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张建云

双月刊

1009-640X

jnhri@nhri.cn

025-85829135

210024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Journal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和土木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科研、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下抛石电阻率特性试验研究

    梁越张宏杰许彬马士谦...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利用电阻率技术解决水下抛石坝(隐蔽性工程)隐患探测和质量评价等关键问题.采用四电极法分析了水下抛石在不同供电电压和空隙率条件下的电阻率特性,并建立了电阻率与水下抛石空隙率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水下抛石电阻率随供电电压(10~60 V)升高呈先衰减后逐渐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且供电电压高于 30 V时电阻率衰减程度显著降低;水下抛石电阻率随空隙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两者间的关系可用递减型幂函数表征),且不同供电电压下电阻率随空隙率的变化规律与此类似;分别选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拟合电阻率与空隙率关系,发现幂函数拟合误差最小,考虑供电电压影响最终建立了水下抛石电阻率与空隙率的经验公式;进一步通过水下抛石坝模型试验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可靠性.该经验公式可有效描述水下抛石分布的密实程度,从而快速识别水下抛石坝内部隐患.

    水下抛石隐患探测电阻率空隙率供电电压

    不同路径台风作用下三门湾海域波浪特性研究

    周阳王锋陈佳超张艺林...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台风天气下海域的波浪特征,以浙江中部三门湾海域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MIKE21 SW模型模拟了 6个台风波浪过程,分析了不同路径台风影响下三门湾海域内有效波高和波浪谱情况.研究表明,三门湾海域在台风影响下有效波高和风速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台风"麦莎"期间研究海域内最大有效波高超过 2 m.该海域受台风影响最大期间,波浪能量集中在东北至东南区域.登陆型台风"麦莎"和登陆后转向型台风"罗莎"的波能谱是以风浪为主的单峰谱,转向型台风"蔷薇"和"泰利"的波能谱以双峰为主,波浪是由涌浪和风浪组成的混合浪,其中风浪占比成分较大.西移型台风"海马"的波能谱是以风浪为主的单峰谱,同时伴随有少量涌浪.外海转向型台风"潭美"的波能谱是以涌浪为主的单峰谱.

    MIKE21SW台风浪波谱分析三门湾

    应急过船设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林燕萍王威童中山刘宇轩...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过船设施是常山江梯级枢纽的水工建筑物之一,其功能定位为汛期参与泄洪,船闸检修等特殊时期参与航运.应急过船设施包含溢流堰、船闸上闸首、下闸首、输泄水系统等,体型复杂,国内外尚未专门对其水力特性开展相应研究.基于常山江应急过船设施,建立几何比尺为 1∶30的单体物理模型,结合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闸坎高度对应急过船设施泄流能力的影响,研究不同闸坎高度对其流量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应急过船设施综合流量系数计算式.结果表明,当上下游水位差较大,淹没度较小时,应急过船设施综合流量系数较大;随着淹没度增加,应急过船设施的泄流能力逐渐减小.给出的应急过船设施泄流能力综合流量系数计算式拟合精度较高,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应急过船设施理论分析泄流能力物理模型试验

    水工结构变形预测模型构建与解释

    胡江苏荟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水工结构安全监控模型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为提高安全监控模型的可解释性,发展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水工结构变形预测模型构建与解释方法.简述改进统计模型及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两种常用的集成学习算法,引入沙普利值可加性解释(SHAP)方法实现集成学习算法模型结果的可解释性,阐述SHAP方法的原理和推导过程.以某运行初期特高拱坝变形数据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集决定系数大于 0.982,改进统计模型精度次之,RF模型精度相对较低;SHAP方法可以分离不同自变量对效应量的影响大小,并能给出全局和局部的影响机制,实现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提出的方法综合了"机理驱动"和"数据驱动"模型的优势,可为水工结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水工结构变形安全监控机器学习集成学习算法可解释性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拱坝变形缺失数据处理

    俞扬峰娄本星马福恒叶伟...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形监测信息缺失会对拱坝安全性态的分析造成困难甚至引起误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传统的缺失值处理方法仅考虑了拱坝测点的局部空间关联性,而拱坝变形整体性较强,在进行缺失值插补时有必要考虑拱坝所有测点间的时空关联性.鉴于此,从拱坝的整体性和测点的空间相关性出发,首先引入空间权重矩阵,证明拱坝变形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提出一种考虑拱坝整体时空关联性的变形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结合某拱坝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插补残差值低于SL 601-201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误差限值,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可对变形监测缺失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拱坝变形监测缺失数据空间自相关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考虑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的横向加载管-土相互作用分析

    甘永波李亚军李瑞杰秦浩东...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对 3种变异系数工况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均质土条件的确定性结果进行对比,对随机分析模拟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及概率研究.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横向荷载条件下管-土相互作用;土体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条件下的管-土结构承载力小于确定性分析结果,土体非均质性对横向荷载作用下浅埋管道破坏机制的影响表现为土体破坏沿强度薄弱的区域发展;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机参数水平相关距离对管-土结构承载力影响显著;管道达预设位移时管-土结构承载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工程容许荷载设计,随着安全系数的增大,管-土结构失效概率显著减小,当安全系数取 2.5时失效概率小于1%,达到工程可靠水平.

    管-土相互作用横向荷载有限元分析随机场Abaqus二次开发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徐红江超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水库与水电站大坝采用不同的安全评价体系,为借鉴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检有关经验做法,查找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短板,主要从组织体系与技术体系两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了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组织体系虽差别较大,但基本符合水利与能源系统大坝实际情况与特点;技术体系均以现场检查与监测资料分析为基础,分别按隐患类型、工程部位展开分项安全评价.建议从修订《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完善安全评价技术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安全定检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技术研究与实践综述

    侯效锋张士辰王建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熟悉和校正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应急演练多关注险情应急处置工程措施,而对应急响应与处置过程中的洪水预报、险情捕捉与报告、信息流转、应急决策、现场处置、应急撤离等离散性环节缺少演练,演练效果评估方法缺失,开展应急演练新技术研究十分必要.在分析水库突发事件特点基础上,对国内外应急演练技术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考虑应急响应与处置离散性过程的水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技术路线.研究认为,水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技术可分角色、灾害类型、响应等级、预警时间和处置形式解析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以时间为主线、角色为主体、事件发展为驱动力,建立应急演练框架体系;构建应急演练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形成标准化的应急演练和评估模型;基于BPMN技术、可视化等技术开发信息化平台,对应急管理各主要环节模拟现实设定阻碍,输出角色和应急演练整体定量评估结果,从而达到有效应急演练目的.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离散性分角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