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薄膜爽滑剂芥酸酰胺研究进展

    王学军庄心生齐辉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芥酸酰胺是典型的塑料薄膜爽滑剂,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等特点.系统总结了芥酸酰胺的合成方法、分析表征、微观结构、扩散与迁移行为等,并结合相关标准介绍了其在聚合物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芥酸酰胺在薄膜生产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芥酸酰胺薄膜爽滑剂摩擦系数包装材料

    高强度物理交联水凝胶综述

    饶涛何显儒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强度水凝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根据交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交联两种.其中,高强度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好,交联网络可逆,可重复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总结和评述了离子、氢键、疏水、结晶四种构建高强度物理水凝胶常用交联方式的特点;归纳了高强度物理交联水凝胶常见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物理水凝胶高强度交联应用

    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任济夫夏建盟周振驰赵勃...
    12-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工业中的基本应用,通过聚合、发泡、辅助加工三个角度展开其在聚合物工业中的应用原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概括了该技术在目前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及应用前景,并对该技术的后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超临界流体聚合物聚合反应发泡辅助加工

    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综述

    苏景新卞文熙路鹏程
    17-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型或复杂航空结构生产、组装时,构件间的连接尤为重要.传统的复合材料连接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缺陷.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人们一边深入探索新型高效的机械连接和胶接方法的同时,一边着眼于具有巨大潜力的熔融焊接技术.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各类连接技术,对它们的特点、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重点论述了电阻焊接、感应焊接、超声焊接三种焊接技术,并对航空结构热塑性复合材料发展进行了展望.

    热塑性复合材料机械连接胶接连接熔融焊接

    高频柔性覆铜板用聚酰亚胺与液晶高分子改性研究进展

    张希彭忠泉张文祥刘述梅...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5G通信用高频柔性覆铜板(FCCL)的层间介质材料主要是聚酰亚胺(PI)和液晶高分子(LCP)薄膜,应用在5G通信领域时,PI较大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会引起严重的信号损耗,通常采用引入多孔结构、大体积单元和低极化率基团等手段进行改性.LCP的介电性能明显优于PI薄膜,目前,对LC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铜箔的附着力差和柔韧性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 FCCL用PI低介电改性和LCP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高频下低介电高分子材料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聚酰亚胺液晶高分子介电性能柔性覆铜板改性

    P(CL-TMC)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肖冰玉熊左春冯少敏黄冬玲...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开环聚合制备了聚(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P(CL-TMC)]结晶型共聚物,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无规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其结晶能力和共聚组分相关.三亚甲基碳酸酯(TMC)组分和分子量越低的共聚物,其结晶能力越强.结晶度比分子量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更大,CL含量为5%的共聚物的结晶度最高,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也最高.材料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水解实验也表明,材料的降解性能与结晶度和分子量有关.结晶度和分子量越高的共聚物,其失重率和吸水率越低.

    聚(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合成性能

    利用水凝胶收缩内应力制备取向BN/PVA高面外导热复合材料

    罗钧元张凯尹波杨鸣波...
    37-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不需要额外提供外场力而获得高面外导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利用氮化硼(BN)/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在丙酮中收缩的内应力,使得BN在内部发生旋转、位移,因此得到更好的面外取向,最终获得更高的面外导热系数.添加BN质量分数15%时,面外导热系数为2.78W/(m·K),是普通冻干样品的3倍.这种利用材料自身收缩内应力而使填料获得面外取向的方法,使加工变得更加的简洁高效,在未来的导热材料制备中,有很大的运用前景.

    聚乙烯醇氮化硼水凝胶体积收缩取向面外导热

    合成方法对聚苯胺光热转换性能的影响

    樊桂琪尹媛媛吴可心董玉华...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化学氧化法、快速混合法、界面聚合法制备聚苯胺(PANI).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测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系统地表征聚苯胺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结构,利用波长为808 nm的近红外光照(NIR)实验表征了聚苯胺的光热转换性能,探究微观形貌与光热转换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形状记忆效应测试,探究聚苯胺含量对环氧树脂(EP)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制备的聚苯胺都具有光热转换效果,其中,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苯胺微观形貌最佳,呈均一纤维状,且光热转换效率最高,聚苯胺在EP体系中比例为5 phr时形状记忆回复时间最短.

    聚苯胺合成微观形貌调控光热转换性能形状记忆效应

    六方氮化硼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陈炳华郑罡南钰张旺玺...
    47-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认在聚丙烯(PP)中填充六方氮化硼(hBN)对PP/hB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经挤出或注塑制备了 PP/hBN复合材料.随着hBN质量分数的增加,PP/hBN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断降低.但是,随着hBN质量分数的增加,PP/hBN的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提高,当hBN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达到2.73 kJ/m2,拉伸模量达到430 MPa;当hBN质量分数为25%时,弯曲强度达到38.31 MPa,弯曲模量达到1 420.73 MPa.hBN能明显提高PP结晶成核的数量和结晶速率,随着hBN质量分数的增加,PP/hBN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聚丙烯六方氮化硼力学性能结晶度氮化硼

    壳聚糖/PVA/石墨烯改性纳米TiO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田清泉余强霞张璇李妮...
    52-5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烯改性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为抗菌助剂,通过流延成型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石墨烯改性纳米TiO2复合膜.利用热重分析仪(T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与壳聚糖的共混液可以制备结构致密的复合基膜.改性纳米TiO2可均匀分散于CS/PVA膜中,并提升了复合薄膜的耐热特性及力学性能.当改性TiO2添加量为6%时,复合膜的吸水率最小(94%)且拉伸强度最高(37.2 MPa),其拉伸强度较CS/PVA膜提高了33.3%.此外,适量的纳米TiO2还可以提高复合膜的抗菌特性,并在8%添加量时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分别提高至79%及82%.

    复合薄膜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抗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