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改性LDH/PVA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保水性能研究

    吕瑶吴会敏陈志娇付海...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钛酸酯偶联剂(CS-311)三种改性剂对水滑石(LDH)进行改性后,通过溶液铸膜法制备改性LDH/聚乙烯醇(PVA)复合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仪(BET)对改性LDH进行表征,观察改性剂对LDH的形貌和比表面的影响.对改性LDH/PVA复合膜进行SEM、热重分析(TG)、耐水和保水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LDH的加入,使LDH/PVA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耐水和保水性能有一定提升,其中LDH-CTAB/PVA复合膜耐水性较未改性PVA膜提高3.2倍.

    聚乙烯醇改性水滑石保水耐水

    机器人关节轴二次抽芯及随形水路注塑模具设计

    张维合冯国树宋东阳杜海...
    63-6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机器人关节轴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副二次抽芯及随形水路注塑模具.模具采用大角度斜导柱抽芯及二次侧向抽芯机构,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有效改善了抽芯距离长的侧向抽芯模具结构.侧向型芯采用3D打印随形水路,有效改善了体积小、温度高型芯的热量传出.模具采用了多项先进实用的创新技术,试模一次成功,投产后运行安全平稳,模具成型周期减少了 35%.模具镶件温差降低了 50%,成型塑件变形量减少了 70%,尺寸精度达到了 MT3(GB/T 14486-2008),提高了两个等级,成型塑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机器人关节轴注塑模具二次侧向抽芯3D打印随形水路

    不同尺寸成核剂对发泡聚丙烯的性能影响

    叶明郑广通倪忠斌曾佳...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不同尺寸的硼酸锌(≤1 μm、3~5 μm、8~10μm、13~15 μm)作为异相成核剂(添加质量分数均为0.05%),制备发泡聚丙烯珠粒.同时对珠粒的泡孔微观结构、泡孔尺寸、泡孔密度、发泡倍率、成型性能、熔融结晶性能等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工艺调整来寻求合适的成核剂尺寸,以达到成型能耗与机械性能的平衡点.试验表明,硼酸锌尺寸为3~5μm时所制备的发泡聚丙烯珠粒在泡孔结构的完整度更高、成型能耗与制件收缩率匹配度更优,更有利于发泡聚丙烯制件的综合性能提升.

    硼酸锌发泡聚丙烯泡孔能耗

    熔喷法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高林娜吁苏云钟桂云张艳中...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熔喷法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纤维直径、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的的影响,包括主机转速、热空气温度、热空气压力、接收距离和接收辊转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熔喷膜耐碱性优异,是进行特殊液体过滤的潜在理想材料.通过熔喷法可以制备出适用于液体过滤的分离膜.

    熔喷法含氟膜工艺参数分离性能纤维直径

    VA含量对EVA生产设备管道安全的影响

    耿茂飞肖军钱则刚王乐...
    79-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产能,中石化某公司将现有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生产线改造为EVA生产线,发现当原料工质中含有醋酸乙烯(VA)时,设备的振动加剧,可能引发管道疲劳问题.通过超高压压缩机非侵入式管道脉动测试,验证了 VA含量的增大会提升EVA生产设备的管道脉动.最后,基于管道应力的分析,从安全性角度,为LDPE生产设备改造为EVA生产设备提供了建议.

    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管道脉动超高压压缩机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PVA/HPMC复合薄膜在葵花籽油保鲜中的应用

    柴莉陈晨伟王广林王劲阳...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将2.5%的没食子酸(GA)、茶树精油(TTO)、茶多酚(TP)加入聚乙烯醇(PV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复合薄膜基质中制得三种抗氧化活性薄膜,对薄膜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以聚丙烯(PP)作为外层包装材料、活性薄膜作为内层包装材料对葵花籽油进行了 5周的光照贮藏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薄膜均具有较强的紫外阻隔性.2.5%GA与2.5%TP两种活性薄膜的抗氧化活性、氧气阻隔性、力学性能优异.各组油样的氧化值、酸价、共轭二烯含量、共轭三烯含量、2-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变化趋势显示薄膜对油脂的保护能力为:2.5%GA>2.5%TP>2.5%TTO>KB.

    抗氧化活性抗紫外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薄膜葵花籽油保鲜

    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强度分析研究

    梁乐乐杨胜春宋贵宾程鹏飞...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强度中模量复合材料层压板机械连接强度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研究的不足,基于T8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单钉单剪试验,对其孔边应力的分布以及机械连接的挤压强度,展开机械连接单钉单剪试样宽径比(试样宽度与钉孔直径之比)对连接件孔边应力分布及承载强度的影响规律的分析研究.通过基于ABAQUS的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对宽径比为4-8五种类型的单钉单剪机械连接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孔边应力分布以及挤压强度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单钉单剪机械连接的孔边应力分布受宽直比的影响很小,但连接强度受宽径比影响较为明显.

    T8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单钉单剪孔边应力分布挤压强度宽径比

    冰浴法制备浅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卢春燕王刚刘帅朱天容...
    95-9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冰浴法,以二胺单体1,4-苯二甲胺(P-XDA)与二酐单体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合成了两种聚酰亚胺(PI)薄膜.在二元聚合的基础上,引入脂环二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进行三元聚合得到两种PI薄膜.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机械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DSC)、热失重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薄膜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4种PI薄膜已经亚胺化完全,在800 nm处的紫外透过率均在89%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失重初始分解温度(Td)均在462℃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高于169℃,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聚酰亚胺冰浴法脂环二胺薄膜

    改性处理对汉麻秆粉/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荆妙蕾韩秀丽王春红吴华伟...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加汉麻秆粉的利用率,减少成本,以可降解性聚乳酸(PLA)及汉麻秆粉(HP)制备HP/PLA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为了解决HP质量分数为50%时汉麻秆粉/聚乳酸复合材料(50-HP/PLA)的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钛酸酯偶联剂(TC20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对50-HP/PLA改性,研究不同改性剂对50-HP/PLA的吸水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后的50-HP/PLA拉伸弯曲强度均提高,SBS的添加使得50-HP/PLA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41.47%和18.44%,其纯SBS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性能优于SBS+DOP;在KH550处理后的50-HP/PL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分别提高了61.2%和17.2%,其KH550改性效果优于TC201;经过改性剂处理后50-HP/PLA的吸水性均降低,且热稳定性均提高.改性后的50-HP/PLA的吸水性和力学性能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复合材料汉麻秆粉聚乳酸改性界面

    填料含量及环氧基/酚羟基物质的量比对MUF模塑料翘曲性能的影响

    曹二平任荣蔡晓东牟海燕...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开发低翘曲的模塑底部填充(MUF)模塑料为目的,研究了不同填料含量及环氧基/酚羟基物质的量比对模塑料翘曲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填料含量增加,环氧模塑料的热膨胀系数CTE1、CTE2和螺旋流动长度(SF)降低,当填料质量分数为90%时,其CTE1和CTE2分别为8.3×10-6℃-1和28×10-6℃-1;随着环氧基/酚羟基物质的量比降低,模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先升高后降低,CTE1不变,CTE2先降低后升高,当环氧基/酚羟基物质的量比为0.9时,模塑料的Tg为 139℃,CTE1为9.8×10-6℃-1,CTE2为31×10-6℃-1.在低CTE1、CTE2的情况下,模塑料的翘曲性能最好.

    低热膨胀系数低翘曲底部填充模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