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技术监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技术监督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水利技术监督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李维涛

双月刊

1008-1305

sljsjd@sina.com; sdxzw@giwp.org.cn

010-63206759

100120

北京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1号

水利技术监督/Journal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Water Resources
查看更多>>本刊以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水利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在标准化、计量及质量管理方面开拓进取,发挥积极的宣传和指导作用。坚持宣传“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方针。把宣传技术监督方针、政策,探讨水利技术监督理论,推广水利技术监督知识作为本刊的职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品种引气剂对东北地区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差异试验

    张晓磊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东北地区为了更好的提高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需要掺入引气型外加剂,其中引气剂是该类外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各类引气剂进行优选,确定东北地区水工混凝土适用较好的引气剂,结合试验方式对常用的6种引气剂进行水工混凝土性能指标影响差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各类引气剂中掺量最小,三萜皂苷具有最优抗冻性能.研究成果对于东北地区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气剂性能影响差异试验水工混凝土东北地区

    水泥类型对隧道混凝土基本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于淑程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引调水隧洞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问题十分常见,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耐久性降低的重要诱因,严重制约水利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如何配置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抗裂性的复掺矿物混凝土,从试验和生产角度综合研究混凝土开裂问题,对提高结构耐久性、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类型混凝土衬砌收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辽宁省水利信息资源数据整合与共享建设方案探讨

    王玉德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遵循顶层设计要求,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重和共享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辽宁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和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果,以及已有软硬件资源和已建水利业务应用系统资源,通过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方案的实施,实现辽宁省水利资源数据有效整合和共享.

    顶层设计数据整合数据共享辽宁水利

    测站断面水位-流量关系高水外延的Matlab程序实现

    赵显冲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人工方法在测站断面水位-流量关系高水延长,需要较大工作量,很难实现自动化的局限,通过编制Matlab程序文件,实现曼宁和斯蒂文斯两种方法的水位-流量关系外延,并在辽宁省选取4个典型水文站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程序文件进行自动外延计算后,综合误差均满足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 50179—2015精度要求,可为水文测站水位-流量关系外延提供新途径.

    水位-流量关系高水延长测站断面Matlab程序

    北京市村级基础水务信息系统设计

    于洋洋秦丽娜唐丽赵馨...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村级基础水务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北京市范围内村属性数据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统计、导出及村台账生成等主要功能,以及村属性数据库、数据采集和数据安全等关键内容.北京市村级基础水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将有助于北京市郊区水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水务社会化服务和水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水务基础数据信息化系统设计北京郊区

    极化SAR影像与DEM融合技术在计算水库动库容中的应用

    王启龙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水利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的测定水库在某一时刻的动库容,很难有效的为汛期防洪减灾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极化SAR影像技术具有全天候实时采集数据的特点,极化SAR影像与DEM相融合测定水库回水曲线,然后采用楔形容积计算和槽蓄容积计算方法计算动库容,最后结合水位站点实测数据对动库容进行修正.

    极化SAR影像DEM动库容回水曲线

    水利工程河道防洪堤光纤式智能监测研究

    秦兆明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高稳定性的防洪堤能够有效防止洪灾的发生.采用施加垂直荷载的方式,利用地测和光纤设备系统对河堤的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地测设备的动态测量精度约为1mm,无法解决单个加载步骤的连续高精度测量,但使用光纤传感器连接河堤上的点,可显著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度.此外,光纤光栅传感器还可以描述单个加载步骤的变形.因此,光纤传感器可以对常规的大地变形测量仪器进行补充监测,能够对小尺度变形进行高精度测量,因此对于防洪堤水位变化引起的险情能够进行精准监测.

    河道防洪光纤式智能监测

    基于大数据的白屈港套闸增补项目扬压力监测系统

    蔡艳媚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工程扬压力监测工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监测结果存在误差.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白屈港套闸增补项目扬压力监测系统.选择高精度的接触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构建套闸增补项目扬压力统计模型,利用大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出最优参数设置值,通过BP神经网络对模型输出的数据结果进行校正处理,获取准确的扬压力数据.通过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对白屈港套闸增补项目扬压力监测结果的误差低于0.04MPa,对水利工程项目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大数据白屈港套闸增补项目扬压力接触位移传感器扬压力统计模型BP神经网络

    宁波海曙区"烟花"台风复演及对策措施研究

    姚冰余方顺董其裕
    6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海曙区防洪治涝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烟花"台风水雨情及受涝原因分析,按照"洪涝分治"的原则,针对海曙区洪涝灾害提出""南侧挡洪、西面导流、中部疏通、内增滞蓄、外加强排"的对策措施,平原涝水位可降至2.6m以下.研究成果可为海曙区防汛抗台提供指导,同时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台风复演防洪排涝对策措施

    基于机载LiDAR与无人船多波束的水陆一体化测量技术研究

    梁冲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水陆一体化测量工作中存在施测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机载LiDAR与无人船多波束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有效获取水上水下三维地理数据的解决方案.基于去噪算法和布料模拟算法对水库库区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点云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水陆地形数据的质量控制良好,进而推动水陆一体化测量技术的发展.

    机载LiDAR无人船多波束测量技术水利工程三维激光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