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溢洪道闸墩后水翅的水力特性及消减措施研究

    薛宏程马倩任昱刁明军...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如何避免溢洪道泄洪过程中,闸墩后生成的水翅会给泄洪安全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量纲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溢洪道闸墩后水翅的水力特性和消减措施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翅长度和高度的主要因素有闸墩尾部出口处的弗劳德数Fr0、溢洪道坡度i、闸墩宽度等;在相同泄流条件下,若泄槽坡度变小,水翅长度也随之减小,而水翅高度却相应增加;当弗劳德数Fr0介于2.3与2.8之间时,闸墩后的水翅长度和高度均显著增大.试验还发现水翅的长度、高度与闸墩后泄流下跌角度α有关,当α增大时,水翅长度和高度也随之增大;当α较小时,水翅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消除水翅现象提供了新思路,提出的复合式斜尾墩比传统四棱台型尾墩能更好地避免水翅发生,对改善溢洪道、泄洪洞闸墩后的水流流态具有参考价值.

    水翅溢洪道闸墩复合式斜尾墩水力学模型试验

    不同降雨强度和下垫面条件对黑土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励其其刘鸿涛孟岩韩宇...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选合适的东北黑土区堤防坡面侵蚀防控技术,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降雨后的坡面侵蚀形态进行监测,分析坡面土壤的侵蚀情况.结果 表明,降雨强度增大,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提前,产流率随降雨历时波动更加显著.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措施使平均产流率降低7.4%~20.4%,在裸地上施加PAM(聚丙烯酰胺)使平均产流率增大6.8%~25.9%.随降雨强度增大,下垫面L1(裸地)和下垫面L2(均匀撒施5 g/m2 PAM的裸地)的产沙率随降雨历时波动更加显著,其产沙率变化规律可以用幂函数进行描述.下垫面L1的总产沙量相比下垫面L2增幅明显,在裸坡上施加PAM能够减少总产沙量,起到固土效果.草地坡面在降雨过程中未出现产沙情况,裸地坡面的侵蚀形态主要表现为溅蚀和片蚀特征,施加PAM使得侵蚀严重区域的面积相较裸地减小了21.5%,能够起到一定侵蚀控制的效果.总体来看,草地坡面的保水固土效果要优于裸地坡面.在坡面上施加PAM使得土壤入渗能力减弱,但能减少侵蚀产沙,在实际工程中有应用价值.

    坡面侵蚀降雨强度PAM(聚丙烯酰胺)草地坡面产流产沙侵蚀形态

    地下水中2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张梦雨刘玲花张康宁李秋萱...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建立同时测定地下水中2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SPE-GC/MS)法,采用C18和HLB固相萃取柱对地下水样品进行富集萃取,DB-5MS毛细管柱(30 m×0.25mm×0.25 μm)进行气相分离,单离子监测(SIM)扫描模式进行分析,并对进样速率、洗脱剂和pH等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地下水中2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2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曲线在0.1~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基本在80%~120%之间,精密度在1.70%~8.79%之间,检出限在0.022~0.045 μg/L之间,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一类水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有机试剂消耗量少、灵敏、准确,可用于地下水中多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检测.

    地下水半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固相萃取

    松嫩平原黑土区冻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对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的响应分析

    王子龙林百健姜秋香付强...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寒区冻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明确环境因子扰动引起区域融化期表层土壤水分的波动情况,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1年遥感和模拟数据产品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敏感系数和贡献率法计算了环境因子变化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研究区在冻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均值变化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而多年变化趋势表现为南增北减状态.多年雪深呈增加趋势,气温、地温在积雪累积期呈增加趋势,但融化期回升速率降低.同时,降雨呈降低趋势,导致积雪覆盖时间相应得到延长.而多年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最为敏感,其它依次为地温、气温和积雪.受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区南部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敏感,其北部对积雪敏感;多年地温的负贡献率是导致表层土壤水分变化的主导因子.同时,返浆水在短时间内对表层土壤含水量产生影响,但长时间尺度会被温度因素所掩盖,即温度升高,表层土壤含水量降低.

    土壤含水量环境因子变化趋势敏感系数贡献率

    基于PP-云模型的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杨恒刘永强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通过对效益评价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投影寻踪(PP)-云模型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选择13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计算主观权重,投影寻踪法计算客观权重,最后通过条件云发生器计算指标隶属度,确定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等级.将上述评价模型应用于南京市农花河河道治理工程,计算结果表明,农花河治理工程整体效益较好,其中居民满意度、景观效益等显著提升,今后治理主要方向为污染源控制及水土保持.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符合,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为指导决策者进行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云模型投影寻踪组合权重

    不同止水帷幕插入深度下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

    赵宇豪童立元朱文骏尤迪...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沿江沿海地区地下承压水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地区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测分析是技术难题.为研究不同止水帷幕插入深度下坑外地表沉降和坑外水位降深对坑内降水的响应特征,本文以常州地铁2号线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基坑降水三维分析模型.结果 表明:随着止水帷幕插入比的增大,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逐渐减小.定义止水帷幕插入承压含水层深度占其层厚的比值为插入比,当止水帷幕插入比小于1/2时,降水对坑外环境影响较大;当止水帷幕插入比大于3/4时,其止水效果与止水帷幕完全隔断承压含水层时接近,降水对坑外环境影响很小.研究成果为该地区地铁车站基坑止水帷幕优化设计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基坑承压含水层止水帷幕环境影响

    干湿循环对坝体土体孔隙影响研究

    王燕叶伟马福恒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干湿循环对土体结构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获取模型坝坡不同部位基质吸力变化,据此绘制土水特征曲线;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分析土体孔隙孔径,在假定土体孔隙为球体的基础上分析受旱过程中孔隙半径的变化,据此研究整个受旱过程中土体孔隙体积的改变.研究表明,对于未产生裂缝的土体在受旱过程中孔隙体积将增大,且这种变化受干湿循环条件影响越大越明显,孔隙体积的增大将降低土体的密实度,威胁填土工程的安全.

    干湿循环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孔隙体积

    考虑前缘桩锚支挡作用的滑坡变形预警指标研究

    姬超陈好陈皓龙伦刚...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考虑坡体前缘抗滑桩锚索对坡体下滑的阻挡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滑坡变形总量与变形速率预警指标.以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侧滑坡为例,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滑坡失稳破坏时的坡向位移,之后减去锚索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形量,拟定滑坡坡表变形总量预警阈值,并且根据前人统计研究得到的一般性滑坡变形速率与滑坡实际监测资料分析,拟定滑坡坡表变形速率预警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监测点JC01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38.84 cm、58.26 cm、77.68 cm;监测点JC02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63.00 cm、94.51 cm、126.01 cm;监测点JC03坡表变形总量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cm、46.84 cm、70.26 cm、93.68 cm;滑坡的坡表变形速率蓝色、黄色、橙色与红色预警阈值分别为0.00 mm/d、0.11 mm/d、1.61 mm/d、10.00 mm/d.研究结果为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侧滑坡预警阈值的拟定提供了相关参考与依据.

    滑坡位移变形速率预警

    基于滑弧动力有限元耦合法的高土石坝坝坡稳定性分析

    高海静张海生高大鹏李珏...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土石坝坝坡的稳定性,以某水电站高土石坝坝坡为例,采用条分法与有限元法耦合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选取3个典型断面,对其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下的上下游断面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下游坝坡最小安全系数比上游大,设计工况安全系数比校核工况安全系数大;(2)3个断面在各工况下取得最小值的时刻近似,符合坝坡稳定的计算规律;(3)经过动荷载分析,大坝坝坡在设计地震动作用下是稳定的,考虑到高坝的“鞭鞘效应”,建议在河床中部坝段坝高4/5以上区域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加密钢筋、加大堆石粒径、采用胶结堆石料、坝坡加护面层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条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高土石坝坝坡的稳定性,比单一评价方法更科学、可靠.

    土石坝坝坡安全系数有限元稳定性分析

    考虑辐射井的栗西尾矿坝渗流数值分析

    邢珊珊柴军瑞许增光覃源...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尾矿库区内浸润线高从而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为了有效排出尾矿内部的水,降低浸润线,结合栗西尾矿库工程实例,开展渗流数值仿真模拟,简化模拟了一种辐射井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增设辐射井设施前后对渗流结果的影响,包括坝顶处底部至顶部压力水头变化、浸润线位置的变化以及上游至下游总水头变化,并把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作了对比.综合结果表明:堆积坝顶处的压力水头由底部向顶部接近线性降低.对于同一节点来说,增设辐射井后,压力水头几乎不会随着干滩长度减小而变化,但坝内浸润线得到了有效降低.计算结果与实测浸润线作对比,增设辐射井后,浸润线和实测浸润线耦合较好,有着较小的误差,范围在0.1%~7.7%之间,较为合理.研究结果考虑了辐射井的影响,为尾矿坝的三维渗流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尾矿库压力水头辐射井排渗浸润线干滩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