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SPs情景的全球海陆暴雨时序演变对比和突变特征预估

    孔锋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海陆分异视角,采用BCC-CSM2-MR模式的日值降雨数据和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2015-2100年不同SSPs情景下的全球海陆暴雨的时序动态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 表明:(1)2015-2100年不同SSPs情景下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暴雨量、暴雨日、暴雨强、暴雨量贡献率、暴雨日贡献率均呈增加趋势,且SSP5-8.5增加趋势最大,SSP3-7.0次之,SSP2-4.5再次之,SSP1-2.6最小.(2)高辐射强迫的SSP5-8.5情景和低辐射强迫的SSP1-2.6情景下的差异特征在全球陆地最大,全球次之,全球海洋最小.(3)2015-2100年不同SSPs情景下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暴雨量、暴雨日、暴雨强、暴雨量贡献率、暴雨日贡献率均发生了突变,且突变年份多分布在2050年之前.

    暴雨海陆分异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降雨贡献率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气候变化

    泗河流域雨洪调控利用模拟研究

    刘德东公绪英谭乐彦王莹莹...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分析流域水利工程群协同调控的雨洪资源利用效益,以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统筹水库、闸、坝、河渠、地下水回灌区等点线面水利要素,集成水库、闸坝调控技术,构建流域雨洪调控模型,对15年流域雨洪调控利用情况进行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调控情景比常规调控情景出口雨洪弃水减少7.4%,流域雨洪蓄渗利用量年均增加2 460.9万m3,且河道流量更趋于均匀,河道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兖州地下水漏斗区年均多调引洪水资源1 996.3万m3,比常规调控情景增加34%,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效益显著.研究可为流域雨洪资源利用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泗河流域雨洪资源情景模拟协同复合调控

    1956-2018年中国降水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徐东坡李金明周祖昊刘佳嘉...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2 424个气象站点1956-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分析法、Pettitt突变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全国及分区域的降水量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全国及区域上的多种降水演变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尺度上来看:1956-2018年中国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在整个系列年中无显著突变点,且仅存在以20 a为周期的一级主周期.从区域尺度上来看:(1)全国大部分区域降水量无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和突变特征,其中华南地区、华中大部、华东大部、黑龙江省以及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均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吉林省、辽宁省,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和贵州省等少部分地区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大部分区域第一主周期为20 a左右(±2 a);(2)我国西北西部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等部分区域的降水量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均在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显著突变,而西北西部地区的第一主周期基本为6a左右(±2 a),西藏地区第一主周期基本为10 a左右.

    中国降水量降水特征时空分布规律

    城市道路雨水口截流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郭帅曾云辉陈国芬马文滢...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雨水口是地表径流与地下雨水管网之间的连接点,其截流效率决定了降雨期间地下管网系统的泄流量,对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17.0构建了一段长12m、宽3m、高0.5m的城市道路径流段,并通过与原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了在不同的流量和坡度组合下雨水口对径流的截流情况和水力性能,重点分析了水面宽度、断面平均流速、沿程水深、截流流量与截流率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篦前水深是影响雨水口截流量和截流率的主要因素,流量越大(流量范围Q=30~70 m3/h),篦前水深越大,雨水口截流量越大;而截流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横坡的增大而增加(横坡变化范围为SC、=1.5%~2%),随纵坡增大而减小(纵坡变化范围SL=I%~2%).所有研究工况下,最大截流率为85%;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工况模拟截流效率与实测截流效率误差均在10%以内,研究结果对雨水口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道路雨水口截流率有限元数值模拟

    基于离差系数和小波分析的取水量异常值研究

    张华李佳万毅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取水量异常值问题,提出了上离差系数和下离差系数,并将其与小波分析相结合,建立异常值检测模型(CV-WT).该模型首先利用上离差系数与下离差系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检,排除极端异常值.然后利用小波分解与重构进行精检,滤去细节信息,保留整体趋势信息,筛选出不符合整体趋势的异常数据.将CV-WT模型应用于某供水公司,检测了2016年的日取水量数据,共检测出27个异常数据,实现对原始数据中异常值的识别,提高了对数据的精细处理能力.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确定这些数据的异常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显著地提升了对取水量异常值的监控能力.

    异常值检测取水量上离差系数下离差系数小波分解小波重构

    基于性态仿真的特高拱坝设计研究与应用之一——我国拱坝结构分析方法发展现状与展望

    刘毅杨波张敬周秋景...
    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300m级拱坝坝高、库大、应力水平高、施工运行期工作性态复杂,《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T 5346-2006)(以下简称《规范》)的分析方法和安全系数能否涵盖所有安全风险,存在疑问;《规范》要求,坝高大于200 m的拱坝,应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专门论证.结合笔者所在团队十余年来跟踪小湾、锦屏一级、溪洛渡、拉西瓦等特高拱坝建设全过程开展的科研工作,对特高拱坝结构研究的经验类比方法、应力分析方法、稳定分析方法、抗震安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工程应用、主要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分析,结合不同设计阶段的目标和资料细化程度,提出了特高拱坝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蓄水与运行等不同阶段应该开展的分析工作以及建议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可为一般拱坝的设计提供参考.

    特高拱坝性态仿真设计阶段分析方法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围护结构布置

    刘彦郭建设纪平赵懿珺...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海水作为介质,不需要专门修筑下水库,可以降低工程费用与运行成本,在沿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环境与河流、湖泊相比更加复杂,电站运行时下水库尾水口将直接面对台风、潮汐、波浪等海洋水动力环境,容易引起取、排水安全问题.为此,在总结淡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构筑物设计中所关注的主要水力学问题和关键布置影响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尾水口的特殊海洋环境特征,为保证机组功能正常运行,提出了下水库尾水围护构筑物重要布置原则及较为实用的围护结构形式,以期为我国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围护结构

    基于性能的高心墙堆石坝震害风险评估研究

    相彪靳聪聪聂章博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心墙堆石坝动力弹塑性分析及其震害风险评估研究可以为高心墙堆石坝抗震安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首先在PZC弹塑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临界状态理论和状态参数的改进PZC弹塑性模型,并嵌入到SWANDYNE Ⅱ程序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进行动力分析.然后,根据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址场地资料设定地震动选取条件和地震波数量,选取坝顶相对震陷率作为性能参数,采用多条带法进行高心墙堆石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最后,根据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与地震易损性结果,采用Monte Carlo法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进行基于性能的震害风险评估研究.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发生严重破坏的震害风险概率仅为9.012× 10-4,而发生轻微损伤的震害风险概率为0.154 3.

    改进PZC弹塑性模型多条带法地震易损性震害风险评估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全评估概述

    董晓农窦铁生赵丽君程冰清...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PCCP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制造、施工以及运行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发生爆管事故,严重影响供水管线的安全运行.为此,从PCCP的损伤成因和管线运行维护的基本需求出发,针对PCCP损伤成因、安全评估流程、获取风险指标和结构破坏概率等主要环节,收集、整理和分析了与PCCP损伤和评估相关的文献,介绍了现有用于PCCP安全评估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这些评估技术的精度和相互关系,在总结破坏概率和破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PCCP安全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 表明,用于PCCP安全评估的技术和模型种类繁多且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评估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破坏后果、检测精度和经济成本,以实现管线安全运行和投资收益最大化.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损伤成因安全评估破坏概率

    基于FLUENT的管道小型发电系统水轮机的研究

    刘琪常晓敏窦银科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灌溉管道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供电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管道水力发电系统,利用管道内高速水流带动水轮机转动进行发电,并将电流存储于蓄电池中,以延长设备工作时间并减少更换电池所需的人工成本.根据传统水轮机叶片结构及管道水流的特点,设计了在管径100 mm,流速1.5 m/s,管道压力200 kPa条件下运行的叶轮结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同结构水轮机三维模型,更改水机叶片数量与转角并导入流体仿真软件FLUENT中采用动网格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据此,计算不同结构下的叶轮转速,后利用此转速进行水轮机稳定运行计算,并进行性能预测与内部流场分析.通过计算对比,选取6叶片,转角53°的叶轮模型作为最优模型.此时,水轮机转速可达580 r/min,输出功率35 W,水头损失0.356 m,输出效率82.5%.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小型水力发电系统水轮机可利用管道水流提供能量,输出能量可满足小型管道自动监测系统的充电需求.

    小型水力发电系统FLUENT水轮机性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