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科技
塑料科技

于文杰

月刊

1005-3360

slkj@dsy-cn.com

0411-86601793

116033

大连市周家街11号

塑料科技/Journ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塑料加工行业中的优秀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稿件多,学术水平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光固化3D打印用光敏树脂浆料设计与性能

    牛书鑫王珂周玉珑郭新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固化3D打印技术在复杂陶瓷构件的制备中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低聚物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液态光敏树脂的打印性能,对3D打印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优化陶瓷光固化3D打印用光敏树脂浆料的性能,文章分别以环氧丙烯酸酯(EA)、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SUA)作为低聚物配制了光敏树脂预混液和3D打印陶瓷浆料,探究了低聚物种类对光敏树脂及陶瓷浆料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A制备的光敏树脂浆料具有最优的光固化性能,其黏度为143 mPa·s,固化厚度为341 μm,抗弯强度为33。76 MPa,且PUA具有最低的临界曝光量20。022 mJ/cm²,表明其最易固化,适合陶瓷材料的3D打印成型。采用PUA制备的光敏树脂浆料制备了氧化硅陶瓷浆料,能够打印出结构复杂的陶瓷试样,陶瓷试样微观结构较为均匀,能够有效弱化层间缝隙,打印效果良好。

    3D打印光敏树脂低聚物固化性能氧化硅陶瓷

    可水分散性油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博石红翠宋利青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胺(IPDA)及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可水分散性聚氨酯(PU)树脂,用PU树脂配制水性塑料印刷油墨。通过红外光谱对PU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研究KH-792用量对PU树脂热稳定性能、黏度、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及其所配制油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H-792用量的增加,PU树脂的初始热降解温度、热失重残炭率、黏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逐渐提高,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所配制油墨的黏度逐渐增大,细度先减小后增大,附着牢度、存储稳定性和耐水煮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KH-792用量为10%时,PU树脂及所配制油墨的综合性能最优。

    水分散性油墨聚氨酯有机硅耐热性耐水性

    三维高导电网络聚乙烯/碳复合双极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秦野韩松王硕刘畅...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极板作为钒电池关键部件之一,其低导电性已成为制约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以聚乙烯(PE)和不同维度导电填料,如球状炭黑(CB)、鳞片石墨(FG)、线状碳纤维(CF)和碳纳米管(CNTW)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点-线-面三维高导电网络碳塑复合双极板,并深入分析了导电机制。结果表明:33%的球状炭黑可以在聚乙烯内部形成导电通路。15%FG增加了与炭黑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碳塑复合双极板的导电性。7%CNTW和5%CF的加入在双极板中形成短程和长程导电通路,此时电导率和抗弯强度最佳,达到20 S/cm和46。5 MPa。该双极板在300 mA/cm2高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70%,相对于CB/FG双极板提高了6。5%,且稳定运行500次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没有明显衰减,表明该双极板具有良好的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钒电池聚乙烯树脂碳塑复合双极板导电网络

    基于FDM的PTFE/PEEK多孔轴承保持架材料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王文文刘洁赵训茶汤超...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制备了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PTFE/PEEK)二元复合多孔材料,并围绕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摩擦学性能及二者之间的映射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DM工艺制备的PTFE/PEEK多孔材料成孔效果良好且随着NaCl质量分数提高,多孔试样的孔隙更为密集。PTFE/PEEK多孔材料的含油率与孔隙率变化成正比,NaCl质量分数为53%时,材料的油保持率最高,所有试样的油保持率均高于90%。干摩擦条件下,PTFE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贫油润滑状态下,NaCl含量为63%的6#试样摩擦系数最低,多孔结构的供油、含油能力与PTFE的润滑性相结合,可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本研究为PEEK基多孔轴承保持架材料的成型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轴承保持架熔融沉积成型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摩擦学性能

    改性碳化硅晶须/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李轩何瑜周德东刘福华...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碳化硅晶须(SiCw)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SiCw/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KH550和KH560表面改性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弯曲强度,KH560的提高效果更加明显,但KH570改性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明显降低。与GCr15球在6~12 N对磨时,KH550和KH560表面改性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在较低载荷下(6 N)对磨时,KH560改性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但随摩擦载荷增加磨损率迅速升高。在9~12 N较高载荷下,KH550改性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在各对比试样中最好。KH570改性试样在各载荷下的耐磨性能均较差,不适用于SiCw/PI复合材料中SiCw的表面改性。

    聚酰亚胺碳化硅晶须硅烷偶联剂弯曲强度摩擦磨损

    原料配比对水性聚氨酯耐水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李青飞唐丽丽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二醇(PPG)、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水性聚氨酯(WPU)系列产品,通过对产品性能的分析与表征,研究中和度、异氰酸根指数(R值)、亲水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WPU耐水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和度增大,胶膜拉伸强度增加,吸水率增大;随着R值增大,拉伸强度增大,胶膜吸水率减小;随着亲水剂用量的增加,胶膜拉伸强度、吸水率均增大;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胶膜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WPU膜吸水率因素顺序为:DMPA用量>R值>TMP用量>中和度;当中和度为80%、TMP用量为1%、DMPA用量为4%、R值为1。10时,WPU胶膜的吸水率最小,为8。72%,耐水性最好。影响膜拉伸强度因素顺序为:DMPA用量>TMP用量>R值>中和度;当中和度为90%、TMP用量为3%、DMPA用量为5%、R值为1。20时,WPU胶膜的拉伸强度最高,为12。35 MPa。

    水性聚氨酯原料配比耐水性力学性能正交试验

    EVA-g-MAH和滑石粉对金属氢氧化物/LLDPE材料性能的影响

    何风邹修敏周松徐淳...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金属氢氧化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韧性和阻燃性能,以滑石粉(Talc)为阻燃协效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g-MAH)为增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塑成型制备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线型低密度聚乙烯(ATH/MH/LLDPE)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拉伸、冲击、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和扫描电镜研究了ATH/MH、EVA-g-MAH和Talc含量对阻燃LLDPE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ATH/MH含量增加,ATH/MH/EVA-g-MAH/LLDPE的拉伸强度和阻燃性能增加,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明显降低。添加EVA-g-MAH有利于树脂基体包覆和分散ATH/MH,可同时提高ATH/MH/LLDPE的韧性和阻燃性能。固定阻燃剂(ATH、MH、Talc)总含量为60%,3%~11%Talc部分替代ATH/MH使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1。4%~4。2%,Talc和ATH/MH具有协同阻燃效应,7%Talc部分替代ATH/MH使Talc/ATH/MH/EVA-g-MAH/LLDPE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0。0%和13。4%。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金属氢氧化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滑石粉协同阻燃力学性能

    改性磨碎玻璃纤维和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灌封料的力学性能

    李美丽朱志刚林炳磊张泽盟...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磨碎玻璃纤维(MG)和空心玻璃微珠(HGB),制备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YE),以改性MG、改性HGB和改性MG-HGB作为增强材料填充YE,得到3种YE灌封料,比较增强材料对YE灌封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备有机硅低聚物的用水量为理论用水量的0。5倍时,YE灌封料力学性能最佳,与环氧树脂(EP)灌封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28。1%,弯曲强度提高35。3%,冲击强度提高266%。与YE灌封料相比,YE/改性MG材料冲击强度降低,YE/改性HGB材料冲击强度升高。YE/改性MG-HGB材料力学性能随改性MG用量比例减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一直升高。当YE∶改性MG∶改性HGB质量比为100∶100∶3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提高137%,弯曲强度提高42%,冲击强度提高90%。

    环氧树脂有机硅中间体改性磨碎玻璃纤维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力学性能

    玻纤布增强核壳颗粒SiO2@(1,2-PB/EPDM)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张伟冯春明李强王浩栋...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了核壳颗粒SiO2@(1,2-PB/EPDM)填充,对聚烯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酸性活化、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和沉淀聚合制备核壳颗粒SiO2@(1,2-PB/EPDM)。将核壳颗粒加入聚烯烃树脂中,搅拌分散均匀。将玻纤布浸入复合胶液,经烘干叠层热压后,制备玻纤布增强核壳颗粒SiO2@(1,2-PB/EPDM)填充的聚烯烃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壳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核壳颗粒聚合物壳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弯模量随之增大,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和吸水率随之降低。当聚合物壳层厚度为60 nm时,聚烯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为3。44,损耗因子为3。46×10-3,吸水率为0。064%,抗弯强度为178。7 MPa,抗弯模量为16。57 GPa,可满足微波基板材料的使用要求。

    玻纤布核壳颗粒聚烯烃力学性能介电性能

    针对高密度聚乙烯IBC桶专用料发黄问题分析

    刘洋杜文博杨公华谭捷...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批次生产高密度聚乙烯TR580M的色度和物料发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选取一年中不同批次生产的TR580M,通过分子量及其分布、熔体流动速率(MFR)、氧化诱导时间(OIT)、挥发性有机物(VOC)、二甲苯不溶物、灰分含量、加工过程的扭矩检测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批次,TR580M色度偏高的批次灰分含量更低,二甲苯不溶物和VOC含量更多,不同剪切速率下的MFR变化和加工过程的扭矩上升更明显。判断其颜色发黄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该批次的催化剂残余活性较高,加工过程的抗氧体系保护不足导致凝胶含量增加。

    高密度聚乙烯TR580M发黄催化剂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