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氟乙基醚杂萘联苯聚芳醚的合成及磺化

    符少奎齐乐阳刘乾徐培琦...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酮、4,4'-双(4-三氟乙烯基氧基)联苯为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含氟乙基醚杂萘联苯聚芳醚(PPFEE),并对PPFEE进行磺化改性,制备出磺化含氟乙基醚杂萘联苯聚芳醚(SPPFEE).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PPFEE特性黏度为1.03 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9℃,5%热失重温度(Td5)为358℃,具有优异的热性能;SPPFEE的离子交换容量在0.75~1.62 mmol/g之间,Td5高于252℃;PPFEE和SPPFEE可溶于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

    杂萘联苯聚芳醚含氟乙基醚合成磺化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徐霖柏雨婷孟海潮汪映寒...
    67-7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3,4,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聚合中间体聚酰胺酸与有机碱成盐得到聚酰胺酸盐,研究了不同三乙胺含量及有机碱类型在原位升温/等温条件下与聚酰胺酸盐亚胺化程度和历程的关系.结果 表明,聚酰胺酸盐的亚胺化温度随着三乙胺含量的增加明显降低,100%三乙胺含量下体系起始和完全亚胺化温度比聚酰胺酸分别下降了80℃和70℃.聚酰胺酸盐的亚胺化历程存在与聚酰胺酸相似的"动力学中断"现象,聚酰胺酸盐在快、慢两个阶段的亚胺化速率常数也远高于聚酰胺酸.对比有机碱的结构特点初步发现,碱性更强的有机碱制备的聚酰胺酸盐具有更低的亚胺化温度.

    聚酰胺酸盐原位红外亚胺化历程有机碱

    磷石膏、赤泥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雷阳程舒雅吴良喜刘玉飞...
    72-7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气流粉碎机制得磷石膏、赤泥和磷石膏/赤泥粉体,并且通过熔融共混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得复合材料磷石膏-HDPE、赤泥-HDPE和磷石膏/赤泥-HDPE.研究了磷石膏、赤泥和磷石膏/赤泥对磷石膏-HDPE、赤泥-HDPE和磷石膏/赤泥-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处理后的磷石膏/赤泥粒径略微减小,pH值呈现中性;与HDPE相比,磷石膏/赤泥-HDPE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冲击强度下降最少,约降低了27.4%,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4.8%和1.4%,热稳定性大大提高,最大热分解温度提高了5.7℃.

    磷石膏赤泥聚乙烯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POE协同增韧PLA的研究

    鄂毅邹姝燕毛晨郝晓唱...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的三元共混物,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结晶行为等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不同比例的POE和EMA对PLA的增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LA/POE共混物具有较差的界面相容性,而在PLA/POE/EMA中,可以观察到PLA/POE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提高;当POE与EMA质量比为2/3时,两种PLA/POE/EMA共混物(质量比95/2/3和90/4/6)的断裂伸长率是纯PLA的3倍和7倍,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LA的5和7倍,说明POE和EMA能够协同增韧PLA;POE对PLA具有诱导结晶的作用,而在PLA/POE/EMA中,这种诱导作用减弱.

    聚乳酸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增韧结晶

    注塑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螺栓纤维配向验证

    杨洁杨扬王先衬阳玉球...
    82-8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金属螺栓紧固件在连接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零部件时,由于金属与复合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削弱接头连接性能,并且金属螺栓紧固件还具有不耐腐蚀、不利于轻量化等缺点.复合材料螺栓不仅克服了以上缺点,其原料中使用的短切碳纤维也为回收型碳纤维创造了新的下游应用.以四种回收型短切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粒——回收型碳纤维增强聚己二酰己二胺树脂(rCF/PA66)、回收型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树脂(rCF/PC)、回收型碳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rCF/PP)、回收型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树脂(rCF/PPS)为原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得到四种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螺栓紧固件,利用Moldex3D软件对注塑过程中浇口位置选择进行优化模拟,并通过螺栓内部纤维配向分析与其三点弯曲试验结果相印证,验证纤维配向对螺栓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当浇口位置选择在螺栓头部侧向时,螺栓整体纤维配向最好,优于浇口选择在螺栓正上方和螺杆正下方时的纤维配向.注塑成型rCF/PP螺栓具有典型的皮芯结构,在螺杆拉伸方向上,螺杆处碳纤维的取向度高于螺栓头部以及螺栓头部与螺杆结合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时,当螺栓的放置方式为浇口在中间时,螺杆的弯曲载荷最大.

    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螺栓纤维配向回收型碳纤维注塑成型

    塑胶壳体复合抽芯模具设计及CAE分析

    荣星陈养元林源琳蔡部林...
    89-9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电子产品塑胶壳体的结构复杂特点,设计了动模侧斜导柱驱动滑块抽芯内套斜顶复合抽芯机构,通过替换抽芯零部件,实现了一套模具生产3款不同结构的塑胶壳体.在模具定模侧三个方向设计了油缸驱动抽芯机构,将油缸转90°固定,减少了模具所占外部空间;油缸的伸缩运动通过斜T型槽带动滑块及型芯运动,调整T型槽上的限位调节块尺寸可以调整滑块型芯与动模型芯的碰穿间隙,还可以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滑块型芯后退.采用CAE技术辅助模具设计,发现并解决设计、加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保证了产品质量.

    复合抽芯机构油缸侧向抽芯冷却系统模流分析塑料模具

    基于NSGA-Ⅱ和熵权TOPSIS法的注塑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张庆葛东东何也能
    95-100,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汽车保险盒盖板为研究对象,针对体积收缩和表面缩痕较大问题,以塑件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和缩痕指数作为优化目标,选取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为试验因素,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结合模流分析建立分析样本,构建试验因素与优化目标之间的Kriging代理模型,应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在代理模型内进行全局寻优,得到多目标优化的Pareto解集,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Pareto解集中决策出一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 表明,Kriging代理模型预测结果能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优化后顶出时体积收缩率降低了26.26%、缩痕指数降低了79.66%,优化结果显著,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注塑成型多目标优化模流分析

    低介电高透波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和模拟计算

    张博文龚鹏剑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验和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聚丙烯(PP)发泡材料的介电和透波性能.结果 显示,PP发泡材料有相似孔径时,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随着材料发泡倍率增大而降低,材料的透波率增大.在GHz频段,PP发泡材料的介电常数可低至1.034(2.4 GHz),介电损耗角正切低至2×10-4,材料透波率高达99.2%(10 GHz),比强度最高是未发泡材料的2.3倍.因此,可以认为具有高发泡倍率的PP发泡材料,对GHz信号的传输近乎无损,且在GHz频段范围内其介电和透波性能稳定,有望成为新一代低介电、高透波材料.

    低介电透波材料模拟计算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聚丙烯

    玉米淀粉/可得然胶共混膜材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叶云月周洁胥亮钱建亚...
    109-11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共混比对玉米淀粉/可得然胶(CS/CL)可降解膜材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S与CL的混合减少了玉米淀粉分子和可得然胶分子各自微晶的形成,增加可得然胶导致玉米淀粉和可得然胶共混体系中的氢键增加,这也表明两个体系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与纯CL膜材相比,CS/CL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随着CL的混入,共混膜材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水溶性逐渐降低,虽然各比例共混膜材的断裂伸长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纯CS膜材.7:3共混膜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与纯CS膜材相比有所降低,这表明CL的加入对于膜材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来看,7:3共混膜的性能最好,其透光率高于纯CL膜材,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性低于纯CS膜材,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均大于其他共混膜材.

    玉米淀粉可得然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古建筑装饰增白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熊芳李建喜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紫外光(UV)老化对古建筑装饰用增白阻燃聚烯烃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使用UV对添加抗UV增白剂前后的阻燃聚烯烃材料进行照射,并对UV照射后的聚烯烃材料的拉伸强度、白度以及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对比,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老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进行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UV老化时间的增加,聚烯烃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逐渐下降,而添加抗UV增白剂的材料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抗UV增白剂可以有效抑制聚烯烃材料白度的变化;未添加抗紫外增白剂样品的体积电阻率先上升后下降,而添加了抗UV增白剂的聚烯烃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基本保持不变,并且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增幅降低.此外,抗UV增白剂可以有效阻止聚烯烃材料表面裂纹的出现,并抑制分子链的断裂.

    古建筑装饰抗紫外光增白剂阻燃聚烯烃老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