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P含量对HGB/EP/PES轻质烧结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陈晖高波谭博马江可...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取空心玻璃微珠/环氧树脂/聚醚砜树脂(HGB/EP/PES)复合粉末激光烧结拉伸件和弯曲件,研究EP体积分数在0~50%对激光烧结件成型情况、力学性能和密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过多的EP会影响复合粉末烧结成型,随着EP体积分数的增加,激光烧结件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激光烧结件密度基本保持不变.当EP体积分数为40%时,激光烧结件的拉伸强度达到9.97 MPa,相比未加EP激光烧结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0.62%.

    选择性激光烧结空心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力学性能聚醚砜树脂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微孔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柳晶敏王建康刘子畅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可以连续制备聚合物/高质量分数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先利用挤条机、滚圆机制得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混合颗粒,再利用熔融挤出,制得高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此法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碳纤维(CF)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超临界流体辅助发泡及性能测试.结果 显示,CF加入会一定程度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CF的质量分数为20%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分别为7.97 MPa和91%;TPU/CF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介于25% ~30%之间,CF质量分数为30%时体积电阻率为6.5×107Ω·mm,比25%的下降了3个数量级;随着发泡后的收缩现象,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复合材料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体积电阻率超临界流体发泡

    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固化性能及数值模拟

    李彩林邓坤段冬会张源康...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韧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以其优异的耐高温、抗冲击性能已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广泛应用.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韧性BMI树脂的固化性能;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树脂体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唯象模型方程拟合得到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借助升温速率外推法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固化特征温度参数;基于固化性能数据模拟了BMI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V型结构的固化质量.固化模拟显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固化度为100%,表明复合材料已完全固化,说明BMI树脂的固化数据能较好反映复合材料的实际固化历程,快速验证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为优化固化工艺参数提供数据参考.

    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V型结构固化反应动力学固化模拟

    废弃塑料瓶外表面污染物的成分分析

    李凡李聪刘思杨陈锬...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塑料瓶外表面污染物成分复杂,且对塑料瓶的回收清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废弃塑料瓶表面液体及粉末污染物成分.结果 表明,污染物主要成分包含油脂类、矿物类、添加剂类化合物等.油脂类主要包含脂肪酸、脂肪酸酯、长链烷烃等;矿物类主要为碳酸钙、云母、石英、高岭土等;添加剂类主要包含邻苯二甲酸酯、芥酸酰胺以及双酚A等残留.

    塑料瓶污染物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

    等规序列长度对茂金属聚丙烯结晶的影响

    郭秀学朱凯丽刘常衡沈鹏辉...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对日本JPP公司4种茂金属聚丙烯(mPP)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4种mPP是在丙烯链段中无规插入乙烯共聚单体,降低了聚丙烯链段的规整性,产生立构缺陷,导致形成不同等规序列长度的丙烯链段,在连续自形核退火试验(SSA)最终熔融曲线中,呈现多重熔融峰,形成不同厚度的片晶.乙烯的插入量及其丙烯链段序列分布,对mPP的结晶熔融行为起关键作用.

    茂金属聚丙烯微观结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结晶熔融行为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聚乙烯基包装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陈屿恒张晓彬刘思阳张婧...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能电子加速器对4种聚乙烯基包装材料进行辐照实验,研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加速材料的老化,但不会改变材料的自身结构;经辐照处理后,4种包装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与力学性能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辐照剂量为10 kGy时纯PE包装袋、PA/PE复合包装性能达到最佳,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5.7%、3.5%,拉伸强度提高8%、23.8%;辐照剂量为30 kGy时PET/PE、PET/Al/PE这两类复合包装袋性能最佳,热分解温度提高2.7%、0.9%,拉伸强度提高4.8%、10.2%.研究显示,适当的辐照剂量不仅不会影响包装材料的正常使用,反而可以提高材料的基础性能,这不但有益于食品、药品等的灭菌保藏,也有利于包装材料在辐照灭菌行业的推广应用.

    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灭菌包装材料力学性能老化性能

    HBCD替代品对建筑外墙用XPS的性能研究

    邵路山马国儒季广其国爱丽...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六溴环十二烷(HBCD)阻燃剂的全面禁用,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推进XPS在外墙保温工程中的合理应用,采用八溴醚(BDDP)、甲基八溴醚和溴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溴化SBS)对HBCD进行替代并对XPS复合材料尺寸稳定、保温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甲基八溴醚和溴化SBS在XPS材料中具有与HBCD相近的导热性能、尺寸稳定性能和燃烧性能,能够实现HBCD在XPS复合材料中的有效替代.

    六溴环十二烷聚苯乙烯燃烧性能阻燃

    玄武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特性

    王崇杰杨明君周松王格...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制备玄武岩纤维(BF)/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改性玄武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颗粒,以注塑成型的工艺制备BF/PP和BF/PP/PP-g-MA复合材料测试样条,测试其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以及摩擦磨损表面.结果 表明,B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BF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在BF质量分数小于30%时基本稳定.BF/PP/PP-g-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PP-g-MA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在PP-g-MA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力学性能;PP-g-MA的加入对BF/PP/PP-g-MA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影响随BF含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对磨损率的影响较小.从磨损机理来看,BF/PP复合材料主要存在黏着磨损,BF/PP/PP-g-MA复合材料主要存在磨料磨损.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塑料与粉煤灰复合对砂浆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

    赵成陈佩圆王永辉王成...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速再生塑料颗粒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塑料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超细再生聚乙烯颗粒(UPE)替代粉煤灰,研究了不同掺量的UPE(取代5% ~20%的粉煤灰)对塑料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UPE掺量的增加,砂浆的密度逐渐减小,流动性能变强,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UPE取代5%的粉煤灰可将砂浆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8.55%(3 d)、9.52%(7 d)和3.79%(28 d),而电通量呈现出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与UPE的粒径小,具有良好的填充效应有关.此外,掺入UPE可细化砂浆孔径,有效地减少试块中的有害孔的占比,增强结构整体密实性.综合实验结果得出,采取UPE代替5%粉煤灰可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为废弃塑料在建筑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超细再生聚乙烯颗粒粉煤灰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孔隙结构

    环氧树脂曲面三维电路制备工艺

    黎思琦钟良裴士锋崔开放...
    174-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预处理后的环氧树脂曲面进行选区和金属化能够实现曲面三维电路的制备,首先在基体表面覆感光干膜,然后在掩膜条件下进行曝光,再通过显影达到选区的目的;在暴露出的基体表面进行活化和化学镀铜实现区域金属化,制备出三维电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环氧树脂表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利用能谱仪(EDS)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金属化阶段基体表面各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含量,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镀层的晶态结构,最后对三维电路进行结合力检测.结果 表明,预处理后的环氧树脂表面水接触角由103°降低至43°,亲水性提高;显影后的干膜边缘放大10000倍后可观察到平整、清晰的边界,为金属化边界清晰度提供保障;镀层为面心立方结构,表面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

    环氧树脂三维电路化学镀塑料金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