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黑龙江省水利厅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黑龙江省水利厅

刘刚

月刊

2096-5419

hljslxuan@163.com

0451-8262597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文中街4-1号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Journal Hydro Science and Cold Zone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科技水利刊物。以宣传水利方针,交流改革经验,普及水利知识,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为国民经济全局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排水管网结构性能评价研究

    黄晶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某区排水管网结构性能评价为例,通过数据收集、SWMM模型建立,分析和评估城市排水管网的结构性能.本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用性极强,可应用于其他排水管网系统的模拟和评估.

    SWMM模型城市排水管网结构性能评价

    模拟降雨条件下地表产流产沙分析

    王孟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土壤地表侵蚀产流产沙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粉质土和砂质土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模拟降雨条件下,分别设计了 2 个不同坡度(0%与 3%)、2 个不同土壤类型(粉质土与砂质土)和 3 个植被覆盖度(0%、45%和 90%)的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集水区坡度对地表产流和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裸土地块(植被覆盖率 0%)比植被覆盖地块产生更高的径流率,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率与产沙率都有所降低.(2)不同土壤对地表径流及产沙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粉质土壤中地表径流量与产沙量减少百分比要高于砂质土壤.(3)不同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率及产沙率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其最大径流率为5.71 mm/min,最大产沙率为 30.07 g/min,本研究对泥沙侵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降雨模型植被覆盖坡度降雨强度土壤类型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和XGBoost算法的贵阳市乌江水域水质参数空间反演分析

    张宇航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贵阳市乌江河段为案例区测试了 39 个水样点氨氮浓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建立基于 XGBoost算法的氨氮反演模型,并进行反演结果分析.研究表明,该河段的水体氨氮浓度介于 0.34~2.15 mg/L之间,总体符合Ⅱ类水质.多光谱影像提取的光谱指数与氨氮浓度之间相关系数介于 0.12~0.86,二者存在良好统计关系.XGBoost模型反演的水体氨氮精度决定系数R2 达 0.92,平均绝对误差RMSE和均方根误差MAE 分别为 0.13 mg/L、0.16 mg/L,该方案在同类河段水质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性.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XGBoost算法水质

    辽宁省水安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邹立博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文化和水管理 6 个方面选择 25 项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定量分析了 2011 年、2016 年、2021 年辽宁省 14 个地市的水安全状况.分析结果:各地市 2011 年、2016 年、2021 年总体处于基本-比较安全等级,水安全状态呈好转趋势;辽宁省水安全主要受水旱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影响,加快实行现代水管理及优化水资源条件是保证区域水安全的有效措施.

    云模型组合赋权水安全辽宁省

    辽阳市水资源预测研究

    陈妍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辽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供用水现状调查分析,探讨了辽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定额分析方法,以 2020 年为规划水平年,以 2030 年作为规划目标年份,对 2020 年水需求进行预测,从水资源供给和水资源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完成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期提升辽阳市水资源利用综合规划水平.

    水资源供需分析

    深厚覆盖层地区无塔平拉索道桥锚碇结构设计

    于标张立影林恰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苏洼龙水电站下游索道桥锚碇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深厚覆盖层地区无塔平拉索桥锚碇设计,以期为类似桥梁锚碇型式选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结果表明:采用了梯形地笼式锚碇,构造简单,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低,适应整体变形能力强,经济性好.

    深厚覆盖层锚碇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变形能力强

    大坝固结灌浆质量效果评价分析

    刘性贵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声波测试、孔变模测试与压水试验,分析声波波速、变形模量及透水率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大坝固结灌浆后,灌浆口的平均波速均有显著的提升,其中,以段长为 0~5m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说明采用固结灌浆的效果显著,且灌浆质量较优,可有效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其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灌浆孔段长为 0~5 m的区域.虽然大坝的固结灌浆效果的检测主要以声波测试得出的波速分部为主,但是通过压水试验检测,发现该大坝仍存在部分检查孔透水率不合格的情况,为保证大坝固结灌浆的质量及稳定性,在后续工程中,对以上透水率不合格的检查孔重点观测,必要时需进行补充灌浆等措施.

    水利枢纽固结灌浆声波检测

    北方城市河道挡墙冻损修复措施初探

    张洋马妍祎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北京市昆玉河为例,分析了河道挡墙堤防冻胀破坏机理和原因,针对性采取基土换填+结构改造与绿化整治相结合的修复措施,打造兼顾生态效益的抗冻胀河墙基建体系,为北方城市河道整治改造提供思路.

    城市河道,河道挡墙冻胀破坏修复改造生态整治

    铰接段间距对输水隧洞铰接减震缝减震措施效果的影响

    孙礼波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水隧洞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发生地震破坏,其修复投入巨大且效果不明显,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抗震措施极为必要.此次研究以具体工程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铰接段间距对输水隧洞铰接减震缝减震措施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设置铰接减震缝具有良好的抗震价值,且铰接段减震缝间距为 9 m时的工程效果最佳,推荐在工程设计中采用.

    输水隧洞减震缝间距

    广州市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研究

    张静刘志成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地势东北高,以山地、中低山地为主,受本地洪水影响;西南部地势低,主要由台地和平原组成,面临南海,受风暴潮威胁;外有西江、北江、东江洪水过境,内有涝水外排隐患,防洪排涝形势严峻.本文从防洪、防潮、排涝三方面出发,构建流域防洪(潮)工程体系、区域防洪工程体系、片区排涝工程体系,以提升城市洪(潮)涝灾害防御能力,对广州市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广州市防洪防潮排涝工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