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研究
税务研究

月刊

1003-448X

010-63569126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

税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中国税收科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关于把《税务研究》办成反映税收研究最高水平的理论学术研究载体,理论研究要高水平、高层次、多出精品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税收理论研究领域最高阵地的作用,刊登了许多当代中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品位高、理论性学术性强、质量高、具有权威性的文章;并注意发挥其群众性学术交流园地的作用,推动群众性税收理论研究的发展,发现、培养、扶植税收理论研究新生力量;拓宽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思路,从大税收、大宏观、大社会的视角来研究税收中的一些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强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探讨

    范子英王烨温晓东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在宏观政策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两者分别属于"条条"和"块块"政策,两类政策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较大,影响也较为深远.两类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设计应遵守服务全局战略目标、避免低水平纳什均衡、避免对冲宏观调控等原则.相应地,推进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按照推进政策信息公开、构建协调机制、建立政策迭代优化机制的工作思路.具体而言,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不是单一领域的调整,而是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收入机制的一系列重塑.为此,本文从财政体制、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财税政策区域政策宏观调控财政体制纳什均衡

    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协同"稳就业"

    杨杨于鑫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稳就业"对于我国而言是重中之重.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最基本政策工具,是实现"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如何协同两大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对实现"稳就业"意义重大.两大政策工具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及拉动就业的效能有所不同且在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实现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协同"稳就业"的路径及着力点,可以围绕强化"稳就业"的协同目标、深耕"稳就业"的重点领域、注重政策科学搭配与有效衔接、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同联动等方面展开,同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包括完善高质量就业指标监测体系、建立"稳就业"反馈机制、加强政策协同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工具创新等.

    稳就业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协同

    论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冯明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治理的两类基本工具.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有三个主要联接点:宏观调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财税资金管理与货币流动性管理.当前,这三个联接点上都面临一些突出挑战.我国在坚持问题导向、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也要树立目标导向,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锚定方向,从理论、政策、市场、体制机制四个层面推进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协调

    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北税务推进"税护长江"工程为例

    白渊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实施"税护长江"工程,为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了实践经验.本文建议把准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方向、构建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联盟、完善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税制、提升税收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能力,以期更好发挥税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职能作用.

    税收职能长江经济带绿色税制税收优惠税收营商环境

    论"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优化

    李思存蒋书豪朱谷锐沈杰...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求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仍面临多种掣肘,应立足税收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研究探索"双碳"目标下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实现路径.本文在总结我国现有绿色税收体系建设历程及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引入"1+3+N"的"双碳"目标下绿色税收体系新型框架,即以"1"个碳税为核心,推进实现"降碳",从"减污""扩绿""增长"等"3"个层面协同发力,通过拓展征收范围、优化制度设计、完善优惠政策、健全征管措施等"N"项路径,巩固和发展"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税收体系.

    "双碳"目标绿色税收环境保护税碳税税收优惠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优化研析

    邓微达蔺涵婧王智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必然包含推动新一轮绿色税收体系改革的内容.基于我国绿色税收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职能布局,借鉴他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实践经验,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绿色税收改革持续深入;二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绿色税收改革进程;三是把握好经济周期与绿色税收改革的关系;四是继续加强绿色税收的社会影响力.

    绿色税收绿色低碳转型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碳关税

    优化绿色税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思考

    张渝砚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我国绿色税制通过多税种协同发力、约束与激励"双向发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议从增强资源开发环节绿色税制的"绿色"度、提升生产环节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绿色"度、加强消费环节绿色税制的"绿色"度、完善排放环节的环境保护税制度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税制.

    绿色税制美丽中国资源税环境保护税

    人工智能嵌入税务执法的应用风险及法律限度

    黎江虹李思思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税务执法方式呈现出从人工操作转向智能执法的演进趋势.然而,在税务执法方式革新的同时也隐现出新的适配难题.因此,在智慧税务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了化解执法障碍,需分别从税务执法与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出发,反思人工智能介入税务执法的可能与限度.具言之,应在划定人工智能嵌入税务执法场域范围的基础上,以纳税人中心主义和正当程序原则为基本指引,实现智能执法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人工智能税务执法正当程序智慧税务

    论产权结构性分置下数据课税模式转向

    陈荣新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其课税以产权结构性分置为前置条件.通过解析数据产权结构化态势与类型化确权涵义,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创设的"三权分置"场景中完成权利配置.从税收对数据流转收益的再分配以及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宏观调控切入,数据课税的正当性能够得以证成.如今虽尚可依托增值税与所得税框架进行数据课税,但仍有难以调和之局限,未来亟须适时转向以数据资源税和数据使用税为重心的专门数据税模式.

    产权结构性分置数据课税数据资源税数据使用税

    民行衔接视阈下涉税执行问题的破解

    程国琴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与行政法分立下,关联规范之间缺乏衔接,司法机关"重民轻行"与税务机关"重行轻民"的思维模式,导致涉税执行中的利益失衡与权力失调.优化涉税执行中税收债权实现的方式,应当强调民法与行政法衔接对税法的双向均衡塑造,民法对税法的支撑作用与行政法对税法的约束功能均不可或缺.秉承保障与限制税收债权并重的理念,兼顾税收的债权属性与权力本质,更新传统的利益主体身份决定利益优先顺位的思维逻辑,明确税收债务理论的适用边界,促进涉税执行中税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推动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协调运行,才能切实破解涉税执行中的实践难题.

    民法行政法税收强制执行税收债权民事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