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李平

月刊

1000-3894

bjb-iqte@cass.org.cn

010-85195717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ournal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兼容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两个学科,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中的焦点问题及时反映两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国内外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反映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佟孟华褚翠翠李洋
    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地区差异、结构差异、收敛性和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σ收敛、β收敛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测度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发展水平提升、绝对差异缩小"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结构差异的主要来源由生态环境差异转变为增长动能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p收敛特征;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创新:将共同富裕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识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转变的关键节点,并在全面把握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价值:有助于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分布特征,为明确当前乃至未来阶段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着力点提供依据.

    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地区差异收敛性

    中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影响研究

    彭澎周力
    2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中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流动性,促进非农就业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主要的作用机制.但是,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并不能使得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实现包容性增长.其对高收入阶层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要大于对低收入阶层的.这可能与农户的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从而导致其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的机会不均等有关.即使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而言,当其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也更容易提高其收入流动性.研究创新:为农户收入流动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延伸了数字金融的福利评估范围,揭示出数字金融发展与收入流动性的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价值:对全面理解中国农村的数字金融发展和预防阶层固化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金融发展收入流动性农户

    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收敛性研究

    陈子曦青梅
    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测度并研究2006~2019年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动态收敛.研究方法: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运用核密度估计和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趋势;最后采用SAR、SEM、SDM模型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向下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上转移,但珠三角呈现"异质性"——向上转移概率高于向下.城市群间高质量发展水平极化现象突出,存在东高西低明显梯度,但差距逐步缩小.城市群内存在显著的β空间收敛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贡献率.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衡量指标体系,从时间、区域及空间三个维度评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及空间收敛.研究价值:有益于客观衡量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动态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高质量发展城市群动态分布空间收敛

    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局部测度研究

    郭爱君范巧
    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实现对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局部测度.研究方法:基于嵌入PGTWR模型的索洛余值法改进方法,从空间计量局部分析视角测度了2003~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对整体及分区域板块视角下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性做出了阐释.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在东、中、西及东北板块、南北方板块等分区域视角下的演变规律稍有不同,但基本上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缓慢恢复"的发展态势.研究创新:利用局部测度方法科学地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价值:推动了空间计量局部分析在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的科学应用.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面板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索洛余值法核密度估计

    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的中国经济波动效应研究

    杨翱
    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探究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引起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生冲击及其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特征,构建一个包含碳排放权交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发现:(1)历史法下,中国经济波动更容易受到政策冲击的影响.基准线法与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下,中国经济波动更容易受到碳排放企业技术冲击与生态企业技术冲击的影响;(2)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不改变碳排放企业技术冲击与生态企业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3)基准线法下的社会福利损失小于历史法和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两种情形,随着企业的初始碳配额增加,通胀率波动与总产出波动持续增加,社会福利损失扩大,且这种情况在历史法下更明显.研究创新:将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植入DSGE模型,比较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价值:本文的分析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碳排放权交易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DSGE模型

    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境况与思考——兼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

    李文静彭红星
    10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客观描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及创新环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均值检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创新环境进行定量刻画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和属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状况差异显著,创新环境差距明显;未来中国需要深化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互补优势,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制环境;释放各类创新要素活力,夯实技术创新协同合作的基础.研究创新:立足"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新发展阶段,构建提升企业创新地位的分析框架并延伸思考.研究价值:为激发上市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供决策依据,为优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益启示.

    技术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大数据背景下面板数据政策评估的估计和推断

    沈艳李星宇周前坤
    120-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介绍大数据背景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政策评估方法的最新进展与相关应用.研究方法:回顾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面板数据方法、因子估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这几类方法在估计面板数据因果效应方面的最新进展后,介绍现有研究中基于上述估计量的推断方法,最后报告已有文献对于不同方法的对比,并提供实证应用建议.研究发现:当实证应用问题中随时间变化的因子个数超过一个时,特别要关注基于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法的适用性.运用双向固定效应设定模型不恰当时,可考虑使用基于交互固定效应模型的因子模型类估计和推断方法.研究创新:从大数据时代的政策评估需求出发,梳理基于面板数据的因果效应估计和推断方法并给出应用建议.研究价值:为实证研究者提供了选择政策评估方法的参考指南.

    面板数据处理效应因子模型双重差分合成控制法机器学习

    空间动态面板非线性Logistic模型的稳健LM检验及应用

    徐晔欧阳婉桦
    14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探究空间动态面板Logistic平滑转移自回归(SDPD-LSTAR)模型的稳健LM检验的水准和效力.研究方法:重塑得分函数和方差一协方差矩阵,推导识别时间滞后、空间滞后和非线性效应的修正稳健LM检验及其联合效应检验,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基于STIRPAT的中国284个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实例评估检验的功效和实践性.研究发现:稳健LM检验具有中心卡方的极限分布性质,检验功效好、计算较简便,比一般的LM检验更精确、适用性更广,该优越性随参数局部偏误的出现而显著,应用实例展现了检验良好的实践性.研究创新:提出具有时空依赖和非线性空间区制平滑转换特征的SDPD-LSTAR模型,在ML和GMM框架下推导模型的稳健LM检验.研究价值:探究SDPD-LSTAR模型的选择问题,为空间动态非线性理论和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空间动态面板非线性Logistic模型稳健LM检验蒙特卡洛模拟城市碳排放

    考虑时间特征的客观AHP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安博文黄寰
    161-18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标:为将面板数据中指标的时间维度纳入客观AHP判断矩阵的构造中,因此对时间相依性客观AHP赋权方法展开研究.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自相关性、指标数值转移余量和随机过程转移概率三个维度构造判断矩阵,对比四种赋权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数值仿真评估四种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以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再合成为例比较各方法测算结果的异同.研究发现:不同赋权类型下各时期内子系统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存在区别,不同赋权类型下样本综合指数的数值大小、涨幅趋势和波动情况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不同赋权类型下样本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不尽相同.研究创新:基于时间维度给出了客观AHP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研究价值:在AHP方法中加入了时间维度,使客观AHP评价方法更适用于面板数据.

    客观AHP判断矩阵自相关性转移余量转移概率

    致作者——就来稿选题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