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帕霉素对γδT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

    曾雪娇张瑞谢仁古丽·阿力木曲建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与Torin2对人γδT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8。0岁(标准差4。7岁)。选择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肿瘤细胞株MEC-1。从志愿者外周静脉血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处理获得γδT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人γδT细胞在第10天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人γδT细胞百分率。γδT细胞分别用100nmol/L雷帕霉素(雷帕霉素组)和Troin2处理(Troin2组),同时用RPMI 1640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 h,计算活细胞数。采用不同效靶比(1∶1、3∶1、9∶1、18∶1、36∶1),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人γδT细胞对MEC-1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IL)-17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表达。结果 扩增前人γδT细胞百分含量为4。70%±1。17%,经10 d扩增且纯化后γδT细胞百分含量为94。20%±2。18%。雷帕霉素组24 h扩增倍数为1。45±0。20,48 h扩增倍数为2。71±0。06,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rin2组24 h扩增倍数为1。14±0。05,48 h扩增倍数为2。09±0。06,均显著低于雷帕霉素组及对照组(P<0。05)。雷帕霉素组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0。05%±0。01%(1∶1)、10。84%±0。88%(3∶1)、23。02%±0。65%(9∶1)、50。74%±2。96%(18∶1)、77。75%±0。55%(3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rin2组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0。06%±0。01%(1∶1)、4。06%±0。84%(3∶1)、10。72%±2。97%(9∶1)、18。20%±2。83%(18∶1)、36。18%±2。19%(36∶1),均低于雷帕霉素组及对照组(P<0。05)。雷帕霉素组IL-17表达为(32。7±1。7)%,Troin2组IL-17表达为(12。2±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3。1±2。7)%(均P<0。05)。且Troin2组抑制γδT分泌IL-17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组、Troin2组mTOR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雷帕霉素组=14。23,P<0。05;tTroin2组=11。67,P<0。05);雷帕霉素组、Troin2组p-mTOR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雷帕霉素组=16。78,P<0。05;tTroin2组=25。31,P<0。05);雷帕霉素组PI3K表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7,P<0。05);AKT表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5);p-AKT表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3,P<0。05);4EBP-1表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7,P<0。05)。结论 雷帕霉素能在不影响体外人γδT细胞增殖的基础上,增强人γδT细胞对MEC-1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并抑制其IL-17的水平,其机制可能与mTOR C1/C2位点之间的负反馈机制相关。

    雷帕霉素γδT细胞MEC-1mTOR白细胞介素(IL)-17细胞增殖细胞活性细胞毒活性

    利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有望治疗胱氨酸病婴儿

    8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导板的仿生设计与制造

    陈星王素林涛夏科...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制造一种考虑假体尺寸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导板(简称截骨导板),实现术中快速、精准定位、辅助截骨的目的。方法 截骨导板采用德国EOS公司的FORMIGA P 110三维(3D)打印设备制造,打印材料为聚十二内酰胺(PA12)。通过CT、股骨3D重建、假体逆向重建获得股骨远端与假体的数字模型,用计算机手术预演确定合理尺寸的假体,固定股骨远端与假体的接触面作为截骨平面,以该平面为基准逐步装配其他部件。3D打印设备模型输入格式为病理性股骨标准模板库(STL),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生产截骨导板,打印主体材料为聚十二内酰胺(PA12)。制造成品灭菌消毒后,于2019年至2021年用于3例因严重骨关节炎实施的截骨手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患处位于左侧1例,右侧2例;年龄54~67岁,平均年龄59岁。术中医生严格按照截骨导板使用指南实施截骨手术。统计术中和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髋膝踝角、胫股角、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成功打印制造截骨导板,主要尺寸:固定钉钉孔到截骨平面的垂直距离10。17~12。51 mm,前髁固定钉钉孔直径3。18 mm;截骨槽宽度1。42 mm,固定钉中心点距离45。44 mm,固定钉钉孔直径3。16 mm。临床试用表明,在截骨手术中使用截骨导板定位股骨远端面,切面呈规则"8"字形状,无明显过切或少切现象,能保证截骨的准确性。未发生摆锯与截骨导板干涉或截骨导板破裂等需要中断手术的事件。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膝内外翻畸形、移位、股骨端骨折、脂肪栓塞等不良反应。结论 实验研究设计制造的截骨导板能够准确定位,相较于普通截骨工具具有无需开髓、一次安装、多次定位的功能。基于3D打印技术的手术预演有利于医生术前根据患者骨形确定假体规格,提前熟悉截骨参数,预估手术难度,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最优化手术方案。

    假体尺寸全膝关节置换三维(3D)打印截骨导板传统截骨膝关节活动度

    新型C10 LNP脂质纳米颗粒可增强免疫应答

    16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年人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刘玉波张会增张同润睢更义...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探讨成年人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采用1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踝关节CT扫描数据构建踝骨实体模型并导人Ansys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设定站立状态下踝关节载荷和条件,模拟后踝1/5、1/4、1/3、1/2范围骨折对比不同程度后踝骨折状态胫距关节软骨接触面积、最大米塞斯应力、最大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等参数。模拟腓骨外移、短缩、内旋和外旋状态,对比不同状态胫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结果 骨折范围增加后,胫骨软骨接触面积不断缩小,最大米塞斯应力及胫骨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均不断增加。骨折范围>1/3时,胫距关节接触面积显著缩小,关节位移显著增加。腓骨外旋、内旋、外移、短缩产生的胫距关节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变化差异分别为17。6%、17。7%、45。3%和10。3%。结论 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踝关节模型仿真度较高,当后踝骨折范围超过1/3时,会影响胫距关节的接触状态。骨折范围增加关节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增加,关节相对位移趋势增加,容易引起胫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而不同腓骨移位状态会影响胫距关节面接触状态,为后踝骨折关节复位、创伤性关节炎的病情诊断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三维有限元后踝骨折踝关节生物力学

    抑制A3Rs可能对损伤后骨骼肌再生具有治疗价值

    25页

    鼻咽癌放射治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几何和剂量学分析

    黄新王新卓薛涛刘双童...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中危及器官(OAR)自动勾画(AS)的几何和剂量学准确度,并检验OAR勾画的几何和剂量学之间的相关性,为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OAR勾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1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11~82岁,中位年龄55岁;病灶位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垂直径和横径各3~4 cm,前后径2~3 cm。其中随机数字法选择85例患者经AccuLearning深度学习训练平台训练形成AS模型,将AS模型导人AccuContour软件。利用AS模型勾画未训练的3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18个OAR。比较AS与手动勾画(MS)OAR的几何度量有戴斯相似性系数(DSC)、杰卡德系数(JAC)、质心偏差(DC)、豪斯多夫距离(HD95)、对称位置平均表面距离(ASSD)、相对绝对体积差异(RAVD)。在同一个VMAT计划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AS与MS勾画的OAR剂量学参数。采用双尾Spearman来分析几何指标和剂量学绝对差异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S勾画的OAR轮廓与MS勾画的OAR轮廓具有差异性。几何指标DSC、JAC、RAVD勾画质量表现最佳的是下颌骨,其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94±0。01、0。88±0。02、6。34±4。13。左晶状体的HD95、ASSD结果最好,其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04± 0。91、0。22±0。12。DC均值±标准差最佳的是右眼球,为0。93±0。77。DSC和JAC中勾画质量表现最差是视交叉,其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75±0。06、0。60±0。07。DC和HD95中勾画质量最差的OAR是左颞叶,其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22± 2。30、11。89±3。82。口腔的ASSD均值±标准差表现最差,为1。30±0。41。右晶状体的RAVD均值±标准差表现最差,为29。03±16。51。所有OAR的MS剂量参数均值比AS的低,但AS的剂量值未超过剂量限定条件。配对t检验发现绝大部分OAR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脊髓和脑干的剂量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尾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没有OAR的几何指标和剂量绝对差异值(ΔDose)之间呈强相关性。结论 AccuContour AS软件对鼻咽癌放疗勾画OAR轮廓具有一定准确性,这为临床医生提高了工作效率。没有观察到AS几何指标和剂量差异之间的强相关性。

    鼻咽癌放射治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几何指标剂量学

    低剂量放射疗法有望治疗心力衰竭

    34页

    CT-MRI同体位图像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应用

    金龙杨振张鑫刘晓斌...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体位MRI图像(MRIsim)与CT模拟定位图像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5。5岁;全部为单发病变;均已行全切或不全切手术,全部经病理组织诊断证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Ⅲ级6例,Ⅳ级14例。将每例患者的同体位MRIsim、常规MRI影像(MRIconv)分别与CT模拟定位图像融合。运用Dice相似指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算法来评价配准的精确度。在CT与MRIsim融合图像(Fusion-CT MRIsim)、CT与MRIconv融合图像(Fusion-CT MRIconv)上分别勾画危及器官(OAR)及靶区[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评估两种融合图像(即Fusion-CT MRIsim组和Fusion-CT MRIconv组)OAR勾画体积、GTV、CTV及剂量学差异。结果 融合精确度评估:除全脑外,Fusion-CT MRIsim 组其余 OAR DSC 均高于 Fusion-CT MRIconv 组(P<0。05);Fusion-CT MRIsim 组 OAR HD小于 Fusion-CT MRIconv 组(P<0。05)。OAR 勾画体积比较:Fusion-CT MRIsim 组 OAR 勾画体积与 Fusion-CT MRIcon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Fusion-CT MRIsim 组 GTV、CTV 小于 Fusion-CT MRIconv 组[(118。2±8。0)cm3vs(125。3±8。1)cm3、(234。3±12。8)cm3vs(256。0±13。4)c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 P=0。000)。剂量学比较:Fusion-CT MRIsim 组 Dg-PTV、Dmean-PTV 与 Fusion-CT MRIconv 组[(6 432。9±23。0)cGyvs(6 430。4±25。2)cGy、(6 159。0±13。7)cGy vs(6 166。2±17。3)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同体位融合图像配准精确度高,可降低全脑平均剂量(Dmean)及缩小GTV及CTV,是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射治疗值得广泛应用的临床方法。

    CT-MRI同体位融合高级别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靶区勾画

    Daam1在调节肠道干细胞分化为潘氏细胞中起着关键作用

    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