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炔氢氯化反应碳基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曾军建赵基钢
    93-9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是聚氯乙烯(PVC)行业的迫切需求.碳基非金属催化剂不含金属元素,具有无毒无害、廉价易得等优点,成为继金基催化剂后的又一研究热点.结合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碳基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出发,针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碳基材料活性不高、稳定性低等问题,重点综述了提高碳基材料催化活性的策略和进展,包括非金属原子掺杂、结构设计和缺陷调控,分析了当下乙炔氢氯化碳基非金属催化剂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探索催化机理,简化合成方法,寻找再生途径是该研究发展的关键所在.

    乙炔氢氯化碳基非金属催化掺杂缺陷

    棉花秆纤维素/壳聚糖改性蒙脱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对Pb(Ⅱ)、Cd(Ⅱ)的吸附

    皮荷杰廖剑宇苗家铭周跃云...
    100-10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花秆为原料,采用氧化均质、溶液插层和接枝共聚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质吸附凝胶材料(CNF-MMT/CS).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征了复合水凝胶材料的形貌及结构,探究了其对水体中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与可再生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蒙脱石(MMT/CS)的加入扩大了CNF纳米复合凝胶的平均孔径,强化了网络结构,体现了多种活跃官能团,提供了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条件.当溶液pH值分别为5.5和6.0,MMT/CS添加量为2.5%时,Pb(II)和Cd(II)拟合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213.94和160.63 mg/g.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Freundlich数据模型优于Langmuir数据模型,而吸附动力学显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外,CNF-MMT/CS-2.5复合凝胶还表现了优异的再生和重复利用性,5次循环后离子吸附率仍达到85%以上.

    棉花秆纤维素壳聚糖蒙脱石水凝胶二价铅二价铬吸附

    棉花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以及对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增效研究

    皮荷杰苗家铭谢思兰代丽平...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高农业废弃物秸秆的再利用价值,以棉花秆为原料,通过亚氯酸钠氧化、碱液溶解、硫酸水解以及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高压均质等步骤制备了棉花秆纤维素纳米晶(CNC)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对制备过程产物的微观形貌、结晶性、热稳定性、粒径大小等综合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棉花秆提取纳米纤维素的添加对复合水凝胶材料的力学、吸水以及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秆纤维素提取量为39.5%,纯纤维素提取量则高达85.2%,均远高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所制备的CNC和CNF均具有较大的长径比、较高的结晶度与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溶液分散性;与单一水凝胶相比,添加棉花秆纳米纤维素后复合材料的力学、吸水以及保水性能均显著提升,表明棉花秆提取纳米纤维素可作为一种优异的复合材料基质或性能补强材料.

    棉花秆纳米纤维素制备表征复合水凝胶性能增效

    马铃薯淀粉/PVA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何宾宾余惠容张利赵正禾...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保鲜性能优良的复合膜,应用于猪肉的保鲜包装中,以马铃薯淀粉与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基材,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马铃薯淀粉/PVA复合膜.探讨PVA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探讨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及马铃薯淀粉与PVA的相容性.分析猪肉的新鲜度指标,探讨复合膜对猪肉新鲜度的保护效果.当D-山梨醇用量为4 g,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30 min,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80%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是纯淀粉膜的260.97%,断裂伸长率是纯PVA膜的112.24%,水蒸气透过率低于纯淀粉膜60.67%,低于纯PVA膜10.26%,吸水率低于纯PVA膜9.90%.应用于猪肉包装中,猪肉的保鲜期由未包装时的6 d延长到复合膜包装下8 d.马铃薯淀粉/PVA复合膜包装性能优良,保鲜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马铃薯淀粉聚乙烯醇猪肉保鲜

    环境友好型耐水解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杨智慧崔香
    125-13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耐水解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采用磺酸盐亲水扩链剂N-[(2-氨基)-氨基]乙烷磺化钠(AAS)后扩链交联改性的方法制备一种耐水解水性聚氨酯(WPU).通过调控NCO/OH的物质的量比、AAS和PTMG的摩尔分数控制WPU预聚体黏度,使制备WPU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探究了AAS和PTMG的含量对WPU乳液物理性能和WPU膜的微相分离程度、热性能、拉伸性能及耐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S和PTMG的摩尔分数分别为6%和23%时,制备的WPU综合性能最优.乳液的粒径和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63 nm和34.5%,胶膜的吸水率、表面能和拉伸强度分别为9.4%、28.9 mJ/m2和38.75 MPa,并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这种环境友好型耐水解WPU可以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聚氨酯合成革和皮革表面涂饰.

    水性聚氨酯无溶剂耐水解涂饰应用

    PLA/PBAT/HNT三元复合体系的微注塑成型

    胡纵范冰蓝滨杨其...
    131-13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注塑和压制成型制备了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埃洛石纳米管(PLA/PBAT/HNT)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成型方式下材料"加工-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成型的制品具有截然不同的相形态,分散相在压制成型和微注塑成型中分别成球形和纤维状;成型方式的不同会改变HNT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压制成型中HNT主要分布在PBAT相和两相界面处,而微注塑成型HNT主要分布在PLA相;与纯PLA/PBAT相比,压制成型中HNT阻碍了共混物中PLA的结晶,而在微注塑成型中HNT则会促进PLA结晶;HNT能够提高共混物的强度,其中微注塑样品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少量的HNT能够提高共混物韧性.

    微注塑成型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埃洛石纳米管

    丙烯酰胺和丙烯腈接枝尼龙膜及其智能自清洁特性

    罗海英贾新应张干伟马军朋...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尼龙膜表面接枝涂覆丙烯酰胺(AAm)和丙烯腈(AN)制备具有上临界溶解温度(UCST)性的智能自清洁尼龙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改性前后的尼龙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Am和AN被成功接枝在尼龙膜表面.利用不同温度的纯水进行膜过滤实验,通量随温度变化结果证实改性膜具有UCST特性.利用含不同污染物的溶液进行膜过滤实验并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膜清洗,结果显示被牛血清蛋白(BSA)、海藻酸钠(SA)和油水乳液污染的改性膜用60℃的水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最高可达到93.2%、92.6%、96.7%,相比于用20℃的水清洗通量恢复率明显提升,表明改性膜具有很好的智能自清洁性.表面润湿性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性膜具有智能自清洁性.研究结果为温敏性智能自清洁改性膜的制备及膜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接枝涂覆尼龙膜上临界溶解温度智能自清洁

    反应挤出聚合制备聚乙醇酸及其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

    张鑫殷鹏黄少娟李锦春...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反应挤出聚合法制备了聚乙醇酸(PG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PGA分子量和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聚乙醇酸合金(PLA/PGA),详细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下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随催化剂用量增加,PGA分子量先增大后减小,催化剂用量为0.03%时,制得PGA的重均分子量(Mw)为8.92×104,拉伸强度为94.3 MPa,且在(7~9)×104分子量范围内变化不大.低含量的PGA能诱导PLA冷结晶,出现PLA双熔融峰,随PLA含量减小,作为分散相的PLA倾向与PGA形成共晶,PLA冷结晶峰和双熔融峰强度逐渐下降,PGA出现熔融肩峰,且主熔融峰向低温移动;PGA作为分散相且质量分数低于20%时,PGA结晶完全受限,随PGA含量增大,其结晶峰强度逐渐增大,且结晶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合金中PLA含量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减小.PLA对PG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合金的降解速率减小,PLA/PGA质量比为50/50的共混合金降解42 d的质量保持率为39.5%.

    反应挤出聚合聚乙醇酸聚乳酸合金热行为力学性能

    柔性不饱和生物聚酯的合成及其对聚乳酸的增韧作用

    李熊蒋群马秀娟郝文涛...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10-癸二酸、1,4-丁二醇和衣康酸等为起始单体,经缩合聚合得到柔性不饱和生物聚酯,并且以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成功地提高了生物聚酯的分子量.对生物聚酯和扩链聚酯对聚乳酸的增韧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数15%的生物聚酯可以将聚乳酸的断裂伸长率提高9倍,扩链后的聚酯可以提高14倍;质量分数15%的生物聚酯可以将聚乳酸的冲击强度提高5.8倍,而扩链后的生物聚酯可以提高8.2倍.生物基材料增韧聚乳酸不仅能提高其延展性和冲击强度,而且还能保持其良好的可降解属性,必将是聚乳酸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生物聚酯增韧聚乳酸延展性冲击强度

    稻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及发泡行为研究

    郭巍周晓玉王秀梅赵倩倩...
    155-1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聚丙烯(PP)材料的环保特性并实现其轻量化应用,以天然、廉价的稻壳纤维和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为填料,基于化学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PP复合材料,探究了稻壳纤维和nano-CaCO3对复合材料性能和发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稻壳纤维和nano-CaCO3能够促进泡孔成核,使复合材料内部形成致密的泡孔结构,在保证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的轻量化.而且,稻壳纤维/PP复合材料能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减少PP原料的使用,对绿色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稻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化学发泡发泡行为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