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工程设备"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

    王远山牛坤程峰吴哲明...
    4797-4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对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极大.作为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工程设备"在生物技术产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的设备可及性低、工程实训机会少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等痛点,以设备资源和素材库建设、虚实结合工程实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为抓手,构建"育德、育智、育能(实践创新能力)、对接社会发展新需求、融入学科前沿新进展、引入科研实践新成果(三育三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优化考核评价,通过课内外联动-校内外联动、引入前沿进展及科研成果、多样化资源集成、线上线下结合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以达到"三会一能".通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生物工程设备生物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基于BOPPPS教学法的生物制药工程线上有效教学策略与实践

    孙飞龙王雅静何琪钰
    4808-4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生物制药工程课程以线上的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针对如何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确保线上线下实质等效,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以生物制药工程课程为例,从学习者特征分析、网络平台选择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优化、基于BOPPPS教学法的教学结构设计、有效教学反思等方面,对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线上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有效教学生物制药工程BOPPPS教学法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高中赛道发展概况

    唐悦李裕康朱旭东杨冬...
    4816-4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简称iGEM竞赛)是合成生物学国际顶级大学生学术竞赛.iGEM竞赛赛况及项目成果受到Science、Nature、Scientific American、The Economist、英国广播公司(BBC)等顶级学术期刊或国际媒体的关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赛.2011年起开始有高中队参赛,参赛队伍数量逐年增加,高中生日益成为推动iGEM竞赛及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iGEM竞赛也成为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基于2017-2021年全球高中队参赛情况,本文总结了高中队赛道规则、选题倾向及获奖情况,进一步分析iGEM竞赛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探究全球高中参赛队伍的发展趋势,为未来高中参赛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iGEM竞赛高中赛道参赛规则选题核心素养

    高校生物类专业高质量就业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王占旗吴潇银仲雪婷黄华...
    4827-4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用人环境需求下,生物类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对生物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高质量地为社会输送生物类人才,本文对湖州师范学院生物类专业在读本科生就业观以及他们对生物类专业的认同度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探索生物类专业高质量就业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为相关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生物类专业就业现状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吴春发肖娜
    4838-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课程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结合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等环节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不仅显著提升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教学目标优化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评价

    《生物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