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学杂志
生物学杂志

宋礼华

双月刊

2095-1736

swxzz@163.com

0551-62673629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毒性环境下Bryostatin-1对神经突触活性的影响和潜在机制

    潘文阳陈鹏孙邈包小峰...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原代海马神经元上建立通过外加Aβ寡聚体所导致的突触毒性模型,并使用蛋白印迹、激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和电生理等技术检测PKC激酶的非选择性激动剂Bryostatin-1 是否可以保护Aβ寡聚体导致的突触毒性.结果显示,在Aβ毒性模型中,Bryostatin-1可以改善树突棘的形态,并促进树突棘成熟.此外,电生理结果显示Bryostatin-1可以显著改善突触后的微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AMPA受体与NMDA受体的比例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蛋白印迹结果显示Bryostatin-1可以上调突触生物标记物水平.蛋白印迹试验结果表明,Bryostatin-1 可以上调mTOR-S6K1 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在神经元中转染GFP-RFP-LC3 质粒并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提示Aβ寡聚体可以抑制神经元内自噬通量,而Bryostatin-1可以提高被Aβ寡聚体所抑制的自噬通量.结果提示,Bryostatin-1激活mTOR-S6K1 信号通路,并随后调节细胞自噬功能可能是其在Aβ寡聚体毒性环境下保护神经元突触功能的分子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蛋白激酶C神经元树突棘形态神经元突触功能神经元自噬通量

    利用邻近标记-质谱联用技术筛选埃博拉病毒相关宿主因子

    张迅柏宇刘海楠刘萱...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VP35与生物素连接酶TurboID融合蛋白,利用埃博拉病毒最小基因组系统(Ebola virus minigenome system,EBOV MG),在细胞中模拟病毒的生命周期和病毒包涵体(virus inlusion body,VIB)的形成过程,通过添加外源生物素,标记VP35 相互作用蛋白.定量质谱丰度差异分析筛选出 537 个潜在的VP35 互作蛋白,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其中包括大量与RNA结合相关蛋白.从中选取EIF4B和ZNF598 进行初步验证,二者均与VP35 存在相互作用,且敲低上述基因可显著抑制EBOV 转录复制病毒样颗粒(trVLP)的复制效率.结果证实,邻近标记-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蛋白挖掘,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抗病毒靶点挖掘提供重要手段.

    邻近标记埃博拉病毒病毒包涵体TurboIDVP35

    苯酚降解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动力学

    杨宗政刘伟萌吴志国赵文立...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废水中苯酚的降解效率,利用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将 3 种菌株进行复配,构建出能有效降解苯酚的复合菌群.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不同菌株的复配比.随后,探究复合菌群对初始质量浓度范围为 400~1400 mg/L的苯酚的降解过程,并首次提出选用Three-half-order模型描述复合菌群对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相比单株菌,优化复配比后的复合菌群能够将苯酚的去除率提高至 99.85%.相比一级动力学模型,Three-half-order模型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苯酚的降解过程的预测更加准确.对苯酚的生物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有助于了解苯酚降解过程中苯酚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

    苯酚生物降解复合菌群动力学污水处理

    一株耐盐菲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李文静季蕾李天元邢颖娜...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胜利油田含油污泥中筛选分离出 1 株具有耐盐能力的高效菲降解菌,经 16S rDNA测序鉴定为假节杆菌,命名为Pseudarthrobacter phenanthrenivorans A-5.探讨菌株A-5对不同程度盐胁迫的响应(分别添加 0、1%、3%、5%和 7%的NaCl),结果表明:菌株A-5在不超过 3%的盐度下对菲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周降解率分别为 95.45%、91.20%和 79.54%),当NaCl添加量≥5%时,其降解效率显著降低(分别为 2.98%和 1.56%);随着盐度升高菌株A-5的生长速度逐渐受到抑制,其细胞膜饱和脂肪酸含量随之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随之增加;而四氢嘧啶浓度呈现随盐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油田土壤盐渍化多环芳烃生长曲线膜脂肪酸四氢嘧啶

    泛素化修饰及其调控果实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孙雯雯吕萌顾业飞张新华...
    109-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泛素化修饰在果实抵御外界逆境胁迫中的重要调控作用,总结泛素化修饰体系,特别是能特异性识别靶蛋白的E3 泛素连接酶和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的 26S蛋白酶体的组成及该体系对靶蛋白的修饰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以E3 泛素连接酶为核心的泛素化修饰在果实应对包括干旱、盐、寒冷、重金属和衰老在内的非生物胁迫,以及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最后指出目前果实中泛素化修饰研究中仍然存在包括泛素化基因和酶功能的鉴定不足、泛素化修饰存在时空调控与去泛素化现象、泛素化修饰位点鉴定手段的缺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以期为深入解析泛素化修饰在果实品质形成和保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参考.

    泛素化果实胁迫响应泛素连接酶

    鱼类环境DNA保存条件的比较研究

    刘洋应方杨俊王焕英...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环境水样中鱼类DNA的最佳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选取饲养鱼的水样为研究对象,在无核酸污染的环境中,采用 0.45 μm孔径滤膜对相同体积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并对富集环境DNA(eDNA)的滤膜进行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保存时间捕获的eDNA质量、鱼类 12S rRNA 基因文库浓度、基于ASVs方法的鱼类 12S rRNA 扩增子测序结果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冷冻、-80℃冷冻、无水乙醇-常温、75%乙醇-常温、Longmire's保存液-常温以及TK保存液-常温等6种保存方法捕获的eDNA效果最好的是TK保存液-常温,其次为冷冻保存(-20℃、-80℃).-20℃冷冻、-80℃冷冻和TK保存液-常温等 3 种保存方法在同一保存时间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在保存时间 2周内的测试条件下,也能稳定保存滤膜,最大程度还原水样中鱼类的遗传信息.研究对eDNA样本最佳保存条件的探索,将为第三方基因检测实验室对鱼类eDNA保存策略提供技术基础,便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开展.

    eDNA保存条件DNA提取扩增子测序ASVs方法

    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王甜张大伟李佛生熊莉...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优秀科研项目转化以及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为学生前沿科学知识学习、综合性科研训练和生物下游产业技术训练提供有利环境,有效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和延伸.全天候开放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实验标准化视频、教学课件和测试题库等线上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满足随时随地实验教学需求,支持了一系列的混合式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课程开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双中心"融合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创新实践人才.

    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虚实结合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维度协同模式研究与实践

    周玲黄明敏何晓晓涂海军...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生物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组织形式和育人模式的改革、融合与创新,构建优秀师资、优质课程体系和高端育人平台,创建以课程引领、科教融合、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牵引、创新平台为核心的多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多维协同、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之路.通过推进实施该模式,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为国内外其他高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多维度协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