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改良材料对苏打盐碱化耕地甜菜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田露郭晓霞苏文斌黄春燕...
    2461-2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苏打盐碱化耕地作物生长受抑制、产量低的生产现状,选取应用较广泛的3种改良材料——有机硅肥(SF)、腐植酸肥(HF)和微生物菌肥(MF),以不施用改良材料(CK)为对照,探讨不同改良材料对甜菜光合特性、千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区苏打盐碱化耕地的改良材料.结果表明:3种改良材料不同程度改善苏打盐碱化耕地甜菜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有机硅肥在全生育时期表现出显著调控效果,腐植酸肥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后表现显著,微生物菌肥则在生育前期表现显著,有机硅肥调控效果显著优于腐植酸肥和微生物菌肥;与CK相比,处理SF净光合速率(Pn)、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 SPAD 值分别提高 10.32%~21.77%、9.08%~19.62%、23.14%~43.35%、17.44%~40.93%和 23.15%~28.87%;处理 HF 分别提高 5.63%~12.33%、2.37%~13.60%、4.22%~31.01%、14.65%~32.79%和 7.93%~20.06%;处理 MF 分别提高 3.82%~10.36%、4.51%~10.14%、1.46%~26.54%、6.72%~20.45%和5.54%~18.18%.3种改良材料通过对光合特性的调控,促进甜菜单株干物质积累,以有机硅肥效果优于腐植酸肥和微生物菌肥;与CK相比,处理SF、MF和HF甜菜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全生育时期分别提高12.20%~58.06%、3.15%~13.06%和5.91%~20.96%.与对照相比,仅有机硅肥具有调节干物质在不同器官分配的显著效果,叶丛快速生长期促进干物质从叶片向叶柄转运,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后促进干物质由叶片、叶柄向块根转运;与CK相比,叶丛快速生长期至收获期,处理SF叶片干物质比例降低4.01%~17.43%、叶柄干物质比例降低7.40%~15.87%、块根干物质比例提高3.34%~5.01%,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后甜菜根冠比提高10.88%~23.34%.甜菜叶片光合特性指标、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与甜菜产量和含糖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改良材料的施用通过调节光合特性、改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实现甜菜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其中以有机硅肥表现最优.

    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改良材料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

    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储水及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估

    张法伟李红琴罗方林王春雨...
    2471-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0~30 cm)土壤水分性状是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及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重要基础,但地面数据的缺乏限制了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青海高原典型区域表层土壤水分的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蒸散发、归一化植被指数、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因子,构建了增强回归树模型以量化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储水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三江源国家公园平均表层土壤现实储水量、有效储水量及水源涵养量分别为75.20±1.98、50.52±2.53及73.79±68.45 mm.在未考虑冰川冻土消融的情况下,区域平均最大、现实和最小产流量分别为47.75±65.75、-2.78±64.45和-30.48±65.16 mm.三江源国家公园表层土壤现实储水及水源涵养功能均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升高的空间趋势,其总量分别为30.48亿t和50.80亿t,约79%集中于高寒草甸.研究结果可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和功能区划提供数据支撑.

    土壤储水水源涵养产流量增强回归树模型三江源国家公园

    热带海草床与珊瑚礁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马来西亚诗巫-丁宜群岛为例

    丁丽可胡文佳陈彬罗嘉豪...
    2479-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马来西亚诗巫-丁宜群岛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暴露-敏感-适应(ESA)模型构建了海草床与珊瑚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空间分析技术评估海草床与珊瑚礁的生态脆弱性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诗巫-丁宜群岛海草床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暴露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北部到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整体上高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数站位的生态脆弱性处于中等水平;海草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普遍高于珊瑚礁生态系统,暴露性和敏感性对海草床与珊瑚礁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并非都是相对独立的.提高海水质量和实施海洋公园分区管理,对降低诗巫-丁宜群岛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加强对海草床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

    生态连通性海草床珊瑚礁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柔佛州

    果实膨大期高温对赣南脐橙品质影响的评估指数构建

    李翔翔黄淑娥谢远玉李迎春...
    2489-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实膨大期高温是影响赣南脐橙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分析高温对脐橙品质的影响,构建影响评估指数,对脐橙气候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南脐橙7个主产县(区)多年品质实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果实膨大期平均高温(即日平均气温≥30℃)、日间高温(即 日最高气温≥35℃)和夜间高温(即日最低气温≥24℃)的日数和有害积热对固酸比、单果重和维生素C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和概率分布拟合,建立了固酸比、单果重和维生素C的波动模型,确定了各品质因子的高温影响等级阈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品质因子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赣南脐橙果实膨大期高温影响评估指数(HIEI).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高温对赣南脐橙品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其中6月高温能够显著提高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P<0.05),与单果重呈弱的正相关(P>0.05);7-9月高温与固酸比和单果重呈负相关,且7-9月夜间高温日数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各品质因子波动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51~0.81,模型模拟的品质波动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测定的波动变化.本文建立的高温影响评估指数:-7≤HIEI<0为轻度等级,-13≤HIEI<-7为中度等级,HIEI<-13为重度等级.

    纽荷尔品质因子高温参数响应模型指标构建影响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