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研究
税务研究

月刊

1003-448X

010-63569126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

税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中国税收科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关于把《税务研究》办成反映税收研究最高水平的理论学术研究载体,理论研究要高水平、高层次、多出精品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税收理论研究领域最高阵地的作用,刊登了许多当代中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品位高、理论性学术性强、质量高、具有权威性的文章;并注意发挥其群众性学术交流园地的作用,推动群众性税收理论研究的发展,发现、培养、扶植税收理论研究新生力量;拓宽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思路,从大税收、大宏观、大社会的视角来研究税收中的一些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民事执行程序中新生税款的优先清偿

    李乔彧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新生税款主要因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而产生.为确保此类税款的优先清偿,既有实践倾向于直接从执行款中划扣新生税款.然而,该做法的法律依据并不适格,且难以消除优先清偿税种范围的争议,亟待重构.新生税款的有序清偿应秉持债权平衡保护的价值立场,遵循民事执行程序的建构理念,以共益性特征和政策性考虑作为优先清偿的二元理论基础.立法完善时,应当仅在参与分配制度中认定新生税款的共益性特征,明确其为共益债务并以被执行人的法定税负为限;基于政策考虑优先清偿新生税款宜采用设定特别优先权的方式,并将税种限制在间接税的范围之内.

    新生税款共益债务特别优先权税收债权

    偶然所得的性质廓清及其课税规则更新

    龙秋羽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偶然所得"相关规定未清晰阐明其核心意涵,从而使"偶然所得"税目不能与相近税目准确界分、不同性质的"偶然所得"税负不均,致使量能课税的效力遭到贬损.透过法理层面的分析可知,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规则并无绝对理想的方案,其本身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兼顾控权和授权双重需求,偶然所得的征收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应考虑区分偶然所得的具体类型,使其中部分所得得以扣除取得成本;逐步扩大综合所得的范围,矫正税负失衡.

    个人所得税偶然所得税收法定费用扣除综合所得

    税务行政诉讼"复议前置"条款的适用——以人民法院不予受理XD公司税务行政诉讼案为例

    张小锋王熙炎王曙光
    90-93页

    借鉴OECD成员国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制度

    郑涌陈斌王建勇梁海剑...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税式支出作为税收优惠的管理工具,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税式支出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实践经验,旨在为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制度提供参考.研究发现,OECD成员国通过遵循严格的立法程序、建立透明的税式支出报告制度以及开展定期的审查与监督,有效开展税式支出相关工作.基于此,我国应立足国情,借鉴OECD成员国的经验,加快税式支出的立法进程、规范编制税式支出报告与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税式支出与财政支出预算、健全税式支出绩效评估与清理机制,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制度.

    税式支出税收优惠绩效评估

    税收减免与居民消费:来自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数据分析

    刘华邹典璋周曼扬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减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了居民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使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平均提高了8.62%,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个人所得税改革提升了家庭文化娱乐、旅游等非生存型消费;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流动性约束较高家庭和有抚养负担的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消费消费结构

    激发农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

    杨志安胡博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消费以其强劲的增长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税收政策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立足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指导精神,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农村消费供给、农村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厘清税收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理论逻辑,并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税收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税收政策在激发农村消费需求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提出强化税收调节作用、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税收政策效能、改善农村消费供给,增强税收政策导向、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等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内需农村消费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共同富裕、间接税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

    李雪杰窦姝云崔月彤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间接税的税负转嫁特征会使不同收入群体承担的间接税税负不同,从而影响其"实际收入"水平.基于我国2006-2019年数据,运用世界银行关于共同富裕指数和共同富裕溢价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低收入群体承担的间接税税负率下降的年份,间接税使得共同富裕指数提升,间接税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在低收入群体承担的间接税税负率下降程度大于总体承担的间接税税负率下降程度的年份,间接税使得共同富裕溢价指数提升,间接税对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促进大于对总体收入增长的促进,间接税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间接税的政策调整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降低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由目前的9%下调为6%,从而提升共同富裕指数,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应提高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消费的成品油等的消费税税率,同时将私人飞机、高档箱包等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使共同富裕溢价指数得以提升,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间接税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指数共同富裕溢价指数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我国绿色税制的完善

    米伊尔别克·赛力克侯国帅朱甜甜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税制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对标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国绿色税制在机制设计、协同联动、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完善和发展我国绿色税制,要立足我国国情,循序渐进引入碳税;要坚持系统观念,优化调整绿色税制设计、强化绿色税制内外部协同;要统筹国内国际形势,提高绿色税制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税制绿色低碳发展碳税

    促进实数融合的税收政策体系探究

    王敏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与有力支撑.本文立足于资源集聚视角分析税收政策对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作用方向.研究发现,税收政策可通过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发挥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但在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现行税收政策存在回应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差和激励力度不足等制约因素.基于上述理论和政策层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完善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

    税收政策实数融合数字经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征收职责划转后进一步提升基层税费征管质效的思考

    魏志凌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后,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筹集主体的地位得到强化,组织收入格局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征税为主向征税收费转变.从税费征管实践情况看,基层税务机关机构数量仍显偏紧、日常工作任务仍然较重、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的征缴力量配备仍待调优、人力资源配比仍然不足.税务部门可从进一步协调基层税费统筹的征管职责、进一步优化基层税费征管模式、进一步强化基层税费征管资源分配、进一步完善基层税费协同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税费征管资源合理分配,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工作压力,实现税费征管质效持续常态化提升.

    税费征管征管改革基层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