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垄作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

    梁玉刚胡文彬刘烨李咏谊...
    1414-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垄作是我国重要的耕作方式之一,历史悠久,优势明显.垄作模式历经上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传统垄作栽培、垄作集雨增温保湿栽培、垄作梯式栽培和宽厢垄作栽培等4种主要模式.本文综述了垄作模式的发展历史、类型、特点及其应用,以及垄作模式下作物产量、生长特性、农田生态环境、水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并且从垄作研究的长期性与系统性、区域与品种适应性、农艺与农机结合、用地与养地、种植与养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充分挖掘垄作模式的生产潜力,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垄作作物产量农田生态环境水分利用

    物种生境适宜性模型及验证的研究进展

    白君君侯鹏赵燕红徐海涛...
    1423-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种生境适宜性模型是物种分布区域识别及其变化分析的重要手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着科学依据.由于研究对象和区域的不同,开展物种生境适宜性评价时所采用的模型会有所不同,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生境适宜性模型研究及其应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将生境适宜性模型概括为三大类:机理模型、统计模型、生态位模型,基于应用案例讨论了不同生境适宜性模型建立的基础、代表性方法、优点和不足.针对物种生境适宜性模型的评估和验证的研究进展,重点围绕物种分布样本数据的获取、环境变量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不同尺度下研究区域的物种生境适宜性模型的选择问题、不同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性对模型环境变量选择的影响以及未来物种生境适宜性模型发展方向等.

    生境适宜性评价物种分布模型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型选择模型验证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估产模型

    肖璐洁杨武德冯美臣孙慧...
    1433-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遥感估产是农情遥感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进行粮食产量早期预测预报,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粮食供需政策、进行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和粮食贸易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为基础,利用ASD FieldSpec 3野外光谱仪测定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冠层光谱反射率,计算29种高光谱植被指数,筛选出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的植被指数,分别建立基于单植被指数与多植被指数组合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冬小麦孕穗期和抽穗期光谱反射率计算植被指数,预测冬小麦产量最为可靠有效;对于单植被指数,以抽穗期-DVI-3所建估产模型精度最高(R2=0.59,RMSE=977.60 kg·hm-2);基于多植被指数组合所构建的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单植被指数,有效提高了产量预测精度,以抽穗期-VIs所建产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2=0.69,RMSE=889.55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旱区冬小麦高光谱遥感估产提供科学依据.

    冬小麦干旱胁迫冠层光谱植被指数估产

    基于RAPD技术分析盐胁迫对大豆幼苗根系DNA的损伤

    陈素玉赵强于高波任春元...
    1441-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胁迫是自然界中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盐胁迫能够诱导作物产生DNA损伤,从而对作物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害.本研究选取12对随机引物,使用随机扩增多态基因(RAPD)技术,分析0~150mmol·L-1 NaCl处理5天对大豆幼苗根系造成的DNA损伤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aCl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大豆幼苗的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同时,对大豆幼苗根系造成显著的DNA损伤,并且损伤的程度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加重.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RAPD多态性片段数量为72~89个.其中,使用随机引物2和9扩增出的RAPD多态性片段条带清晰,且数量大于10个,可作为利用RAPD方法分析盐(NaCl)胁迫造成大豆DNA损伤的合适引物.

    RAPD随机引物遗传毒害

    基于根系生物量的宁夏滴灌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构建

    兰宇姬丽贾彪魏雪...
    1448-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利用玉米根系指标精准施氮的问题,借助于作物临界氮浓度模型思路,调查玉米根系生物量与植株氮浓度动态变化规律,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最佳施氮量.本研究开展6个不同施氮水平试验,采用统计分析与建模方法,建立基于根系生物量的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模型,并计算根系氮素营养指数,分析不同处理下滴灌玉米产量效益.结果表明:滴灌玉米根系生物量、根氮累积量以及产量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差异明显;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根系生物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根系氮浓度则呈下降趋势;整合前2年数据,构建基于根系干物质滴灌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为Nc=1.97W-0.59,R2=0.92;第3年数据验证结果R2为0.91,RMSE和n-RMSE分别为0.15 g·kg-1和7.49%,模型精度相对较高;通过氮营养指数NNI计算和产量效益分析,判断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最佳施氮量推荐范围为270~311 kg·hm-2.此结果可为宁夏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玉米精准施氮提供理论指导.

    玉米水肥一体化根系生物量氮浓度临界氮稀释曲线氮营养指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