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利工程电气主接线故障监控模型研究

    杨硕瀚陈铁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水电站电气设备的的稳定、长周期运行,需要加强水电站电气设备维护效率、迅速及时地排除设备故障.针对自动化条件下水利工程中电气主接线故障数据监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利工程电气主接线故障监控模型.分别优化了数据采集、电气主接线故障诊断、监控显示等关键技术,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气主接线现场数据,记录相关操作信息至数据库.上位机根据诊断结果给出相应控制指令,决定是否报警.以此,构建了水利工程电气主接线故障监控模型.根据电气主接线实施的灵活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基本原则提出主接线设计实施建议,并给出了三种接线方式,分析了相应优缺点.试验结果显示,模型在各测试点呈现出的准确率均超过95%,与传统方法相比故障监控精度更高,可有效提高诊断系统的故障早期发现能力.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可水利工程电气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灰色系统理论水利工程电气主接线故障监控水电站影响因素

    容错冗余技术监控抽水蓄能电站电能计量误差

    羡慧竹李蕊史鹏博武赫...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电能计量误差监控存在准确性差的问题,采用容错冗余技术监控水电站电能计量误差.引入双机容错冗余转换逻辑监控系统,系统主机选择2台工业控制机,通过检测与切换逻辑部件实现主机间切换.当主机CPU控制机总线的各个模板运行正常时,则工作主机CPU利用并行串口将正常信息传输至备用机.若工作主机出现故障,则切换逻辑电路控制工作主机退出系统工作,此时备用机替代工作主机运行;以此实现容错冗余技术,保证电能计量准确性.系统的运行基于现场信息数据采集,利用接入模拟电能表脉冲信号,计算被测电表误差.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容错冗余技术的水电站电能计量误差监控方法可使数据丢包率控制在2%以下,正常接收数据的概率在98%以上,有效提高了监控的准确率,可靠性高,并给出相关电能计量问题对策.

    容错冗余技术抽水蓄能水电站电能计量误差监控影响因素试验

    赣江南昌河段近20年河槽形态变化规律研究

    唐立模黄朋屈一晗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0年以来,大规模采砂引起了赣江南昌河段河槽形态的显著变化,给沿岸行洪安全及河势稳定等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利用2003年、2005年、2013年、2015年、2018年赣江南昌河段主支及南支的实测地形资料,采用河段平均的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南昌河段河槽形态的变化过程及特点.根据人为采砂对该河段河槽形态的演化影响,将2003-2018年分为采砂期(2003-2013年)和整治期(2013-2018年)两个阶段.在采砂期,河道平面形态变化显著,沿程深泓摆动宽度较大;断面形态变化明显,断面水深和面积大幅增加,河道下切剧烈.在整治期,河道平面形态总体保持稳定,沿程深泓摆动宽度大幅减小;相应地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幅度较采砂期也大幅减小,河槽水深、面积及河相系数在整治期的年均变量均小于采砂期.

    赣江南昌河段采砂采砂整治平面形态断面形态

    河西走廊酒泉玉门-肃州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吴光银刘金辉孙占学李佳乐...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性能评价中,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工作重点,特别是区域和局域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处置库安全性、可行性的重点评价内容.为了认识和掌握预选区整体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在北山预选区南部的河西走廊(酒泉玉门-肃州段)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在次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演化与循环特征及地下水起源.结果 表明,浅部地下水为淡水处于氧化条件,主要为SO4·HCOa-Ca·Mg型水;深部地下水TDS沿地下水流向增高,水化学类型逐渐演变为SO4·Cl-Na·Mg·Ca型,推测北山预选区深部地下水为Cl·S04型或S04·Cl-Na型水;根据氢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研究区大气降水线方程6D=7.57δ180+ 8.4(R=0.98)与高程效应方程δD=-0.0.025 85H+ 28.28(R=0.90)、δ1g0=-0.003 47H+3.04(R=0.92);研究区浅部与深部地下水起均源于大气降水且补给高程与祁连山高程相近.综合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均为祁连山大气降水下形成的冰雪融水.

    水文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深部地下水河西走廊北山

    海洋环境安全危机分类分级技术研究

    阮杨志旷文敏吴乐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环境安全危机是由于海洋环境安全事件引起的,发生在海洋领域内并给海洋权益、海洋产业、海洋环境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公共危机.为更好服务于海洋环境安全危机应对决策,构建了危机应对的分类体系和分级体系,并进行案例复盘和验证.建立在借鉴、分析海洋环境安全危机事件历史经验、危机模拟演练和专家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海洋环境安全危机分类分级技术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海洋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方法;二是基于历史海洋环境安全事件从发生到引发危机的内在机理,分析风暴潮、浒苔、溢油三类事件型危机的事件链,厘清突发事件与危机的关系;三是分析危机的基础依据以及危机应对方法、危机特征分析、危机发展阶段、危机应对的参与方和危机事件类型,通过建立分类分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函数,形成海洋环境安全危机分类分级方法.基于分级分类研究成果,有助于实现危机态势与趋势的分析,对海洋环境安全多事件耦合危机指挥协同提供重要依据.

    海洋环境危机分类分级气候变化水质人类活动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研究进展

    陶冉贾学斌马玉新何国鹏...
    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浓度及工业企业难降解有机废水直接排放水体会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结合膜生物反应器的使用,出现了将厌氧工艺和膜分离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具有高效处理高浓度及工业有机废水能力.针对AnMBR高效处理有机废水相关问题,研究了影响反应器降解有机物效率的因素和反应器能量回收与利用的情况,并对膜污染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AnMBR绿色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结果 表明,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胞外多聚物及一些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抵抗了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通过对膜材料的改性、调节混合液的性质以及采用动力学调控的方法可减缓膜污染.AnMBR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废水,但仍然面临着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巨大挑战.将AnMBR与其他工艺结合处理一般生物处理法难以处理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产生可以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AnMBR商业化的可行性;这为以后AnMBR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有机废水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工艺膜污染能量回收影响因素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

    邯郸市主城区滏阳河治理成效评估研究

    王慧勇王瑶李磊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滏阳河是海河流域重点治理河流,为了评估其治理成效,以滏阳河邯郸市主城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8年河流径流量、工业用水量、污废水排放量等的变化过程,从河流开发利用率、污径比、河底沉积物污染与释放以及主要污染物质浓度变化等方面,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邯郸市主城区滏阳河长期治理效果显著.河流开发利用率和污径比均大幅下降,分别由2000年时的62.4%和91.9%,减小到2018年的13.7%和10.9%.滏阳河流经主城区,NH4+-N、COD浓度增加量分别由2000年时的11.1mg/L和142 mg/L,减小到2018年的1.3 mg/L和15 mg/L,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主城区排水管网与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减小了生活污水对河流的影响.而工业用水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逐年减少,是使得河流取水量和污水入河量减少、河流污染减轻的关键.另外,河流清淤疏浚后,仍然存在表层沉积物释放NH4+-N和COD的风险.研究成果能够为与滏阳河类似的河流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滏阳河治理成效开发利用率污径比主要污染物表层沉积物

    基于GOCI数据的暴雨后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研究

    徐祎凡陈黎明陈炼钢李云梅...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苕溪河是太湖主要的来水之一,在其流域发生强降雨之后河口会产生大面积羽流,这些羽流在湖泊水质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该现象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凝视卫星对其进行监测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利用三波段算法构建了基于地球静止海洋彩色成像仪数据(GOCI)的太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进而通过8景GOCI影像,对2011年8月底流域强降水事件后湖区水质受羽流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入湖羽流对太湖叶绿素a (Chla)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太湖南部水华区域的迁移扩散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湖区Chla平均浓度在短时间内从24.30 μg/L上升至38.14μg/L,太湖南部水华面积也逐渐下降,而湖心区有水华发生.由此可见,采用时间分辨率达到小时级别的GOCI数据连续监测内陆水环境可以刻画出更加详细的湖区水环境演变趋势,这对于研究湖泊水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太湖遥感叶绿素a(Chla)浓度羽流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徐丹王双银甘治国白云岗...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分析可以为事故的防治与救援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资源调度和供水安全.以北疆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对其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识别,基于专家权重系数和D-S证据理论,改进“五标度”层次分析法并构建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采取改进层次分析法和传统层次分析法对工程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人为投毒投药、翻车致污染物入渠、雨洪致污染物入渠和农药化肥渗透入渠四类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的相对可能性和后果的相对严重性,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为0.080 3、0.280 0、0.359 7、0.280 0和0.706 9、0.122 9、0.095 7、0.074 5,综合相对风险大小为0.056 7、0.034 4、0.034 4和0.020 9;传统层次分析法分析为0.387 3、0.143 4、0.094 0、0.035 3和0.162 3、0.047 7、0.110 1、0.019 9,综合相对风险大小为0.549 6、0.191 1、0.204 2和0.055 2.综合相对风险大小排序一致,但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相对风险大小可表明,改进层次分析法相较于传统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果更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对工程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价值.

    突发水污染风险分析改进层次分析法专家权重D-S证据理论北疆供水工程

    基于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的梧桐河流域河流生态基流研究

    赵越周光涛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确定我国北方径流季节丰枯显著变化河流的生态基流,对年内展布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为例,基于宝泉岭水文站1951-2018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依据流域季节划分时段,计算各季不同时段90%频率月径流量与多年平均月径流量的同期均值比.结合多年平均月径流过程,确定了梧桐河生态基流;依次与年内展布计算法、Tennant法、频率排位法、逐月最小值法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本次改进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 表明: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12月生态基流均大于年内展布计算法的;各季生态基流对应的流量条件对河流生境影响程度依次为“中”“中”“中-好”“非常好”.本次改进法与频率排位法计算的生态基流年总量相同,4~11月生态基流差别不大,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2月~次年3月生态基流稍大.总体上,本次改进法计算的生态基流更有利于维持河流生境健康与稳定,其径流过程更能体现河流对径流丰枯的季节性需要;研究成果对梧桐河流域生态评价、治理与保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月径流生态基流梧桐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