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普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普洱学院学报
普洱学院学报

杜巍

双月刊

2095-7734

smszkjc@yahoo.com.cn

0879-2302377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宁洱大道275号

普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农产品带货营销策略探析

    金锐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新的娱乐形式,能够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视听体验,也在某种层面上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和营销的渠道,形成了线上线下融通的农产品营销模态。带货营销是农产品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结果,对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基于此,结合农产品营销模式及机理,分析传统农产品营销策略的问题,提出以品牌建设、技术应用、营销形式创新为主的策略与思路。

    网络直播平台农产品带货营销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桂燕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宅基地通常指农村农民集体成员所有的土地,用于农村居民建造住宅和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是承载农民居住功能、生活功能及生产功能的重要场域。当前,宅基地制度的完善与建设,是以维护村民权益为宗旨,以居者有其屋为指导,能够确保农村各项活动有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结合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概念、特征与流转问题,探讨了强化宅基地流转的立法建构、完善流转方式及流转配套、加强宅基地流转的监督等对策,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提高农村宅基地流转质量。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对策

    国家监察赔偿程序建构路径研究

    王艺茗李生得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察法》第 67 条对监察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监察法实施条例》亦未规定监察赔偿的程序,且目前《国家赔偿法》也未纳入监察赔偿。制度供给的阙如使监察赔偿的运行出现困境,监察赔偿在权利救济等方面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基于监察机关的性质,监察赔偿不应直接适用行政赔偿或者刑事赔偿的程序,而是应该建构独立的监察赔偿程序,从而更好地发挥监察赔偿的功能。

    监察赔偿国家赔偿监察法程序建构

    法治化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研究

    杨薇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法治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与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普法,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从法治化视角出发,分析法治化建设内容、要求及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加强教育、强化实践、完善评估及文化传播的提升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

    法治化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

    大理府土官对明朝文教政策之因应

    刘志男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官群体作为沟通官府和基层民众的"中间人群",通过追溯祖先、编纂族谱、参与儒学兴办等方式,积极响应中央王朝,主动接受正统文教并参与地方文教事务,逐渐适应明朝文教政策。处于这种"大历史"下的大理府土官的政治策略和文化适应,持续影响着地方社会文教环境。当象征正统的儒学义理逐渐主导大理社会,地方文教在地方文化与社会基础之上产生了丰富的变化。

    大理府土官明朝文教政策因应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研究述评

    任文静苑帅民孙增德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目前,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研究成果多以通论性概括及具体性叙述等方式呈现,主要涉及党对各阶级的统战思想、党的统战政策及统战经验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历史架构。但是也存在单一叙事为主、缺乏整体思维、缺少学科融合、现实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抗战时期统战工作统一战线文献综述

    互嵌式民族关系构建与互嵌式民族社区治理协同研究——以丽江金山多民族社区为例

    涂静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嵌式民族关系是互嵌式民族社区形成的社会基础,互嵌式民族社区又是互嵌式民族关系调适的重要场域。丽江金山多民族社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和谐稳定的民族互嵌关系,在现代社区治理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此,从社会共生、利益保障、协作共治和情感联结四个方面,探讨金山互嵌式民族关系和互嵌式民族社区治理协同发展机制。

    金山互嵌式民族关系互嵌式民族社区协同发展机制

    塑造味道:身体视角下普洱茶的冲泡技艺及品饮体验

    光映炯光映霞沈丽萍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洱茶的味道,其本底来自原料、加工和仓储等环节,其塑造则与冲泡技艺有密切关系。为此,从身体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普洱茶的冲泡观察、具身研习和品饮实证等方法,在普洱茶的冲泡技艺及具体泡茶手法描述中分析了人与茶的关系建构,认为"人—茶—境"的互动协调有助于普洱茶味道的完整体现。好的冲泡技艺呈现还是对普洱茶之味韵的知识分享、感官交流和身体实践,在茶的冲泡和品饮互动过程中,通过泡茶人与品饮者的共感交流,泡茶人和品饮者达成"共感觉"的体感认同以实现畅爽之感。研究对冲泡技艺提升和品饮体验感获得也有参考意义。

    普洱茶冲泡技艺味道塑造身体实践畅爽体验

    云南普洱绝版木刻创作中的生态观解读

    黄丽梅张丽辉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普洱地区的绝版木刻作为地缘文化独特的产物,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通过对绝版木刻创作的载体以及作品呈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索绝版木刻蕴含的生态价值,挖掘绝版木刻背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

    绝版木刻生态观人与自然

    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张道晟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并将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文化产业能以组织凝聚、生态改善、文化传承、人才聚集、文创赋能优势助推乡村振兴。针对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的乡村文化元素发掘深度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深、产业缺乏联动、缺乏充足的人才保障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加强文化赋能、科技赋能、产业链重塑、参与主体联动等路径,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内在机理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