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腹结构对重力坝静动力响应影响研究

    张军何卫平蒋忠宪刘昊...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腹重力坝抗震问题,研究空腹结构对重力坝静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空腹结构对重力坝静荷载和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将前腿和后腿视为梁结构分析空腹重力坝的静态和动态受力特征.然后以凤滩空腹重力坝13#溢流坝段为基础,采用线弹性有限单元法对空腹坝静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将空腹填充混凝土的实体坝作为对比方案.结果 显示:静荷载作用时,空腹坝前腿梁主要为弯曲变形,后腿梁主要为两端受压变形;动荷载作用时,空腹坝前腿梁和后腿梁均为两端受拉(或受压)和弯曲的综合作用.空腹坝的静拉应力主要出现在坝踵和空腹顶部上游侧,动拉应力主要出现在坝踵、坝趾和空腹附近坝体,静动综合影响下坝踵和空腹顶部上游侧为抗震薄弱部位.受空腹结构影响,坝踵静动综合拉应力比实体坝高24%,坝趾静动综合压应力比实体坝高22%.

    结构动力学空腹重力坝地震响应前腿梁后腿梁

    大坝渗漏多源信息融合诊断技术及其安全评估方法

    位敏徐轶陈信任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漏是水库大坝的常见病害之一,是影响大坝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库大坝渗漏病害性态多样,且自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其检测与诊断成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为此,利用多源信息融合原理提出了"以监测资料分析为先导,以工程检测为基础,以地质勘察和渗流数值分析为辅助"的大坝渗漏诊断技术,建立了以大坝渗漏病害和坝体防渗设施性能为指标体系的专家评估方法,形成了一套大坝渗漏多源信息融合诊断技术及其安全评估方法体系,并在云南某水电站大坝渗漏处理工程中应用.结果 表明,该方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大坝渗漏病害诊断效率,可为准确查明渗漏病害和评价其安全性提供有效途径.

    大坝渗漏多源信息融合渗漏诊断专家评估

    侧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湍流模型比较研究

    高学平陈昊孙博闻朱洪涛...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侧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中不同湍流模型的适应性,本文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侧式进/出水口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ε、RSM、LES和DES四种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各湍流模型对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的模拟效果和计算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进流工况下四种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收敛性较好;出流工况下标准k-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其余三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对于侧式进/出水口进流及出流工况,RSM模型的计算效率较高,LES等尺度解析模型的准确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高侧式进/出水口计算精度提供参考.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湍流模型水力特性计算效率

    珠江口瞬时水位解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王小刚赵薛强许军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瞬时水位获取,使得水位解算成果的精度达到工程实践的应用化需求,采用数值模拟与同化技术、余水位传递法和空间多面函数法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区域潮汐模型与余水位传递和多站水位改正的瞬时水位解算方法,并采用检核站验证法、长期水位站评估法和GPS定位技术对珠江口的水位解算成果精度进行评估.研究成果中的潮汐模型分辨率为1'×1 '、精度为44mm,水位推算最大差值为49 mm,均优于国内外模型;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的水位改正中误差在±0.14 m以内,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该方法可快速解算区域内任何位置高精度的瞬时水位,为水深测量、限制水域船舶乘潮通行和深度基准面模型构建等方面提供瞬时水位,并可在中国近海河口及港湾推广应用.

    瞬时水位数值模拟同化技术余水位潮汐模型水位解算

    基于WRF/CALMET模型的河谷地形近地面风场的数值同化研究

    张华陈永访何贵成彭燕祥...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于河谷之中的大型水利枢纽所产生的泄洪雾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河谷地形局部风场的影响.由于泄洪雾化所引起风场的变化范围属于微小尺度的范围,WRF/CALMET模式难以达到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以河谷风场的精细化解析为研究目标,提出WRF/CALMET模式的数值同化方法,并针对一个典型河谷地形——安宁河谷,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为对比分析WRF、WRF/CALMET风场数据数值同化的影响,设置了4组试验方案.结果 表明:对于安宁河谷2009年7月4日2:00-20:00的风场,应用WRF/CALMET模式的数值同化方法所得到的风速更接近观测值,风速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6,平均绝对误差为0.79 m/s,均方根误差为1.01 m/s.将WRF/CALMET模式和数值同化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河谷地形局部风场的模拟精度,为模拟泄洪雾化所形成的局地风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河谷地形风场松弛同化WRFCALMET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输水输沙规律研究

    倪晋虞邦义张辉王久晟...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别淮河干流水沙输运机制及运行规律,是当前淮河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选择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作为典型,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河道的水沙输移特性.结果 表明,高滩深槽的断面型式与狭窄的滩面造成本段滩地分流比偏低,行洪主要依赖于主槽.近期河道的泄流能力有所增加,是自然演变、人工采砂与河道整治三者共同驱动的结果,其中河道整治的贡献率最大且作用不可替代.河道的洪水传播速度与来流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漫滩行洪阶段(2900 m3/s≤Q<4500 m3/s),滩地水流对主槽水流的阻滞作用明显,相应洪水传播时间也较长.以水文站输沙率公式为基础,推导了河道冲淤量与水流条件的经验公式,并提出大水冲刷,小水淤积的流量阈值为3400 m3/s.考虑冲淤状态的影响,对已建挟沙能力公式进行改进.经验证,修正后的挟沙能力公式能够反映实际.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治淮提供参考.

    淮河洪水传播过流能力挟沙能力冲淤规律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研究

    岳思羽李怀恩成波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识别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是准确评估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依据,对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保障机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借鉴河流功能分类,对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进行划分,并阐述了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识别价值构成并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评估框架.结果 表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由自然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细分为11个分项价值,一定量的河道生态基流可同时支持多个分项价值;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评估框架充分考虑了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特性,可避免价值的重复计算,提高了价值定量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道生态基流功能关系价值构成价值评估框架

    考虑权重不确定性的珠三角地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博弈论与云模型

    宋菲燕林凯荣何艳虎李文静...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不同赋权方法评价结果及等级认定差异问题,在现有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赋权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权重计算的不确定性,用博弈论进行组合赋权,引入云模型进行改进,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对比分析博弈论-云模型赋权法与五种组合赋权法的评价结果,探究该方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 表明:(1)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博弈论-云模型赋权法考虑了单一赋权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方法选择的主观不确定性,可用于当前对水环境承载力认识不足情况下的量化评价;(2)五种组合赋权法在珠三角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等级评定中跨等级的区县共14个,占评价对象的16%,通过云相似度计算确定评价等级的方法可以降低人为分级的主观影响,客观地反映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水平;(3)整体上,珠三角大部分地区水环境承载力处于基本可载水平,各区县承载力等级从Ⅱ级到Ⅳ级不等,空间上表现为中部低、东西高.将博弈论-云模型赋权法用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以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云模型博弈论珠三角地区

    基于同位素模型法的莱州湾东岸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研究

    康萍萍许士国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滨海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NO3-)的不同来源及其贡献率,以山东莱州市莱州湾东岸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IsoSource、IsoError和SIAR同位素模型,分析围海养殖和地下水库影响下地下水NO3-来源贡献率特征,讨论三种同位素模型在滨海区的适用性.结果 表明,在围海养殖区,9月份海水养殖NO3-贡献率最高(45%),1月份NO3-贡献率最低(22%).生活污水NO3-贡献率季节性差异小,在40%左右.库区内地下水中有机肥的贡献率最大.地下水库减弱了地下水中NO3-的水平迁移,从而使硝酸盐污染源的贡献率季节性差异变小.污染源及受纳水体的同位素范围对IsoSource和IsoError同位素模型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较大的同位素范围导致其结果的不确定性高.而SIAR模型考虑了污染源和受纳水体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δ15N-NO3和δ18O-NO3)空间差异性,所以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最低,适合本研究区.

    硝酸盐氮污染源贡献率同位素模型地下水

    基于PSR模型及灰色系统理论的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研究

    康亚茹许慧张明亮李晋...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并评估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该湿地三个时期(2015年、2017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集为基础,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遴选出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辽河口潮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利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取模糊关系矩阵计算隶属度,进而计算综合评价指数(CEI).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辽河口潮滩湿地的CEI分别为0.424、0.3923和0.381,其生态系统健康分别处于"中等""亚病态"和"亚病态"状态,保护形势严峻.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辽河口潮滩湿地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一步预测未来6年该潮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2023年和2025年辽河口潮滩湿地的CEI指数分别为0.3701、0.3593、0.3489,其生态系统健康均处于"亚病态"状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虽湿地生态系统压力仍较大,但其健康状况慢慢趋于好转,继续加强对辽河口潮滩湿地的修复,对今后辽河口乃至其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潮滩湿地PSR模型生态系统评价综合评价指数灰色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