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与经济
税务与经济

武振

双月刊

1004-9339

swyjjzz@163.com

0431-84539188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长春税务学院

税务与经济/Journal Taxation and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长春税务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财经类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发表财经类学术论文、重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税收及经济理论问题。以促进学术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始终站在学术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会学报”;连续五次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房地产税的企业价值效应:来自股票市场的初步证据

    李建军赵薇
    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观察房地产税征收改革试点授权决定出台后的资本市场反应,为征收房地产税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提供了初步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0,1]事件窗口期的股票市值下降了约3.5%.这与征收房地产税会降低消费者需求、对房地产企业业绩产生负向影响的预期相一致.同时,房地产税的征收对与房地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征收房地产税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和税负转嫁弹性因子较小的企业影响程度更大,且对突破"三道红线"阈值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房地产税事件研究企业价值税负转嫁行业联动

    税收筹划强制披露制度的国际实践和中国应对

    任超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收筹划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出现,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激增的大规模销售的个人避税措施,并被加拿大所借鉴.2000年代,该制度进一步扩展了原有的避税登记制度的范围,将涉及公司、信托等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纳入其中,并要求报告某些可能与避税有关的"列举的交易"和其他包含某些可识别特征的交易.这种扩展的制度也被英国、南非等国借鉴.自2015年起,税收筹划强制披露制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散,并形成国际化的趋势,从以国内避税交易为重点的国内措施转变为解决跨境避税和逃税问题的多边标准.强制披露的内容和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并确立了司法管辖区之间交换信息的方式.目前,作为打击避税和逃税协调国际运动主要组成部分的税收筹划强制披露制度,已经从针对大规模市场避税发起人的有针对性的国内法律措施,发展成为一种更广泛和更普遍的披露标准.我国应当顺应该制度扩展和国际化的趋势确立自己的制度回应.

    税收筹划强制披露制度DAC6CRSMDRs制度应对

    财富税:良税还是劣税

    李文姜琳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富税是针对财富净值课征的税收.在理论和现实中,财富税背负着巨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与该税种的效应直接相关.财富税支持者强调财富税具有促进公平、筹集税收收入、提高经济效率等正效应;而财富税的反对者则认为财富税会损害公平,导致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损失,对税收收入具有负面影响,且损害税制的竞争力.综合考虑财富税的效应和我国的现实状况可以发现,我国不应开征财富税,而应当视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适当时机对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实施必要改革,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

    财富税公平效率税收收入税制竞争力

    环境保护税噪声税目设计的反思与重构

    刘逸颖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征环境保护税是国家规制生产者排污行为的重要工具,征税范围的选择反映了国家意欲通过"经济诱导"的方式对何种类型的污染物予以税法上的规制.作为环境保护税主要税目之一的工业噪声,目前面临着税、罚并行、负担偏重,税收征管成本偏高,税收收益偏低等困境.纳税人改良生产工艺能够降低排污量,但税收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因此,立法上选择应税污染物要兼顾前瞻性和现实性,既要实现改善环境的远期目标,即要求应税污染物有可能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而不断减少排放;又要实现筹集税收收入的短期目标,即对该污染物征税能够获得一定的税收收益.想要实现环境保护税的收入筹集功能,应当兼顾税收效率和税收公平原则,对于不宜征税的污染物仍应对其采用"命令—控制"型的规制手段,通过税、罚共治,协同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目标.

    环境保护税工业噪声污染噪声税目应税污染物环境保护

    房地产税改革的公众情感态度与税收遵从

    许评陈清王伟域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新浪微博数据挖掘以及NLP情感分析技术,研究公众对推进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情感态度和遵从倾向.研究发现,对税负的感知是引起负面情感态度的最重要因素,且该类情感对税收遵从呈负向显著影响;2021年末,房地产税政策的评价正面情感得分比负面情感略具优势;"试点、房产、房租、房价、贫富、压力、房贷"等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负面情感态度的背后存在政策系统性不足、配套支持措施尚未落地、经济压力大等诉求.应同步落实配套支持性政策、实施差异化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合理制定税费减免政策、提高税款使用透明度等,以缓解公众对房地产税改革关于税负的负面情感,减轻政策落实的阻力和难度.

    房地产税改革社会情感情感分析税收遵从

    我国制造业外循环国际环境问题研究

    巴殿君刘力源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0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制造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世界科技变革正在不断加速,而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局部冲突愈演愈烈等问题,使得世界进入了一个快速运动和革命的新时期.中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风险期和挑战期,面对个别外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围剿逐步升级,我国依然要坚定对外开放的态度,完善外循环服务内循环的经济发展理念,借力RECP建立供应链外循环平衡发展新模式,抓住机遇加强对制造业供应链的风险预测,利用数字经济消除制造业供应链外循环阻点,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外循环国际环境供应链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霍红王悦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东北三省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总量小、占比低、增速缓等问题.具体而言,政策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影响效应差,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优质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在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实际,寻找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基点",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提升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推进数字深层次融合发展,培养储备优质复合型人才.

    数字经济东北振兴产业融合

    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于静霞安真李馨怡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和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政策溢出效应,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债券市场具有显著影响,短期债券受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券;溢出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非对称性,美联储在经济衰退阶段实施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冲击更大;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并且其在2015年后显示出更强的有效性.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补充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股、债、汇及大宗商品市场联动的风险预警与联合干预机制,通过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来降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货币政策溢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债券市场事件研究法经济周期

    直播电商市场认可度测评分析

    李菁菁梁会会刘钟墨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以来,直播电商爆发式增长,成为电商领域的黑马.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微博平台积累的63 207条直播电商行业相关文本进行处理,建立直播电商行业形象评价指数体系,通过情感分析对指数体系中的9个一级指标和1530个二级指标进行量化测评,进而分析得到市场对该新兴行业的认可度情况.结果显示,二级指标得分均值分布在(-0.73,1],一级指标及综合测评分值在0.5~0.7之间,总体市场认可度较高,但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针对目前直播电商中存在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维权困难、主播刷单造假等问题,应加快构建规范直播电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对直播电商各流程统一进行规划,落实对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的切实监管,同时加大税收核查力度,保障直播电商的健康发展.

    直播电商商业模式行业形象评价指数体系文本挖掘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的影响

    马天王晓亮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流动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