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黑龙江省水利厅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黑龙江省水利厅

刘刚

月刊

2096-5419

hljslxuan@163.com

0451-8262597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文中街4-1号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Journal Hydro Science and Cold Zone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科技水利刊物。以宣传水利方针,交流改革经验,普及水利知识,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为国民经济全局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丙烯纤维对磷石膏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王广宇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泡沫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其性能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此次研究利用室内试验的方式,探讨了聚丙烯纤维掺量对磷石膏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磷石膏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升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其最佳掺量水平为 1.5%.因此,建议在磷石膏混凝土工程应用中掺入 1.5%的聚丙烯纤维.

    磷石膏泡沫混凝土聚丙烯纤维

    基于主动加热型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土体含水率监测试验研究

    尹祥周彦章孔洋何斌...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距离堤防渠道工程运行期间易发生渗漏现象,如何实现快速、高效、大范围渗漏监测是保障堤渠工程运行安全的技术难点.基于土体热传导原理,提出了反映光缆温升值ΔT与加热时间t 关系的温度临界特征值f.开展基于加热型分布式光纤技术监测不同含水率砂土与黏土的加热升温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工况下分布式传感光纤在砂土和黏土中温升值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同时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计算了不同含水率工况下砂土和黏土对应的f值.结果表明,土体温升值和f值均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且与含水率变化趋势的相关性较强,能够借助拟合f值监测并反演不同土质的含水率值,用以实现堤防渠道工程的渗漏险情预警.

    主动加热分布式测温光纤含水率堤防渗漏

    洪泽湖堤路结合工程差异沉降控制研究

    谢雨廷贾璐曾鹏陈中原...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差异沉降控制是堤路结合工程潜在的关键问题,基于洪泽湖堤防加固工程开展典型软土堤段差异沉降控制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天然堆载、土工格栅加筋和浅层换填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断面沉降发展规律,对比两种不同加固方式的作用效果并为施工加固提供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方案开展现场沉降变形监测工作,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两种加固方案的实际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浅层换填和土工格栅加筋处理的工后差异沉降分别为 25.5mm和 38.5 mm,小于天然堆载的 45.8 mm,在本工程中两种方案均较好地控制新老堤结合处的工后差异沉降,其中浅层换填处理的效果更佳.结合实测数据和数值预测结果为洪泽湖堤防加固工程典型软土堤段的路面铺筑和通车时间提供参考,在本工程中堤身填筑完成后 60d开展路面铺筑工作并在路面铺筑完毕后 60d通车,断面剩余沉降和差异沉降分别可控制在 100 mm和 45mm内.

    堤路结合工程数值模拟原型观测差异沉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船厂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邱居华李阳朱士江王海银...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采用 MIKE21 模型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某船厂工程洪水的流势、流态变化,以及洪水对船厂工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经模拟分析,汛期遇 100 a 一遇洪水时,工程局部最大壅水值为0.43 cm,壅水影响长度为 105 m,流速最大增加值为 0.06 m/s,工程前后河道水动力特性和流场的变化不大,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对防洪影响不大.结果表明,使用 MIKE21 模型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合理,为建设项目对防洪影响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为建设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MIKE21模型船厂工程防洪影响评价

    土石坝防渗墙渗流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于秋梅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混凝土防渗墙特征参数度对大坝渗流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了防渗墙厚度及深度变化对水库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坝上游、防渗墙及大坝下游的水头差随防渗墙的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一味地增大防渗墙深度对于提高结构防渗效果并不明显.(2)大坝上游、防渗墙及大坝下游的水头差随防渗墙的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中大坝上游的水头差最大,分布区间为 4~9 m.(3)相同防渗墙厚度下,防渗墙底部渗流坡降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相同深度下,防渗墙厚度越小,防渗墙底部渗流坡降越大.根据本文分析,防渗墙深度为 11.5m,厚度为 1.5m是防渗墙的最优设计参数.

    土石坝渗流稳定性防渗墙数值模拟

    高水头大坝土工合成黏土衬层渗漏试验研究

    马建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土工合成黏土衬层(GCL)的渗透性,进而对大坝泄漏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大坝衬砌系统中使用土工合成黏土衬层的可行性.本文对与透水砂基质直接接触的土工膜以及放置在与透水砂基质直接接触的 GCL上的土工膜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界面接触质量、水头和 GCL 水合作用对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CL 与土工膜结合使用是控制大坝泄漏的合适替代方法,即使在高水头坝也适用.

    土工膜GCL渗漏量

    粉煤灰与矿渣复掺对灌区工程渠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静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田山引黄灌区二级站渠道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维护灌区安全.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粉煤灰与矿渣复掺比例的试件,并进行扩展度损失率、含气量损失率、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就粉煤灰与矿渣复掺对灌区工程渠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 24%和矿渣 30%的混凝土试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且在抗压、抗拉和防止氯离子渗透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其扩展度和含气量损失率也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混凝土资料的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灌区渠道工程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具有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价值.

    粉煤灰矿渣渠道混凝土力学性能

    井-孔联合排水库岸堆积体滑坡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符琼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充沛且多为强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此次试验研究以英那河水库上游下山头2#滑坡体为工程背景,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的方式探讨了库岸堆积体滑坡井-孔联合排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布设井-孔联合排水设施对坡体变形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建议在工程设计中使用.

    堆积体滑坡井-孔联合排水模型试验

    圆形抗滑桩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刘晓敏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圆形抗滑桩变形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敏感程度,采用 FLAC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圆形截面抗滑桩对边坡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1)当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小于临界值时,桩顶位移变化速率比较快,当超出临界值时,桩顶变形基本保持不变.(2)相同嵌固段深度下,土体强度参数越大,桩顶变形越小.嵌固段岩体性质越好,所需的临界嵌固段深度越小.(3)桩顶位移随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在桩间距与桩径比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桩顶位移随桩间距增大而减小,证明减小桩间距对于控制桩顶变形的贡献小于增大桩径的贡献,工程中通过增大桩径控制桩顶位移的效果要比增大桩截面宽度效果更优.

    圆形抗滑桩边坡数值模拟加固效果敏感性分析

    干旱区河堤侵蚀防控研究

    吴建军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工程防洪墙减少土堤侵蚀,以提高和田河流域堤防的抗侵蚀性能.通过物理试验模型研究了工程防洪墙 5 种不同表面形状对案例河堤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始防洪墙表面(案例 A)相比,在防洪堤表面设置的 4 种防护结构(案例B-案例 E),均降低了堤防的土壤侵蚀深度,即在防洪墙表面安装条带和砌块可以减少或最大限度减少土壤侵蚀的影响.一个有效设计的防护结构可将侵蚀深度减少 40%,将侵蚀时间延长400%.研究可为干旱区防洪减灾提供有效措施.

    防洪墙表面形状侵蚀试验台侵蚀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