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高原桐梓河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水质评价

    潘少朴李秋华马一明王星...
    2374-2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贵州高原桐梓河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21年4月(平水期)对后生浮游动物及水环境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5种,其中轮虫28种,桡足类2种,枝角类5种,优势种包括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舌状叶镖水蚤(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等8种.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为186.11、55.33、176.15 ind·L-1,生物量分别为0.25、0.14、0.17 mg·L-1.多样性指数时空分布差异显著(n= 75,P<0.01),其中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均值分别为1.02和1.03,为α-中污型.冗余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水温、化学需氧量(CODMn)、磷酸根(P043--P)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综合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桐梓河水体已处于中污染状态.

    浮游动物环境因子冗余分析水质评价桐梓河

    模拟捕食刺激对不同社会性中华倒刺鲃鱼群行为的影响

    付世建李佳倩
    2382-2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作为实验对象,探究了模拟捕食刺激对不同社会性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特征的影响.分别以1尾已知高、低社会性目标鱼与其他9尾未知社会性同类组成鱼群(20组重复),考察模拟捕食刺激前后鱼群应激时长、分散和加速等行为.结果表明:高社会性组应激反应时长显著短于低社会性组;高社会性目标鱼在群体前部位置比例显著大于低社会性目标鱼,但模拟捕食刺激前后目标鱼的位置比例无显著变化;目标鱼社会性对鱼群的分散次数和加速次数.无显著影响,但模拟捕食刺激后的鱼群分散次数显著下降、加速次数显著上升;中华倒刺鲃遭遇捕食风险时能适应性地调节集群行为,鱼群凝聚力增强,混淆效应提高;面对捕食风险,高社会性鱼群可能比低社会性鱼群的敏锐度更高,信息交流更为高效.

    中华倒刺鲃个性集群行为捕食风险

    深圳市大鹏新区国家地质公园源头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

    何千韵张敏樊仕宝张茂林...
    2388-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的城镇化极大地改变了河流的水文过程、物理生境和生物群落结构,严重威胁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和健康.源头溪流能够连接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提供多种微生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源头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解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冬季和2021年夏季对深圳市典型源头溪流杨梅坑河进行底栖动物和理化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794头,84个分类单元,隶属2纲10目57科,各断面以水生昆虫为主,稀有分类单元数量多但种群小,生物多样性程度高;(2)摄食功能类群方面无明显季节变化,收集者的物种丰度和个体数均高于其他功能摄食类群;(3)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组成及其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影响底栖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电导率、硝态氮、pH、水温、湿宽和流速.本研究可为南方典型溪流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对制定城市化溪流生态保护政策有重要作用.

    源头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

    山地风电场建设对土壤性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以云南省将军山风电场为例

    张力琛范立张马常威刘军华...
    2397-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山地风电场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省将军山风电场区为对象,调查了山地风电场不同分区及周边林地、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理化性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VC)和土地利用转换等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 自然生态系统相比,风电场建设后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和pH,但降低了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风电场内弃渣场区的土壤pH最大,风电机组区的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最小;(2)2020年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及植被覆盖度均值较2015年均有减少,分别降低了 7.04%和10.02%;(3)相较于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数据,2017年林地、灌丛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 4.65%、3.95%和4.17%,农田及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3%和315.3%.研究表明,山地风电场建设及维护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和土壤压实等工程措施短期内会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积累,改变原有植物群落结构和植被覆盖,需要合理开展山地风电场区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海拔梯度上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

    刘艳清黄石德徐丹丹濮毅涵...
    2406-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突出.然而,不同时间尺度上各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规律仍未完全厘清.本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沿海拔梯度的不同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草甸、针叶林和矮林、针阔混交林)为对象,以2017-2020年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水源涵养能力指标模型,将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结构指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以其与坡度(Slope)的比值为指标,分析研究区4种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并探讨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影像水源涵养能力指标模型对不同季节各植被水源涵养能力监测具有可行性;4种植被类型不同季节的水源涵养能力强弱均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垂直带谱上植被分布大体一致,不同季节武夷山国家公园4种植被类型涵养水源能力大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矮林>草甸.

    水源涵养能力指标模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坡度季节变化海拔梯度

    天山北坡植被覆盖近30年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

    李红梅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常顺利张毓涛...
    2414-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山北坡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并且存在较多的生态脆弱区,通过探究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对于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利用1990、2000、2010和2020年7-8月份的Landsat影像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运用Moran Ⅰ对植被覆盖度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高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天山北坡植被覆盖度整体以低覆盖度为主,2020年植被覆盖度较1990年总体呈增加趋势;(2)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天山北坡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P<0.01),即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聚集状态;不同年份局部空间 自相关分析结果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区中部高-高聚集现象增加,南缘低-低聚集现象增加;(3)灰色预测GM(1,1)模型结果发现:2020-2040年,研究区年均气温升高、年降水量下降,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呈增加趋势;(4)GEE云平台在处理大范围、长时序影像数据时展现出高效率,可以作为植被覆盖度常态化监测的有效工具.

    LandsatGEE灰色预测模型空间自相关天山

    城市公园绿地格局与休闲潜力间的关系——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何加林汤青李立刘明疑...
    2424-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的发挥是以休闲行为的发生为前提,休闲潜力作为绿地特征与观察者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休闲行为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解译数据分析了公园11个重点景观单元区的格局特征;并以997位公园游客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运动适宜度和景观美景度两方面对单元区的休闲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单元区的综合休闲潜力进行了排序;同时探究了景观格局特征与休闲潜力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些景观格局指数可以作为辅助研判景观休闲潜力的特征指标,如落叶林面积、边界密度、斑块离散度、斑块形状复杂性与休闲潜力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而人工建筑面积和斑块均匀度则与休闲潜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景观区在运动适宜度和景观美景度指标排序中显示出类似的分级特征,体现了奥森公园景观区内部对赏景类和运动类休闲潜力的营造较均衡.本研究还探索了以分维休闲潜力指标推算综合休闲潜力的方法.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绿地休闲服务产生的机理,也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公园绿地景观格局休闲潜力文化服务

    废旧电器拆解场地周边污染区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和生态风险

    李姣姣赵学强王嘉林李小莉...
    2432-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旧电器拆解活动对场地周边土壤质量和作物安全生产具有潜在威胁.本文采用生物富集系数、生物转运系数、相关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生态危害指数等指标和方法,研究了废旧电器拆解场地周边污染区10种优势植物根区土壤和根茎叶中Cr、Ni、Zn、Mn、Pb的吸收转运特征和污染程度,以明确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积累特征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Zn>Cr>Ni>Pb>Mn,但生态危害都较轻;10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都不高,其中Zn易被大多数植物转移到地上部;植物根重金属积累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最敏感,其次是叶,茎最不敏感,不同重金属(如Ni、Zn、Pb)在吸收和转运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上述结果为土壤重金属吸收转运机制、生态风险评价以及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植物协同作用吸收转运相关分析污染程度

    鱼类入侵对雅鲁藏布江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丁慧萍张志明谢从新霍斌...
    2440-2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鱼类入侵成为西藏土著鱼类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有关西藏外来鱼类的研究较少.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外来鱼类入侵的重灾区,鲫(Carassius auratu)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外来鱼类广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对入侵水体土著鱼类资源量、水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外来鱼类防治手段.本文综述了雅鲁藏布江水域外来鱼类的种类和分布、传入途径、入侵机制及生态影响,分析了现有防治措施的不足,提出了外来鱼类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对策,以期为西藏外来鱼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西藏土著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雅鲁藏布江鱼类入侵土著鱼类资源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微塑料对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薛颖昊张哲贾涛鲁天宇...
    2449-2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在水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当微塑料的尺寸与浮游动物的食谱重叠时,有可能被浮游动物摄食.浮游动物是许多次级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微塑料可通过食物链向上传递,对整个食物网乃至人类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出发,阐述了微塑料在海水和淡水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微塑料对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指出当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本文丰富了对微塑料污染对浮游动物的生物学效应的认识,为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机理和生化反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微塑料浮游动物毒性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