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VA/ZIF-8-NH2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汪纪婷黄震王思宁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将氨基改性ZIF-8-NH2加入聚乙烯醇(PVA)制备了混合基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和溶胀度测定等方法表征混合基质膜的结构与性能.通过混合基质膜渗透汽化正丁醇脱水实验发现,ZIF-8-NH2含量为10%的混合基质膜,在40℃下的85%正丁醇/水混合液中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相对较好.

    聚乙烯醇ZIF-8-NH2混合基质膜渗透汽化正丁醇

    聚氨酯弹性体耗能性能的实验研究

    徐进孙宝龙张瑞杰张凡...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性能可调范围宽、抗冲击性能好、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可用于各类减震缓冲结构.为研究聚氨酯弹性体(PUE)的耗能性能,分别制备四种不同横截面积的圆环柱状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PUE在1400 kN的静态荷载或126 kN的冲击荷载作用下仍可反复使用并发挥其耗能能力;准静态压缩时,当弹性体横截面积减小超过6%,则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与吸收的能量均减少50%以上;冲击作用下,当弹性体横截面积减小约8%时,其耗能增加约为20%,所能承受的冲击力峰值减少约18%.

    聚氨酯弹性体耗能性能准静态压缩冲击作用

    Hilbert分形结构TPU夹芯板动态缓冲特性研究

    徐星晔宋海燕王立军
    132-13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Hilbert分形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夹芯结构,研究其用于热塑性聚氨酯(TPU)夹芯板的动态缓冲特性.首先建立Hilbert分形结构TPU夹芯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态冲击试验验证,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数值模拟,以单位质量能量吸收(SEAm)为优化目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并与"米"字型夹芯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阶数为2、层厚为1 mm时,Hilbert分形结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最佳,与"米"字型结构对比,Hilbert分形结构总能量吸收提升98%,单位质量能量吸收提升26%.可为新型塑料夹芯板结构设计提供一定思路和指导.

    热塑性聚氨酯夹芯板动态冲击Hilbert分形缓冲包装

    油脂及蠕变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黏接失效的影响

    杨毅吴锦荣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固化聚氨酯热溶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屏幕的黏接,在使用中常常因油脂渗入和蠕变造成脱黏.采用市售原料按R值(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为2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软段比例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溶胀率和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微观结构和油脂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黏接性能的影响,及结晶性能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耐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含量高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不易被油脂溶胀,且在油脂侵入黏接层后其黏接性能降幅更低;结晶性能越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杨氏模量越高,在应力作用下脱黏的风险越高.

    湿固化聚氨酯油脂黏接失效蠕变

    磷-氮-锡膨胀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马殿普潘飞李俊李青...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嗪成炭剂和聚磷酸铵复配基础上,添加少量羟基锡酸锌(ZHS)作为协效剂,复配成磷-氮-锡(P-N-Sn)膨胀阻燃剂,通过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UL94测试、锥形量热仪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P-N-Sn体系对PP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性能及炭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嗪成炭剂-聚磷酸铵(TCA-APP)质量分数为26%时,阻燃PP复合材料在800℃时的残炭率提高了8.54%,最大热失重速率(MMLR)降低了44%,LOI由纯PP的18.8%提升至27.2%,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由599.79 kW/m2降至277.40 kW/m2,热释放总量(THR)由141.23 MJ/m2降至133.68 MJ/m2;ZHS的加入提升了P-N-Sn体系的阻燃和抑烟性能,添加0.5%的ZHS,残炭率提升至13.15%,SEM显示材料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炭层,LOI达到32%,同时抑烟性能也得到了体现,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进一步降低.

    聚丙烯三嗪类成炭剂羟基锡酸锌膨胀型阻燃剂

    锡酸锌/羟基锡酸锌协同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性能

    潘飞王丽媛马殿普袁英杰...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膨胀石墨(EG)-氢氧化铝(ATH)-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合阻燃剂分别与锡酸锌(ZS)、羟基锡酸锌(ZHS)进行复配,制备出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PRUF)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锥量测试、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测试分析了阻燃PRUF的阻燃和抑烟性能,通过压缩强度、比强度、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研究了其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ZS、ZHS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PRUF的阻燃抑烟性能,当ZHS质量分数为4%时,PRUF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相比原样提升最显著.

    硬质聚氨酯泡沫锡酸锌羟基锡酸锌阻燃抑烟

    油酸表面修饰对竹粉/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邹姝燕贺莎莎郝晓唱毛晨...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酸(OA)作为表面活性剂,包覆在碱处理过的竹粉(BF)表面.再将聚己内酯(PCL)与油酸包覆的竹粉(OA-BF)熔融共混,通过热压成型制得了竹粉填充聚己内酯复合材料(OA-BF/PCL).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力学试验机、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仪器对OA-BF/PCL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OA-BF/PC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OA的修饰提高了BF的热稳定性;OA-BF与PCL基体之间相容性好,界面结合紧密;OA-BF/PCL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在OA-BF质量分数为5%时分别提升了15%、16%,而拉伸模量与填充量成正比,提升了58%.且适量的OA-BF能够促进PCL结晶,相比纯PCL的结晶度提升了1.3倍.

    聚己内酯竹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紫薯花青素提取及其在pH响应显色WPU涂层的应用

    李辰韩宏昌王海峰康峰...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紫薯花青素的提取条件,并将其与水性聚氨酯(WPU)复合制备具有pH响应显色性能的功能涂层.研究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10和提取温度65℃的提取条件下,花青素提取效率最高为(143.01±4.11)mg/100g DW.通过涂层酸碱介质pH响应显色实验和涂层基础性能、表面水接触角等测试得出:花青素质量分数高于1.5%的聚氨酯涂层对酸性和碱性介质具有明显的pH响应显色,对酸性介质显红色,碱性介质显黄色,且响应速度快,40 s即可达到最大色差变化,持续时间大于16 h.涂层硬度和附着力在花青素质量分数为2%以内时未见降低,表面光泽度及水接触角则随着花青素添加量增加而略有降低.

    花青素聚氨酯涂层功能涂层pH响应

    环氧大豆油对高流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危学兵余维刚申小敏宋季岭...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流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复合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红外、热重分析、流变性能等测试表征,系统研究了环氧大豆油(ESO)对SEBS/PP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构、热稳定性、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ESO的加入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ESO后,不会改变SEBS/PP的结构,使复合体系的柔韧性增加,加工性能变好,初始分解温度降低,但最大分解温度变化不大,随ESO含量增加,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对碳分解有促进作用,拉伸强度降低,ESO质量分数在5%以内,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保持率较好,均在78%以上,质量分数超过20%后性能会急剧下降.流变性能测试显示ESO的引入可以明显降低SEBS/PP复合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负数黏度,未添加或是含量在5%以下,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图存在一个由黏性流体的特性向弹性固体的特性的转变点,添加10%及以上ESO,复合体系的G′<G″显示稳定的流动特性,加入ESO可极大的改善SEBS/PP复合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环氧大豆油结构流变性能

    服装设计中塑料材料的应用效果研究——评《塑料材料与配方(第三版)》

    焦子桐
    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