角度,分别综述了近几年有关GRPC的阻燃研究现状,并对GRPC阻燃改性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阻燃改性

    PA6/1,3-BAC-6透明共聚尼龙的制备及性能

    娄益波王书媚刘亚丽易勇...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尼龙6(PA6)的透明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以1,3-环己二甲胺与己二酸反应生成1,3-BAC-6尼龙盐,控制其与PA6的比例采用熔融共聚法制备透明尼龙.使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光谱、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热量法、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制备的透明尼龙结构和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A6/1,3-BAC-6透明共聚尼龙,在1,3-BAC-6尼龙盐的质量分数为30%时透光率为90%,初始分解温度为365.1℃,缺口冲击强度为9.5 kJ/m2.

    透明聚酰胺共聚尼龙熔融聚合

    Cardo基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彭军王进胡峰江太君...
    21-2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9,9-双(4氨基苯基)芴、对苯二胺、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含联苯芴(Cardo)基的低介电聚酰亚胺,并表征了其各项性能.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证明了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材料的聚集态结构,材料的分子间距随着Cardo基引入而变大;通过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表征了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链中Cardo基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40℃增加到372℃,1%的失重温度从568℃降低到507℃;通过分子模拟表明,大侧基效应导致自由体积增大,分子自由度减弱.介电测试表明,在1 MHz条件下,随着Cardo基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从3.56降低到3.37,介电损耗从0.019降低到0.015.力学性能测试表明,Cardo基引入,材料变脆,拉伸模量和断裂伸长率下降较明显.

    Cardo基团介电性能聚酰亚胺

    含异佛尔酮及柔性醚键半芳族聚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宋小华陈继楠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佛尔酮二胺、对氟苯甲酰氯为原料,通过界面反应制备二氟取代单体N,N′-双(4-氟苯甲酰基)异佛尔酮二胺(BFID),然后将其与对苯二酚、间苯二酚、1,1-双(4-羟苯基)乙苯(BHPPE)分别聚合得到一系列新型半芳族聚酰胺.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可知,所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17~239℃)和初始热分解温度(425~430℃).拉伸测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分析表明,所制得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甚至到200℃仍能保证1 GPa的储能模量.同时还发现,所得半芳族聚酰胺树脂具有优异的熔融加工流动性,在310℃下其复数黏度为990~1350 Pa·s.此外,它们的光学透光率(450 nm处透光率为83% ~85%),与聚碳酸酯(PC)的透光性相当.

    合成半芳香族聚酰胺流变性能

    基于酚-氨基甲酸酯键的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其热降解性能

    叶晓兰任军张诚诚王凯...
    33-3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又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材料,以不同比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制备了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随后以不同用量的对苯二酚为扩链剂,制备了两种含有"酚-氨基甲酸酯键"的聚氨酯材料(BPPU).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仪(TG)、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增大异氰酸酯基与聚四氢呋喃二醇羟基的物质的量比(R值)不仅有助于制备分子量更大的自修复聚氨酯,而且有助于提升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性,此外,两种含有"酚-氨基甲酸酯键"的聚氨酯均表现出了优异的自修复性能,而且当R=4.0时BPPU的自修复效率达到了93.8%,且两种BPPU在经历自修复历程后,其红外光谱的峰形和峰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聚氨酯对苯二酚酚-氨基甲酸酯键自修复

    PA6基耐磨材料的抗静电改性

    游一兰李笃信司高杰贺国文...
    40-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PA6基耐磨材料(WRPA6)为基体,以炭黑(CB)和高分子型抗静电剂MH2030为导电填料,制备抗静电耐磨材料.结果表明,CB能够显著降低材料表面电阻率,但使材料韧性下降;8%的MH2030就能明显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材料表面电阻率随其含量的变化较小,同时,MH2030还能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CB和MH2030复配填充时,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较二者单独填充时有明显降低,当CB和MH2030质量分数分别为16%和8%时,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下降到1.58×107Ω;此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49和1.03×10-4 mm3/(N·m),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耐磨材料抗静电炭黑高分子抗静电剂

    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杂化改性对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谢志辉张跃梁智明程圣...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二氧化硅(SiO2)引入氧化石墨烯(GO)表面,得到接枝改性GO(SiO2@G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热失重测试(TGA)和透射电镜(TEM)对SiO2@GO的化学结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SiO2@GO的成功制备.与未改性GO相比,SiO2@GO的表面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缺陷更加明显,表面变粗糙并均匀附有SiO2颗粒物,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液更加均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SiO2@GO对EP/GO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行为,加入未改性GO和SiO2@GO分别使固化温度下降了3℃和7℃左右,说明SiO2@GO对EP的固化过程有更显著的催化作用.Kissinger方法研究发现,与纯EP相比,加入未改性GO和SiO2@GO分别使固化活化能(Ea)分别降低了8%和22.3%,明显降低了EP/GO复合材料的固化活化能并显著提升了固化速率.

    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固化动力学

    滑石粉对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康麻玉龙张怡王聚恒...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滑石粉增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研究滑石粉添加量对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随着滑石粉含量增加逐渐提升,同时高密度聚乙烯加工、耐热、耐酸碱及耐老化等性能也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当滑石粉质量分数为20%时,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8.1 g/10min,拉伸强度为37.2 MPa,断裂伸长率为682.1%,缺口冲击强度为47.2 kJ/m2,弯曲模量为654.2 MPa,增强增韧效果显著,表现较好的刚韧平衡性能.

    滑石粉高密度聚乙烯增强改性力学性能

    熔融法制备热塑性木薯淀粉/剑麻纤维素微晶复合膜

    杨芳陈思静聂敏刘钰馨...
    57-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法制备了热塑性木薯淀粉/剑麻纤维素微晶(TPS/SFCM)复合膜,研究了不同SFCM用量下,复合体系相互作用变化、断面形貌、热性能、加工流变行为、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吸湿率、透光率、降解性能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FCM和淀粉间可形成氢键,二者界面相容性良好;随SFCM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增加,塑化峰转矩和平衡转矩增大;SFCM可有效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当加入12份SFCM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6.1 MPa和237.1 MPa,较纯TPS膜提高了27.1%和254.9%,失重速率峰温提高6.2℃,平衡吸湿率减少4.2%;复合膜的透光率和降解率随SFCM用量增加而有所降低.

    热塑性木薯淀粉剑麻纤维素微晶熔融法复合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