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植物修复效应

    王金成井明博张威章高森...
    93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黑心菊(Rudbeckia hirta)对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的植物修复效应,在长庆油田公司实施为期5个月的场地修复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油污土壤胁迫时黑心菊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去除率、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3%、6%和8%油污土壤中黑心菊根区土壤TPH去除率分别为73.44%、81.28%和36.80%;(2)油污浓度≤6%土壤对黑心菊株高、根长、地下部干重、根活力和根冠比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当浓度≥8%时则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P<0.05);(3)与对照组(CK)相比,黑心菊在有效增加根区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同时显著减低了土壤pH(P<0.05);(4)微生物群落结构的LEfSe组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Idiomarina属、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盐厌氧菌属(Halanaerobium)、Balneolaceae属和Fodinicurvataceae属、纤细单胞菌属(Cellulomonas)、食烷菌属(Alcanivorax)、Fodinicuirvata属是3%~6%油污浓度范围内黑心菊根区土壤差异指示菌;(5)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排序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当油污浓度≤6%,黑心菊通过增加根活力、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根区土壤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碱解氮含量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方式提高了根区TPH去除率.综上所述,黑心菊可作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原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品种,但油污浓度不应超过6%.

    油污土壤植物修复黑心菊黄土高原场地修复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归因分析

    董鑫陈效锐李艳忠古晓东...
    946-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大熊猫种群繁衍和延续,定量评估其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国家大熊猫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分析了公园建立前(2015年)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 自然及社会驱动因子对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的贡献.结果发现:(1)公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等级比例较高(~70%),且多分布于核心保护区,表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2)与2015年相比,2021年"优"、"差"等级的RSEI比例均有所降低,主要转移为"良"、"中"等级.区域生态状况整体变化不大,但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海拔较高的西北区域及人类干扰较多的一般控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波动较大.(3)自然因素是导致本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为人为因素.各自然因子的贡献大小排序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0.87)>干度指数(0.58)>湿度因子(0.54)>海拔(0.38)>土地利用覆被类型(0.37)>年均温(0.36),其中NDVI与其他因子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生态环境最适宜的区域应当给予重点关注,如NDVI值在0.875~1、海拔1720~2150m、年均温14.1~16.3℃的区域,以及针叶林覆盖的区域.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大熊猫生境质量的评价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大熊猫国家公园遥感生态指数功能分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

    基于Sentinel-2的复杂山区常用植被指数地形效应分析

    陈怡欣莫登奎严恩萍
    956-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典型地形校正模型,比较复杂山区不同植被指数的地形效应去除效果,能够为地表植被的准确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湖南省炎陵县的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采用C模型、SCS+C模型以及Teillet-回归模型对比值型植被指数(NDVI和SR)和非比值型植被指数(MNDVI和RSR)进行地形校正,从视觉效果、相关性、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方面分析4种植被指数的地形效应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植被指数的波段比形式能够有效抑制地形引起的噪声.坡度<15.时,植被指数的地形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坡度>15.时,MNDVI的校正效果最好,RSR次之,NDVI和SR容易出现过度校正.(2)3种地形校正模型均能削弱复杂山区植被指数的地形效应,特别是坡度>15.时,C模型效果最好,SCS+C模型次之,Teillet模型效果较差.(3)MNDVI指数结合地形校正模型,能够有效抑制复杂山区地形效应的影响,提高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精度.其中,坡度<25.时,Teillet模型效果最好;坡度>25.时,C模型效果最好.

    植被指数地形效应地形校正Sentinel-2复杂山区

    不同海拔梯度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吴双马帅王慧勇王良杰...
    9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海拔梯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影响对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方丘陵山地带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变化与海拔梯度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阔叶林、人工表面和裸地面积增加,针叶林、旱地、水田、灌木林面积下降;阔叶林、针叶林在T2海拔梯度(500~800 m)分布最多;2000-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带ESV增加了 64.83亿元,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别贡献33.41%、28.41%;单项ESV中,水文调节贡献最大,占总量的26.20%,粮食生产减少最多,减少了 3.69亿元;ESV空间上呈现东西多、中部少的分布格局;海拔梯度上,单位面积ESV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T2海拔梯度是转折地带,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22.51%;2000-2015年各海拔梯度ESV呈增加趋势,T1海拔梯度(<500 m)的ESV增长最多,增加40.72亿元;地理探测结果表明,阔叶林百分比、人口密度和NDVI是影响ESV的主要因子;交互探测后,影响因子的解释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格局优化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覆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海拔梯度南方丘陵山地带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不同地表覆盖类型NDVI时空变化的影响

    景泓元刘志东胡保安吴会峰...
    975-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阐明不同地表覆盖类型植被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对制定有针对性的植被管理和恢复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3Q1数据,采用残差分析方法,分析了 2000-2020年山西省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生长季NDVI最大值时空分布模式差异明显,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2000-2020年平均NDVI年增长率为0.0069;人类活动对山西省NDVI变化影响贡献率的方向和强度均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2000-2004年为负面影响,而2005年以后则转变为明显正向影响;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影响贡献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增长率为0.0055;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影响的趋势及显著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并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其中产生正、负影响的区域面积分别占93.62%和6.38%;人类活动对农田、森林、草地NDVI的变化以积极影响为主,且影响的程度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0065、0.0061和0.0047;人类活动对NDVI正负影响的均值表现为建设用地>农田>草地>森林.

    NDVI时空分布人类活动残差分析地表覆盖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周天祺孔维栋陈昊
    983-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基因最丰富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和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针对其研究也在逐年增长,而土壤微生物作为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类型,评价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功能类群、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微生物对气候变暖、降水格局改变和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以期加深对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的认识.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气候变化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鸟类的影响及检测方法综述

    刘康梅蒋爱伍
    991-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烟碱类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内吸型杀虫剂,具有杀虫广谱、持效期长和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作为激动剂,它们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酯受体(nAChRs).以往普遍认为,新烟碱类杀虫剂仅对靶标性昆虫杀灭性强,对鸟类等非靶标性生物毒性较低.但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暴露会对非靶标性鸟类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检测方法及其对鸟类的影响.国外较多的研究关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鸟类种群数量、繁殖生态和迁徙能力的影响,但国内研究很少关注此类问题.针对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鸟类影响研究方向,以期为科学评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鸟类的暴露风险提供依据.

    新烟碱类杀虫剂鸟类潜在影响检测方法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树轮宽度测量算法

    李爽李俊杰杨鹏史景宁...
    997-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树轮宽度测量,但大多集中在边界清晰可见的针叶树种,对于木材解剖结构复杂、树轮边界清晰度较差的阔叶树种,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表现不佳.为了改善阔叶树种的树轮边界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树轮宽度测量算法.以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komarovii)、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枫桦(Betula costata)、榆树(Ulmus pumila)的树芯为对象,提出了 一种基于U-Net的树轮边界检测模型.采用3种评价指标比较了 U-Net方法与手工标注方法的差异,并与WinDENDRO测量得到的树轮宽度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显示,U-Net识别到的树轮边界与实际边界精确匹配,尤其是对阔叶树种树轮边界的检测精度相比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有显著提高,通过3种评价指标证明所得到的树轮边界精确可靠,在树轮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U-Net深度学习树轮宽度图像分割

    基于太阳能的碳化钛气凝胶用于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

    刘莹李登宇张雪娇赵青...
    1005-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蒸馏技术作为一项绿色、经济、便捷且可持续的水处理技术,对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二维碳化钛(Ti3C2)是一种新型光热纳米材料,光热转化效率可达100%.本文通过定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垂直孔道结构的Ti3C2气凝胶,并构建了一个基于Ti3C2气凝胶的太阳能蒸馏系统;系统包含太阳能吸收器(Ti3C2气凝胶)、水传输器(醋酸纤维棉棒)和热绝缘体(聚苯乙烯泡沫).并考察了该Ti3C2气凝胶的光热转化能力和水蒸发速率,及相应太阳能蒸馏系统对模拟海水和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气凝胶的水蒸发速率为2.73 kg·m-2·h-1,太阳能转化效率为139.2%,对水中金属离子及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为99.9%以上.因此,该Ti3C2气凝胶具有海水淡化以及染料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蒸馏Ti3C2气凝胶亚甲基蓝海水淡化

    翻斗式雨量计现场校验及误差分析与修正

    郑路李华马俊旭李朝英...
    1012-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智能蠕动泵和电子天平对4种型号的翻斗式雨量计进行现场率定和误差分析,为野外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降雨量的准确观测提供指导.通过调节蠕动泵转速,设置运行时间,电子天平称量泵水量,构建转速与流速的回归方程.同时,根据回归方程和雨量计承雨口面积,计算不同雨强下对应的蠕动泵转速.结果表明:游标卡尺测量的4个雨量计的承雨口均产生了 一定的变形,但雨量计承雨口最大面积误差均小于雨量计计量误差要求.在不同雨强模拟下,RG3-M、6466M、TE525MM和52203这4个雨量计的计量误差波动均较大,误差率分别为 11.12%~-6.68%、0.32%~-15.59%、-8.73%~-27.43%和-16.45%~-34.13%.误差-雨强回归方程为线性或对数关系,拟合较好.蠕动泵的重复性误差不超过1.0%,大部分在0.6%以内,流量稳定,重复性好,精密程度高.雨强对雨量计计量稳定性有影响,随着雨强增大,雨量计计量稳定性减弱.TE525MM、6466M和52203雨量计的重复性限r值在不同雨强下均小于1.0%,满足国标对雨量计重复性限的要求;而RG3-M雨量计的重复性限r值大于1.0%,无法满足重复性要求.使用智能蠕动泵和电子天平对翻斗雨量计进行室内或现场校验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根据建立的误差-雨强拟合方程可以对降雨量计量结果进行误差修正,解决翻斗式雨量计误差偏大问题,保证野外生态站观测数据的准确.

    生态定位研究站智能蠕动泵电子天平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