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航煤、生物质和一碳原料利用

    2391-2395页

    微生物固碳的电子供给策略研究进展

    焦子悦黄小涵郭树奇王新宇...
    2396-2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物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改造微生物已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固定、转化和利用,而电子传递及能量供给对微生物固碳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好氧性嗜甲烷菌、化能自养微生物等天然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直接、间接电子传递系统.在此基础上,围绕微生物固碳细胞工厂的构建,进一步介绍了基于光能、电能的人工电子供给策略及其对固碳过程中代谢通量、合成路径和供能效率的影响.最后针对微生物固碳的关键共性技术难点,简要展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及相关应用前景.

    微生物固碳电子传递二氧化碳甲烷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去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吴世磊徐安明周杰信丰学...
    2410-2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被发现广泛存在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等生态系统中.城市污水中的大量微塑料被污水处理厂截留在活性污泥中,但仍有不计其数的微塑料颗粒"逃脱"污水处理厂,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绝大部分微塑料会转移到污泥中,伴随着活性污泥的利用过程进入土壤环境,形成微塑料的二次污染.文中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对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危害进行了概述,对活性污泥工艺过程中微塑料的处理情况以及活性污泥中残留微塑料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梳理;展望了生物技术及合成生物学在活性污泥核心菌群遗传改造,赋予核心菌群微塑料降解能力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优化污水处理厂MP的降解提供参考.

    塑料微塑料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塑料降解酶

    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李中浤薛媚李顺江杜彩丽...
    2423-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学者们对抗生素抗性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是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目前缺乏对其来源、传播、人类接触和健康风险系统性的梳理.本文针对人类生活功能场所、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医院等4类气溶胶研究的典型场所,重点综述了上述4类典型场所中气溶胶ARGs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对人体的暴露和对健康的危害,为气溶胶中ARG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气溶胶抗生素抗性基因抗性细菌人类生活功能场所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医院

    环境胁迫下HOG-MAPK途径对真菌毒素形成的调控机制

    马艳玲黎铭轩王梓祈廖兰...
    2433-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为了适应在生长侵染食品、饲料等农产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胁迫的考验,包括热胁迫、氧化胁迫、渗透压胁迫、紫外胁迫等,进化出一套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HOG-MAPK)途径.该途径对真菌的生长发育、真菌毒素的产生和致病性都具有重要影响.HOG-MAPK途径共有两个分支,其中SLN1分支相比另一分支(SHO1分支)具有较为敏感的渗透压胁迫感应能力,能在高渗压和高盐浓度下进行渗透压胁迫反应.SHO1分支参与多种信号感应传导,比如氧化胁迫、热胁迫等.本文综述了真菌HOG-MAPK途径中关键基因sln1、sho1.ste11.ssk2、pbs2和hog1在应对渗透压胁迫、氧化胁迫等不同环境胁迫时所发挥的功能,说明HOG-MAPK途径可以响应多种环境信号,并参与调控黄曲霉、赭曲霉等致病真菌的生长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等真菌毒素的产生.在不同环境胁迫下,HOG-MAPK途径对真菌毒素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为食品和饲料等农产品真菌毒素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OG-MAPK)途径真菌毒素环境胁迫食品安全

    利用内源CRISPR-Cas系统开展乳酸菌基因编辑的研究进展

    朱青徐琛张书文谢宁...
    2447-2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工具,该技术的建立推动基因组编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应用最广泛的Cas9蛋白是来源于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SpyCas9,该蛋白作为"基因剪刀"在哺乳动物、植物等真核生物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成熟,但是该蛋白在一些乳酸菌中的应用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乳酸菌基因组上已发现多种类型的CRISPR系统,也蕴含着多种未表征的Cas蛋白,利用乳酸菌内源CRISPR-Cas系统,结合外源导入的向导RNA和同源修复模板,也可实现对乳酸菌基因组的编辑.这种基于内源CRISPR-Cas系统实现基因编辑的方式,具有打靶载体相对较小易转化、无外源Cas9蛋白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等优势,相比于CRISPR-SpyCas9更适合于乳酸菌基因组进行编辑,可能是一些乳酸菌未来开展基因组编辑的主要手段,本文重点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综述.

    自我靶向内源CRISPR-Cas系统乳酸菌基因编辑

    人工小RNA调控元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张芬芳孙韬陈磊张卫文...
    2459-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生物学通过改造天然系统或创造生物元件、模块和系统赋予生命体新的功能,为农业、能源、制造业及医学进步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对元件、模块或系统的精准、定量及高效调控将对合成生命系统的控制至关重要.细菌小RNA是一类长度在50-300 bp且通常不具备翻译能力的功能小分子,在环境胁迫响应、代谢变化适应和细菌毒力控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基于天然小RNA设计构建的人工小RNA调控元件的工作日 益丰富,实现了对目的基因甚至通路的有效抑制或激活.人工小RNA分子小、灵活性高,可程序化且易于设计,几乎不会对宿主细胞造成代谢负担,因此在合成生物学中具备广泛应用前景.为促进对人工小RNA的机理理解及应用拓展,本文围绕若干人工小RNA调控元件进行了系统介绍及比较;此外,总结了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代表性应用;最后,对其未来优化方向进行了讨论.

    非编码人工小RNA基因抑制基因激活智能调控

    生物航煤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

    王圣杨鹤闫瑞伏朝林...
    2477-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和对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生物航煤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传统航空燃料替代品.本文概述了制备生物航煤的代表性工艺技术路线、发展现状以及生物航煤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迄今为止,已经有多种生物航煤制备工艺得到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认证.其中,酯和脂肪酸加氢是目前最为成熟、可以实现完全商业化的路径.考虑到技术经济性和成熟度,短期内,费托合成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工艺.

    生物航煤可持续发展航空燃料生物质ASTM

    木质素复合水凝胶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鹏辉吴彩文刘宸任建鹏...
    2489-2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木质纤维素资源,也是唯一的天然芳香族聚合物,其衍生的高值化产品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木质素的高效高值高质生产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的关键所在,但木质素大分子结构复杂多变、反应的活性差、官能团冗杂,制备出性能稳定的高分子材料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木质素改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木质素复合水凝胶的应用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从木质素的基本结构组成与反应特性出发,简要概括了木质素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介绍了木质素复合水凝胶的应用现状,包括生物传感器、控制释放材料、环境响应材料、吸附材料、电极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应用;综述了木质素复合水凝胶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木质素制备复合水凝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木质素水凝胶生物质聚合物复合水凝胶

    蛋白质交联用酶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龙梦飞郑楠张泽华高玲...
    2499-2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交联在食品、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酶催化蛋白质交联是一种可替代物理和化学交联的高效经济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缺乏详细的酶促蛋白质交联分子层面的解析.本文综述了酶催化的蛋白质交联反应机制及其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化工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酶促交联的发展.

    蛋白质交联谷氨酰胺转氨酶氧化酶脂氧合酶谷氨酰内肽酶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