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输电线路高风险鸟类的功能性状与生境特征

输电线路高风险鸟类的功能性状与生境特征

扫码查看
鸟类活动引起的闪络跳闸是影响输电线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时空发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长期困扰电力系统的难题.分析输电线路高风险鸟类的性状特征与生境选择,对于电网防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广东省江门市的高压输电线及其周边鸟类,明确对输电线路安全构成高风险的鸟类物种,并分析其性状特征,探索性状如何影响物种栖息在输电线上的频率.结果 显示,栖息与不栖息在输电线上的两类物种性状具有明显的差异,零膨胀泊松模型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异主要影响的是栖息频率(从1到多的过程)而不是是否会栖息输电线上(即从0到1的过程).栖息频率较高的鸟种多为本地留鸟,且具有体型长、迁移能力弱、分布范围小、偏好的生境类型少等特征,如黑领椋鸟和八哥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物种.主成分分析显示,鸟类高频率出现在输电线的区域其生境特点是灌木面积占比高、人为干扰较强、生境破碎化严重.本研究为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治高风险鸟类的措施,促进输电线路与鸟类和谐共处提供科学依据.
Functional traits and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k birds on transmission lines

沈勇、周庆东、张羽、权擎、刘晓天、黎高宁、张强

展开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广东江门529000

输电线 鸟类 性状 零膨胀泊松模型 生境

鸟害主动防御系统及装置研发课题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专项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专项

030700KK521900032020GDASYL-202001030982018GDASCX-0107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2)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