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梁宋平

双月刊

1007-7847

life@hunnu.edu.cn;smkxyj@vip.126.com

0731-88872616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Journal Life Scienc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逢双月末出版,国内公开刊号为CN43-1266/Q,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7847,CODEN:SKYAFL。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及少量反映国内外重大进展或热点问题的快讯或综述性文章,覆盖的主要学科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基因工程、农业工程、病理学、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基础医学等等。开设“研究进展与综述”、“研究论文”等栏目。本刊诚邀反映国内外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中英文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资助论文将优先发表。   投稿要求:   1)文稿内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或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设计合理,结果可靠,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图表清晰。文稿请用A4版型纸5号字体通栏排版,用字规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2)请以word格式将稿件通过E-mail附件的方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电子信箱。在来稿的首页,请写明以下内容: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个人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码、办公电话、传真号码及E-mail。   3)单位介绍信,加盖单位公章,注明无一稿两投,所有作者对署名的顺序无异议,请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4)投稿时须向本刊缴纳审稿费80元(请通过邮局汇款,并在留言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 通讯方式: 地 址: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编辑部,邮编:410081 投稿E-mail:smkxyj@gmail.com;life@hunnu.edu.cn; 咨询E-mail:sky@hunnu.edu.cn 咨询电话:0731-88872616; 传 真:0731-88872616   热诚欢迎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   《生命科学研究》每期定价18元,双月刊,全年定价108元。国内邮发代号:42-172,国外发行代号:DK43008。错过定期的读者可直接向编辑部汇款征订。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发布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制药工程前沿讲座课程为例

    王艳东张弘立
    359-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理工科教育中的短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学科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制药工程前沿讲座"是制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本科高年级研讨性课程,对于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制药工程前沿讲座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筛选契合的思政内容,在开展正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手段、多层次、跨领域、多角度的方式有机融入德育元素,为培养新时代特色制药领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制药工程前沿讲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安全融入医学微生物学本科实验课程路径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钟志宏廖旻晶叶湘漓杨畅...
    364-369,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医疗工作面临不同层级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能力.医学微生物学是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实验课程内容以病原微生物为主,由于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相关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实践中,以往课程以符号知识为教学途径,无法培养学生的安全实验意识及具身体验.因此,湖南师范大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建设本科教学的生物安全二级(biosafety level 2,BSL-2)实验室,并通过将培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生物安全考核等融入实验教学的日常工作,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医学微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活动安全,实现课程育人的新图景.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

    "假设-验证"模式在生态监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郭成圆张九东孟长军
    370-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以问题假设为驱动力,以实践验证为抓手,结合生物多样性、植物功能性状等科研热点,调动学生探索身边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实验课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包括植物多样性监测、比叶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不同生境下叶片气孔性状与光合色素的变化等.该实验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强,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生态大局意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相互融合."假设-验证"模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生态监测实验教学的效果,76.06%的学生认为此模式具有活力,自身学习效果和生态意识都有明显的增强.

    生态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环境生态工程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

    《生命科学研究》生态学专栏征稿启事

    《生命科学研究》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