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鄱阳湖六种野鸭越冬行为及觅食策略

    邵明勤曾健辉何文韵植毅进...
    294-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10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0月-2021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焦点动物法对鄱阳湖区6种野鸭越冬行为和觅食策略进行了观察.结果 表明,6种野鸭最多的4种行为均为取食、休息、修整和运动.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和针尾鸭(Anas acuta)的取食行为比例均极显著高于休息行为(P<0.01),采用多取食少休息的行为模式.绿翅鸭(Anas crecca)和赤颈鸭(Mareca pe-nelope)的休息行为比例均显著高于取食行为(P<0.01),采用多休息少取食的行为模式;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取食和休息行为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取食和休息并重的行为模式.6种野鸭的体型大小与取食(P>0.05)和休息行为比例(P>0.05)均无显著相关性,时间分配主要由野鸭采用的行为模式决定.取食策略上,赤麻鸭以头部和头颈浸入水中这两种方式为主,其余5种野鸭均以头颈浸入水中的取食方式为主,表明它们的主要食物资源均在水下.不同头颈长度的野鸭取食深度差异较大,产生空间生态位分化,减少种间竞争.6种野鸭取食多样性指数与运动行为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609,P<0.05),与取食行为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936,P<0.01),表明取食方式多样化的野鸭不需要频繁更换觅食地,从而减少运动行为来节省能量.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和针尾鸭的体重与头颈取食持续时间(r=0.99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取食频次呈显著负相关(r=-1.000,P<0.01).上述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野鸭的行为模式差异较大,体型较大的野鸭采用增加取食持续时间的策略,体型较小的野鸭采用增加取食频次的策略.

    鄱阳湖野鸭时间分配行为节律取食策略

    汉江支流堵河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孟子豪李学梅王旭歌胡飞飞...
    300-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堵河2018年6月-2019年5月渔获物,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外界环境扰动作用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38种,分属4目8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26种),占总种数的68.4%.群落优势种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鳖)(Hemiculter leucusculus);生态类型主要以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0%、50.0%和89.5%;渔获物的相对重量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为主,分别占总重量的49.8%、16.6%,相对数量以马口鱼、(鳖)、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0.0%、17.4%、12.7%;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处于一般至较丰富水平,其中中游S3区域Shannon指数(H)、Maragalef指数(R)和Pielou指数(J)均高于上游S1、S2和下游S4区域,夏季和秋季的H、R指数均高于春冬季,但.J指数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不同采样时间的鱼类群落相似性指数(S ′)均介于0.50~0.75,为中等相似及以上,不同采样区域的S′除S1与S3间和S1与S4间为中等不相似外,其余均为中等相似(S′>0.50);ABC曲线表现为生物量曲线在丰度曲线上方,W统计为0.0267>0,表明现阶段堵河水系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小,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但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种类和生态类型均有一定变化.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堵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建议.

    堵河鱼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输电线路高风险鸟类的功能性状与生境特征

    沈勇周庆东张羽权擎...
    307-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类活动引起的闪络跳闸是影响输电线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时空发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长期困扰电力系统的难题.分析输电线路高风险鸟类的性状特征与生境选择,对于电网防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广东省江门市的高压输电线及其周边鸟类,明确对输电线路安全构成高风险的鸟类物种,并分析其性状特征,探索性状如何影响物种栖息在输电线上的频率.结果 显示,栖息与不栖息在输电线上的两类物种性状具有明显的差异,零膨胀泊松模型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异主要影响的是栖息频率(从1到多的过程)而不是是否会栖息输电线上(即从0到1的过程).栖息频率较高的鸟种多为本地留鸟,且具有体型长、迁移能力弱、分布范围小、偏好的生境类型少等特征,如黑领椋鸟和八哥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物种.主成分分析显示,鸟类高频率出现在输电线的区域其生境特点是灌木面积占比高、人为干扰较强、生境破碎化严重.本研究为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治高风险鸟类的措施,促进输电线路与鸟类和谐共处提供科学依据.

    输电线鸟类性状零膨胀泊松模型生境

    北京不同类型人工林中蛾类群落特征

    郭欣乐张科周童胡阳...
    316-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绿化造林工程在北京市大规模展开,涉及林地生境类型多样.林地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受林分树种组成、立地条件、管护方式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市5种人工林样地中蛾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及其时空动态特征的调查,探讨了蛾类多样性变化对生境类型的生态响应.结果 表明:共获得标本7046头,隶属于25科269种,以夜蛾科(Noctuidae)为优势类群;聚类分析和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市区样地和郊区样地在蛾类群落特征上存在着一定差异,郊区种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市区种群物种优势度和个体数较高.蛾类群落特征与其生境类型、林分质量关系密切,与郊区相比,市区人工林地,特别是腾退林地,爆发虫害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对该区域城市林地病虫害重点防控.

    多样性稳定性蛾类生境质量

    胜山阔叶红松林蚂蚁巢穴对其他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格格刘启龙陈婷刘爽...
    324-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阐明蚂蚁巢穴对其他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于2019年在胜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内开展实验,并采用陷阱法收集地表节肢动物.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92266只,分别为蜈蚣目、盲蛛目、马陆目、蜘蛛目,大头蚁属和步甲科、隐翅虫科、葬甲科这8个类群;蚂蚁巢穴存在及到蚂蚁巢穴的不同距离对其他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存在显著影响,其影响因类群而异.蚂蚁巢穴对蜈蚣和蜘蛛有促进作用,对盲蛛、马陆和步甲科类群有抑制作用,对葬甲科与隐翅虫科无显著影响;对照样地和距蚂蚁巢穴较远群落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更高;蚂蚁巢穴样地群落Beta多样性更高,且Beta多样性主要由空间物种转换组成,表明存在较高的空间物种替换,即蚂蚁巢穴导致群落类群组成较大的差异.本研究表明,蚂蚁巢穴存在和距离远近都是影响其他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胜山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蚂蚁巢穴地表节肢动物

    基于CASA模型的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固碳潜力

    原一荃薛力铭李秀珍
    334-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储碳、固碳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盐沼的固碳能力,以崇明东滩南部典型盐沼潮沟体系为对象,结合实验观测与遥感影像解译,估算了盐沼湿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并探讨了环境变化下盐沼湿地固碳潜力的变化.结果 表明:盐沼植物净初级生产力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体现在年际和季节差异,即2013年和2017年盐沼植物净初级生产力总量分别为245.70和257.75tC·a-1,呈现略微增长趋势;夏季植物净初级生产力(97.70+69.31 g C m-2·month-1)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空间差异表现为净初级生产力随高程降低而降低,其中芦苇群丛的净初级生产力(1079.64±168.34 g C·m-2· a-1)显著高于其他覆被类型(P<O.05);2017-2018年,研究区盐生植物固碳能力仍低于同一区域的陆地植被平均固碳水平,随崇明东滩盐沼逐渐成熟,固碳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盐沼植被的陆向演替,弥补了盐沼前缘侵蚀造成的有机碳损失,植物总固碳潜力每年递增130.24~250.12 t;而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以及河口环境的动态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岸线侵蚀、植被演替及人为干扰等,增加了盐沼固碳能力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合理分析并预测其对碳循环的贡献,将为利用滨海湿地固碳增汇提供科学参考.

    盐沼净初级生产力固碳能力

    岱海流域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李金雷刘欢哈斯娜陆学岩...
    343-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内陆湖泊面积萎缩严重,岱海作为典型的内陆湖之一,其面积变化尤为显著.为研究岱海湖面积变化及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动态趋势,本研究运用CA-Markov模型,基于1989-2018年6期的土地利用数据,预测2026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并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岱海流域ESV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岱海湖若不进行生态补水,湖泊面积将由2018年的53 km2缩减至2026年的39.81 km2;随岱海湖湖面萎缩,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不断下降,由1989年的32.25亿元下降为2018年的24.07亿元;在空间上,岱海流域ESV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时间上,高值区面积逐期减小,低值区面积增加;岱海流域若不进行生态补水,到2026年ESV降为23.99亿元,但"引黄济岱"工程的实施会使岱海湖水量和湖面面积增加,到2026年使岱海流域ESV增长至25.14亿元.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岱海流域土地利用CA-Markov模型

    基于人为干扰度的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响应

    解若璠沈永明劳桦
    35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论文以盐城滨海湿地黄沙港东北侧至四卯酉河口岸段向南延伸4 km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指数和GIS等方法,利用1984-2020年的6期遥感影像数据,探讨了湿地景观格局和人为干扰度的动态变化及响应.结果 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的自然景观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人工景观持续增长,不断向海推进,并逐渐取代自然景观成为研究区的主导景观;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形状趋于规则,各斑块连接性减弱,景观多样性降低,但2013年后破碎化程度有减轻趋势;研究区人为干扰度在1984-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2013年变化趋于平稳,2013年后干扰程度有所减轻;干扰重心由陆向海逐渐迁移,干扰贡献景观类型从耕地转为水产养殖塘.相对于研究区北部,南部区域的人为干扰度变化跳跃性大,中部核心区人为干扰则较为平稳;人类活动的干扰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影响剧烈,不同程度的人类干扰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且人为干扰过程与自然演替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性.研究表明,将研究区多年景观动态变化与人为干扰度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把握景观变化与人类干扰之间的关系,为盐城滨海湿地的管理、保护及海岸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人为干扰度

    城市景观影响人居环境健康的研究进展

    贺宏斌孙然好段兴武
    36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景观类型和格局能够改变居民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人居环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尚缺少对影响方式和程度的系统研究.通过综述绿色空间与人居环境健康的国内外文献,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角度归纳了绿色空间对城市人居环境健康的影响.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侧重于单个学科领域研究、局限于传统数据、侧重于静态分析、研究区域相对局限、研究集中于单一景观类型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科领域的结合,融合多元时空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理论,将智慧城市方法与人居环境健康研究相结合,推动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时空大数据

    DGT/DET与CID技术联用获取环境微界面元素异质性分布特征:进展与展望

    李希媛管冬兴李苏青苏靖...
    3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界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门户,显著影响元素(如S、Fe和P)的迁移转化过程与生态效应.而微界面元素分布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因此开发和应用原位且高分辨率的表征技术手段显得尤为必要.薄膜扩散梯度(DGT)和薄膜扩散平衡(DET)技术是研究微界面元素和化合物分布及其生化过程的利器.近30年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DGT/DET通过扩散-吸附/平衡作用原位被动采样结合后续高分辨化学分析手段,比如一维/二维膜物理切割-化学仪器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以及计算机/比色密度成像计量法(CID),可以获取元素的高分辨浓度分布和生物有效性信息以及多元素间耦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在上述3种后续分析方法中,CID手段是最为便捷、快速和廉价的,空间分辨率与LA-ICP-MS分析相当,纵横方向均可达几十至几百微米,推广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在对DGT/DET和CID技术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技术联用的思路,并依据获取二维高分辨图像的步骤差异对技术联用的进展进行了分类介绍,一类是原位即时显色成像,比如以AgI为吸附膜的DGT与CID方法联用测定硫化物,另一类是预处理后显色成像,比如以氧化锆为吸附膜的DGT与CID方法联用测定磷酸根和铬酸根、DET-CID方法测定二价铁离子和碱度.最后展望了DGT/DET与CID技术联用的发展趋势.

    化学成像技术化学异质性原位被动采样显色反应铁-磷-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