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褪黑素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研究进展

    彭俊森林欣张琴万璇...
    349-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褪黑素作为一种微量、高效的天然植物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采后保鲜等方面已被广泛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在诱导果实抗病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褪黑素在离体与果实中对病原菌的影响,重点总结了褪黑素诱导果实抗侵染性病害机制,初步揭示了褪黑素通过与植物各信号转导途径组成的调控网络来介导果实抗病反应.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之后深入研究褪黑素的抗病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褪黑素果实采后抗病性诱导

    天然酚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及在肉与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欧凯玉逄建龙张一敏董鹏程...
    358-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和微生物腐败是影响肉与肉制品品质和货架期的主要原因.从植物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但其抑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同时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总结.本文基于天然酚类化合物的分类和抑菌活性差异,从细胞壁、细胞膜、生物膜和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分析总结酚类化合物可能的抑菌机制及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研究天然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机制及其在肉类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天然提取物酚类化合物肉制品抑菌机理肉品保鲜

    辣味感觉的产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王梓璇王童童王敏韩天龙...
    36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辣味"的来源,辣椒素类物质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在神经末梢上和某些分子反应产生生物电脉冲,激活人体神经中的辣椒素受体通道,然后将信号传导到大脑,产生辣味感觉(以下简称辣味).研究发现,辣味与味觉之间存在协同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类物质与味觉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因此,本文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种类、化学性质及应用进行概括,阐述辣味的产生,即辣椒素激活辣椒素受体通道的生物学机制,同时探讨辣味与酸味、甜味、苦味、咸味以及鲜味的相互作用,指出目前辣味与味觉相互作用及其潜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辣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辣味感觉辣椒素辣椒素受体辣味传导味觉相互作用

    因果推断方法在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窦鑫刘阳泰裴晓燕董庆利...
    374-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可单独或协同对宿主健康产生影响.通过应用因果推断方法分析微生物群与宿主观测数据间的关系特征,推断微生物对宿主健康的作用机制,以降低产生不良健康后果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因果推断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因果关系的概念发展,阐述了因果推理、建模和解释的关系路径,同时也总结了其他领域中因果推理的方法与应用,重点讨论了微生物领域中应用因果推断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仍有大量微生物群落及其与外界的因果作用机制未探明.应用因果推断方法开展微生物群落分析或将是未来研究热点之一,需进一步完善因果推断的理论与方法,从而阐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人体健康间的因果关系.

    微生物群落人体健康因果推断风险评估机器学习

    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韬曹卉董丽吉喆...
    382-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与老龄化人口数量都在逐年上升.在衰老和肥胖过程中,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水平会发生系统性下降.NAD+是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细胞机能、影响衰老的关键靶点,因此,通过补充NAD+前体以改善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热点.β-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是动物体内NAD+代谢的中间产物,也是目前最直接高效的NAD+补充前体.但是NMN对生理机能存在多方面多器官的复杂影响,而且人体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结果并不一致,服用量也尚未确定.本文综述到目前为止NMN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旨在探究补充NMN对动物、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机制及其适宜剂量和不良反应,以期为未来NMN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

    β-烟酰胺单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