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光谱信息的宁夏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

    丁启东王怡婧张俊华陈睿华...
    2531-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有机质(SOM)是反映和判断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为探讨高光谱信息对低含量SOM的估算能力,本研究以宁夏红寺堡和西大滩表层土壤(0~20cm)为对象,野外高光谱反射率与SOM含量为数据源,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4种数学变换:倒数一阶微分(RTFD)、对数一阶微分(LTFD)、对数倒数一阶微分(LRFD)和一阶微分(FD),采用相关性分析(PCC)和逐步回归(SR)筛选SOM敏感波段,然后基于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立SOM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反射率经数学变换后与SOM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FD变换增幅相对较大;采用PCC和SR相结合筛选敏感波段,很大程度对数据作了降维处理,减小了模型的运算难度并提高了模型的估算能力;基于LTFD-SVM模型的估算效果最优,其建模决定系数(Rc2)和验证决定系数(Rp2)分别为0。7593和0。9321,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62和3。47。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相似地区低含量SOM的定量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高光谱土壤有机质估算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支持向量机反距离权重法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麋鹿潜在栖息地分析与保护对策

    杨丽雯张渊媛杨峥钟震宇...
    2539-2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是世界上野外灭绝动物重引入的成功典范,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意义。对麋鹿栖息地适宜性的研究能为麋鹿的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可为未来麋鹿的种群扩繁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15个野生/半散养种群分布点和11个可能影响麋鹿分布的环境变量,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通过对比自然条件和受人类活动影响两种情景下的麋鹿潜在分布格局和环境变量响应情况,对麋鹿最有可能的潜在栖息地和限制其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只考虑自然条件情况下,模型预测麋鹿在中国的潜在适宜栖息地总面积可达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9。8%,其中高适宜栖息地面积达526056。3 km2,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5。5%,主要分布在中东部湿润平原地区;海拔、坡向和植被类型是贡献最高的环境变量。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麋鹿潜在栖息地总面积减小量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5%,高适宜栖息地面积缩减到317808。3 km2,仅占陆地总面积的3。3%,栖息地呈现明显的破碎化趋势;海拔的适宜值域缩小并整体向低海拔移动,最适海拔阈值由647 m降至635 m;麋鹿的存在概率与人为干扰变量未呈明显负相关,这可能与保护地位置受人为设置,重引入的种源扩散地靠近人类活动区有关。因此,提出增设保护地、建立完善的保护区巡回监测体系、建设生态廊道、人工干预种间交流、加强资源配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麋鹿MaxEnt模型栖息地适宜性潜在栖息地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