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玻纤增强PP材料机械可靠性的各向异性行为研究

    陈涛匡莉戴婷安朋...
    107-11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PP-LGF40)在一定注塑工艺条件下制备成平板,然后机械加工成标准拉伸样条,通过试验机进行拉伸、疲劳和蠕变性能测试,研究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机械可靠性的各向异性行为.结果 表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机械可靠性各向异性行为非常明显,0°方向表现优异,90°方向相对较差,45°方向介于二者之间且接近90°方向;0°方向性能主要受基体影响,由纤维决定,45°和90°方向性能主要受基体及界面性能影响;最大应力的对数与疲劳循环次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应力水平的降低,疲劳寿命升高;蠕变应变与蠕变时间的对数呈对数函数关系增长.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机械可靠性拉伸疲劳蠕变各向异性

    ADM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岑婷婷高伦巴根余溪项爱民...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黏合性聚烯烃AMDER与结晶改善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熔融共混制备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增强PP-RCT与聚乙烯醇(PVA)的热熔黏合性.研究AMDER对PP-RCT的热性能、流动性、塑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与聚乙烯醇热熔黏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MDER的引入有效降低了PP-RCT的塑化时间和平衡扭矩,促使PP-RCT的流动性增加,同时结晶温度与结晶度基本不变.将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与甘油塑化PVA进行3层共挤,制备AMDER/PP-RCT与PVA的3层复合材料.通过剥离强度测试,在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中AMDER质量分数增加至20%以及上时,AMDER/PP-RCT与PVA两相间的剥离强度显著增加,当AMDER质量分数量达到33%时,剥离强度达0.3 N/(15 mm).

    无规共聚聚丙烯聚乙烯醇共混改性热熔黏合性多层共挤复合材料

    PP/MWCNT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电磁屏蔽效应的研究

    李萌崛严正
    117-12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PP/MWCNT)复合材料,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调控,并对其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进行研究.PP/MWCNT复合材料发泡后,随着MWCNT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从13.27 μm降低至6.11 μm,发泡倍率则从3.85提高至5.56.对其导电性能的研究发现,PP/MWCNT复合材料发泡前后,逾渗阈值(φc)从0.54%降低至0.43%.对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发现,电磁屏蔽效能也随MWCNT含量增加而提升.当MWCNT质量分数为5%时,平均电磁屏蔽效能达到41 dB.

    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电磁屏蔽导电溶液-熔融共混

    PLA/人造岗石废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洋舟陈珍明方亮冯天良...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人造岗石废渣(PLA/AMWs)复合材料,研究了AMWs含量对PLA/AMWs复合材料结晶速率、热变形温度和力学特性等的影响.结果 表明,AMWs能够显著提升PLA的结晶速率和力学性能,加入约40%AMWs的PLA/AMWs复合材料,半结晶时间缩短了61%(10℃/min降温).另外,加入约20% AMWs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较纯PLA分别增长285%和146%.本文研究实现增值化应用AMWs,降低PLA应用成本和改善PLA韧性较低的缺陷,助力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

    聚乳酸人造岗石废渣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缩丁醛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林治涛林雪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挤出成型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ZB-750)、木粉含量对PVB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B-750能够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表观质量,减少表面缺陷,使PVB木塑复合材料更致密.随着ZB-750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增大,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木粉含量超过100份时加工性能变差,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会随木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木粉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硬度影响较大,且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木塑复合材料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力学性能

    基于静电力显微镜针尖电场诱导的电光发色团在主客体功能复合膜中的迁移

    戚桂村韩朋王湘姜超...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静电力显微镜(EFM)研究了针尖静电场诱导的电光发色团在聚碳酸酯(PC)功能复合膜中的迁移.在施加偏压的针尖强电场诱导下,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像和相位像表明客体分子逐渐从PC薄膜的本体向样品表面迁移,并形成纳米尺寸的小粒子.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外部电场可触发主客体功能复合材料中客体电光发色团的迁移,并导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组成的不稳定,致使功能复合薄膜功能减弱,甚至失效.

    静电力显微镜电光发色团迁移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增容聚氨酯/聚丙烯复合体系

    雷雁洲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对聚丙烯(PP)进行增韧改性,选取TPU/PP质量分数比10/90的配方添加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MAH-g-PP)进行增容改性.通过拉伸测试、冲击测试表征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WAXD)表征结晶性能,动态流变测试表征TPU和PP的相容性.结果 显示,TPU对PP有明显的增韧作用,TPU质量分数25%时,冲击强度达到6610.9 J/m2,较纯PP提高了1.66倍,MAH-g-PP增容后,TPU/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继续提高,MAH-g-PP质量分数0.6%时,冲击强度达到7693.1 J/m2.TPU和PP共混促进了PP β晶型的形成,使结晶度下降,结晶温度升高,MAH-g-PP增容使TPU/PP复合材料结晶度和结晶温度都提高,2.4% MAH-g-PP增容TPU/PP (10/90)的复合材料结晶温度、结晶度和半结晶时间分别达到123.7℃、38.9%及0.31 min,同时,体系中的β晶型消失.

    聚丙烯聚氨酯马来酸酐相容性流变结晶性

    纳米ZnO/PLA/PBAT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抗菌和生物相容性能

    李磊孙玲
    140-14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螺杆挤出机制备不同纳米氧化锌(ZnO)含量的ZnO/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脆断微观形貌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用稀释平板涂布法研究其抗菌性能,用CCK-8细胞增殖测定法、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影响.结果 表明,ZnO/PLA/PBAT (2/70/30)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18.6 MPa),ZnO/PLA/PBAT (5/70/30)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3.92±0.67)%.在CCK-8细胞增殖、免疫荧光两种实验研究中,ZnO/PLA/PBAT复合材料在纳米ZnO含量较低(≤2%)具有更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纳米氧化锌抗菌生物相容性

    可接枝型紫外光吸收剂对XLPE绝缘性能的影响

    李明月任显诚周凯伍亚萍...
    146-15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使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熔融共混,经交联固化使AMB接枝到PE大分子链上,得到AMB接枝的交联聚乙烯材料(AMB-g-XLPE).测试了纯XLPE、UV-P/XLPE和AMB-g-XLPE的耐抽提性、凝胶含量、交流击穿场强、电树引发电压和相对介电常数等.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接枝能极大程度改善小分子化合物的耐抽提能力;当AMB和UV-P的质量分数为0.2时,相比纯XLPE,AMB-g-XLPE的交流击穿场强提高16.27%,达到63.16 kV/mm,UV-P/XLPE的交流击穿场强提高至60.19 kV/mm;同时二者都能提高XLPE的电树引发电压.

    交联聚乙烯紫外光吸收剂化学接枝耐抽提性击穿场强电树引发电压

    GMA对PBAT/PLA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李孙辉刘嘉铨郭熙桃严玉蓉...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 AT)与聚乳酸(PLA)共混改性剂,采用转矩流变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GMA对PBAT/PLA共混物黏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Jeziomy法对其进行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 表明,在PBAT中加入PLA可以促进PBAT结晶,当PLA质量分数为10%时结晶速率最高;保持PBAT/PLA=8∶2不变,在PBAT/PLA共混物中加入GMA,GMA在共混物中起到增塑作用,使共混物黏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共混物中PLA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PBAT结晶度提高,结晶速率下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增塑剂结晶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