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

段舜山 彭少麟

双月刊

1008-8873

ecosci@jnu.edu.cn

020-85228257

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生态科学/Journal Ecolog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省科协主管、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的中、高级的生态科学的学术刊物。《生态科学》杂志社设在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协机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及杉木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

    宋述望欧阳明刘骏宋庆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影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的内在生态化学计量机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典型的毛竹-杉木林界面,沿扩张方向依次设置毛竹林、竹杉混交林和杉木林样地,分析样地内土壤、毛竹叶片、杉木新叶、成熟叶和落叶的氮(N)、磷(P)含量、N:P及叶片N、P回收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毛竹扩张提高土壤P含量,由 0.32 mg·g-1 上升到 0.43 mg·g-1,增幅达 32.6%;(2)毛竹扩张不改变杉木成熟叶的N:P,维持在 13.74,但使新叶的P含量上升,从而导致新叶N:P下降 21.3%,且使落叶的N:P由21.64下降到 18.69,降幅为 13.6%;扩张过程中毛竹自身叶片N、P含量及N:P变化无差异;(3)毛竹扩张对杉木叶片N、P 回收度不影响.以上说明,在毛竹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毛竹自身具有较强的内稳态能力,并通过改变土壤 P 含量,促使杉木体内P含量及N:P计量失衡,这可能是杉木生长减缓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植物入侵杉木生态化学计量学内稳态回收度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寄生入侵对循环竞争系统动态的影响

    江正俊苏敏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寄生感染能够通过调节宿主种群的种间竞争关系影响种群动态,进而干扰整个竞争群落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通过构建寄生物种干扰下的循环竞争系统,探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动态与物种续存对寄生特征的响应机制.模拟结果显示,寄生物种的入侵是影响循环竞争系统不稳定性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首先,寄生的入侵能够显著改变种群周期振荡模式,导致寄生调节的竞争系统在大时间尺度上呈现群落水平上的周期振荡,小时间尺度上呈现单种群的周期振荡.同时,种群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和偏自相关性分析显示,大时间尺度上的群落周期振荡和小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周期振荡动态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其次,寄生入侵可导致阶段性平衡动态下的两物种灭绝,续存单物种的周期振荡动态,而局部稳定状态下,寄生入侵可引起循环竞争系统中三物种呈现完全一致的周期性振荡.同时,寄生循环竞争系统在达到平稳的过程中,产生生态系统中的瞬时动态行为,即两种动力学行为上突然转变的现象.此外,寄生物种的三个主要特征参数(传播率,脱落率以及致死率)均被证实能够改变大时间尺度或小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大小以及对应的物种丰富度.总之,寄生物种的入侵能够显著地改变竞争群落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循环竞争种间作用寄生特征瞬时动态时间尺度

    广西红树林植物群落—海水—沉积物复合结构特征及其典型相关性耦合优化

    黄良美于晓燕李丽和韦锋...
    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观测红树林植物群落—海水—沉积物复合生态环境系统,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广西山口和北仑河口 2 个红树林保护区内的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海水与沉积物监测分析数据,阐述了植物群落—海水—沉积物的基本结构特征;用主成分分析、多重典型相关权重系数排序、频次计数及专家知识判读等方法,渐进耦合优化出一套指标体系,拟合植物群落—海水—沉积物间的理想数量关系,验证群落关键指标耦合优化作用.结果表明:(1)非对称性的 49 项初始指标耦合优化成对称性的 24 项后,群落—海水—沉积物间由无典型相关性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典型相关性.3者间的典型相关性大小顺序为沉积物—海水(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水平分别为C1=0.994,p=0.0001;C2=0.993,p=0.001)>沉积物—群落关系(C1=0.997,p=0.001,C2=0.0.984,p=0.008)>群落—海水关系(C1=0.987,p=0.042;C2=0.902,p=0.423).(2)群落作为水环境与沉积物间的有机生命系统,最大构件数对海水和沉积物有较理想的耦合优化作用,最大重要值对海水有明显耦合优化作用,最大胸径比总种数的耦合作用要突出.(3)均值内敛和样本增加可提高结构模型的典型相关显著性,结合专家知识判读法则可拓展结构模型,并提高典型相关系数值及其显著性水平.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专家知识判读的联合应用是很好的指标属性耦合优化方法,适用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关联耦合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典型相关分析数据集红树林广西

    东北地区湿地水鸟生态廊道的识别研究

    张萍全佑铭胡越然许青...
    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廊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有关水鸟的生态廊道研究相对很少.以构建湿地水鸟的生态廊道为研究目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区,丹顶鹤、灰鹤、大天鹅和中华秋沙鸭四种湿地水鸟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和电流理论相结合的混合模型方法,构建四种湿地水鸟的生态廊道.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水鸟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四种水鸟生态廊道的最低成本路线都是将各邻近核心生境斑块连接起来的路线,但是它们的数量、分布和最大宽度有所不同.基于电流理论的水鸟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四种水鸟生态廊道的电流密度、夹点区域数目有所不同.研究采用四种水鸟的实际观测数据来进行生态廊道模拟结果验证.验证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水鸟出现点距水鸟最低成本路线不远,说明部分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生成的最低成本路线是最有可能成为水鸟生态廊道的地方.大部分的水鸟出现点与水鸟的夹点区域重合,说明基于电流理论生成的夹点区域是最有可能成为水鸟生态廊道的地方.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结果是对区域尺度水鸟生态廊道构建的一种尝试,对其他国家区域尺度上的多物种水鸟生态廊道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生态廊道湿地水鸟最小阻力模型电流理论东北地区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汪慧娟徐姗楠张文博黄洪辉...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 2015 年秋季珠江口南沙海域拖网渔业生物的调查,采用碳(C)、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构建了连续营养级谱,并探讨了食物网中鱼类营养级历史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南沙海域秋季渔业生物 δ13C 介于-29.22‰—-20.67‰,均值为(-25.89±2.08)‰,δ15N 介于 10.55‰-15.66‰,均值为(12.44±1.41)‰.以小型浮游动物的氮稳定同位素平均值作为基准值构建渔业生物的营养级谱,发现珠江口南沙海域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 2.72-4.23,甲壳类的营养级范围为 2.99-3.99,且各种类生物营养级跨度大.与Fishbase鱼类生态学数据库记录进行对比,发现64%的鱼类其营养级均值位于历史营养级数据范围内,27%的鱼类营养级低于历史营养级水平,只有 9%的鱼类营养级高于历史营养级水平.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总体处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食物网受干扰较多的状态.研究初步建立了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旨在为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渔业生物珠江口

    红花尔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舒洋向昌林赵鹏武肖雷...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樟子松不同龄级人工林碳密度、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樟子松人工林各碳层储量变化规律为:地下>地上,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3)樟子松人工林各碳层储量中土壤层碳储量占比最大,且 0-30 cm土层碳储量占比在 76.97%—80.18%之间,呈表层聚集现象.(4)乔木层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树干,表现为碳净积累特征.未来通过采用合理的人工抚育及科学管理措施,维持和增加土壤碳收入,充分利用其生长特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碳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红花尔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分配特征

    人类活动对辽河口海岸线和海岸带景观演变影响

    庞庆庄郭建超崔盼盼苏芳莉...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岸线和海岸带景观对于维系河口海岸带生态系统稳定意义重大.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获取辽河口海岸线1985-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海岸线长度变化、岸线属性变化以及海岸带景观类型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7 年辽河口海岸线呈淤积的趋势,海岸线总体向海迁移,海岸线类型由天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变.海岸线长度减少 5.09 km,海岸线蜿蜒形态无明显变化.人类活动是辽河口海岸线迁移和转变的主要因素.(2)辽河口潮滩的边缘密度整体下降;道路的斑块密度总体 PD上升 0.15,最低值为 0.01(1985);自然景观斑块所占面积比例逐渐下降,农田的PLAND值逐渐升高;人为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指数逐渐变小表明人类活动对辽河口海岸带景观的干扰逐渐变强.(3)1985-2017 年间,泥滩和河流面积减少,养殖、城镇、水库、油井、农田、道路等用地面积增长 7975.42 hm2,增长占比为 11.37%.1994 年出的现农田和水库岸线,且均由自然岸线转化而来.

    辽河口海岸线土地利用人类活动

    桂西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彭倩蓉田义超李春燕梁楚...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分析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对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等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桂西南地区NEP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因子对NE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8 年研究区NEP的均值变化趋势均呈增长趋势,NEP年增长率为 2.0384 g·m-2·a-1,非喀斯特地区的NEP增长速率为 2.7428 g·m-2·a-1,而喀斯特地区NEP增长速率为 0.6817 g·m-2·a-1.(2)19 年来研究区NEP总体在空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NEP呈极显著增加的区域(15.39%)大于呈极显著减少区域(8.13%),说明研究区整体上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呈现出增强趋势.(3)研究区NEP与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NEP与降水的相关系数(0.0904)强于与气温的相关系数(0.0455).(4)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对NEP正负影响的贡献率分别是 50.24%和 49.76%.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时空变化气候因子贡献率桂西南

    中国河湖岸带草本植物氮磷化学计量学及内稳性特征

    杨恒张丹李桂芳叶远行...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湖岸带是拦截净化氮磷等陆源污染物进入河湖水体的最后屏障,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的稳定性影响着其对污染物的拦截净化能力,研究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内稳性,可为河湖岸带草本植物群落恢复和构建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中国河湖岸带草本植物地上部氮(N)、磷(P)含量及土壤或沉积物、水体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了植物氮磷化学计量学和内稳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区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 N 含量(湿生植物:20.51 g·kg-1,水生植物:29.81 g·kg-1)和较低的P含量(湿生植物:1.39 g·kg-1,水生植物:0.99 g·kg-1),N:P>14,表现为P限制,而其他湖区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P含量(2.73 g·kg-1),N:P<14,表现为N限制.各湖区植物N、P含量及其比值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差异,青藏高原湖区水生植物 N 含量最高,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最低(P<0.05);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湿生和水生植物 P 含量最高(P<0.05);青藏高原湖区湿生和水生植物 N:P 最高,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最低(P<0.05).植物N、P含量及N:P受环境中P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中N:P和N含量.内稳性模型表明河湖岸带草本植物属于稳态型,其中湿生植物内稳性指数HN、HP及HN:P大于水生植物,表明水生植物受环境胁迫时响应较大,水生和湿生植物对环境中N、P含量变化响应的差异表明水生和湿生植物对环境中N、P不同的保守利用策略.

    生态化学计量学内稳性氮磷草本植物河湖岸带

    苏尼特右旗1990-2019年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刘春艳阿拉腾图娅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原本脆弱的荒漠草原迎来更大的荒漠化风险,其景观格局演变受到众多学者关注.选取 1990-2019 年Landsat影像数据为信息源,采用景观指数研究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格网技术手段,研究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草地为主题景观,其中天然草地景观为优势景观类型.1990-2005年主要是天然草地景观与沙地景观、盐碱地景观相互转化;2005-2019 年天然草地景观大范围转出为封育草地景观.(2)1990-2019 年景观破碎度增大,基质景观所占比例不断减少,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丰富度增加,异质性增强,聚集连片度下降.(3)研究区中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分布带 1990-2005 年沙化严重,破碎程度加大.干燥剥蚀层状高平原2005-2019 年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基质景观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程度增高,空间异质性增强.南部低山丘陵区除东南部耕地景观不断被分割,整体景观保持完整连续.研究结果可为苏尼特右旗的资源环境保护、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景观格局苏尼特右旗景观指数格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