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椎病手术治疗前后多模态影像学参数分析

    曲博王成健高明霍英杰...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多模态影像学参数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北中石油医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107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1.02岁;身体质量指数22.5~32.7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21 kg/m2;高血压121例,糖尿病71例;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168例,脊髓型颈椎病92例.根据手术治疗效果分为不良组(改善率<25%)和优良组(改善率≥ 25%).分析比较不良组与优良组治疗前后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T1倾斜角、颈椎倾斜角、椎管最大狭窄程度、脊髓最大受压程度、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差异,同时分析X射线及MRI参数术后-术前差值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改善率相关性.结果 根据手术治疗效果分为不良组72例和优良组188例.优良组术后Cobb角及术后-术前差值、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术后-术前差值分别为(16.22±4.10)°、(4.03±1.03)°和(5.50±1.10)mm,明显高于不良组[(14.35±4.10)°、(1.94±0.78)°和(2.56±0.86)mm](P<0.05),而术后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为(18.87±4.26)mm,明显低于不良组[(21.54±4.12)mm](P<0.05).优良组术后椎管最大狭窄程度、脊髓最大受压程度、ADC 值分别为(36.69±7.54)%、(27.78±5.88)%和(1.06±0.29)× 10-3 mm2/s,明显低于不良组[(40.49±7.19)%、(32.21±6.10)%和(1.15±0.30)× 10-3 mm2/s](P<0.05),而椎管最大狭窄程度术后-术前差值、脊髓最大受压程度术后-术前差值、ADC值术后-术前差值分别为(8.82±1.59)%、(7.91±1.18)%和(0.21±0.06)× 10-3 mm2/s,明显高于不良组[(6.15±1.44)%、(4.44±1.07)%和(0.11±0.05)× 10-3 mm2/s](P<0.05).Cobb 角术后-术前差值与 JOA 评分改善率呈正相关(r=0.411,P<0.05);椎管最大狭窄程度术后-术前差值、脊髓最大受压程度术后-术前差值和ADC值术后-术前差值与JOA评分改善率呈负相关(r=-0.463、-0.442、-0.398,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X射线及MRI参数与临床疗效有关,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颈椎病影像学临床疗效X射线MRI

    CARD11-PIK3R3基因突变让CAR-T细胞抗癌能力提高百倍

    239页

    表观弥散系数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佩玉杨月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 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 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 0.39)× 10-3 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 10-3 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4±0.23)× 10-3 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0.99±0.08)× 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不变组治疗前平均ADC 值(1.04±0.28)× 10-3mm2/s,治疗后平均 ADC 值(0.91±0.13)× 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2±0.10)× 10-3 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0.22)× 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炎症性肿大淋巴结及肿瘤性肿大淋巴结,还可用于评估颈部淋巴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颈部淋巴结淋巴结核MRI表观弥散系数(ADC)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陈炜王玲张学敏季润...
    245-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 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 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 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 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 22.66)cm2 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脑卒中平衡生物反馈训练足底压力平衡功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伴发心电图瀑布样T波一例报道

    萧欣荆秀娜姚斐孙擎...
    251-253页

    一氧化碳中毒脑梗死瀑布样T波颅脑MRI

    胆管癌中m7G甲基化调节因子相关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及临床意义

    王卓王敏刘莹吕丹丹...
    254-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表观遗传重编程在胆管癌(CCA)进展中起关键作用,m7G甲基化修饰是转录后调控中最常见的碱基修饰形式之一,其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增殖、侵袭和转移等多种肿瘤相关的生物学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实验研究是探索m7G甲基化调节因子构建的相关修饰模式及其对CCA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 分析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27个m7G甲基化调节因子[Argonaute2蛋白(AGO2),细胞质脆性X智力迟钝蛋白1(FMR1)相关蛋白1(CYFIPI),脱帽mRNA2(DCP2)、清道夫脱帽酶(DCPS),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EIF3)亚基D(EIF3D),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1(EIF4A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家族成员1B(EIF4E1B),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家族成员2(EIF4E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家族成员3(EIF4E3),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伽玛3(EIF4G3),宝石核细胞器相关蛋白5(GEMIN5),干扰素诱导蛋白5(IFIT5),La核糖核蛋白1(LARP1),Sm 样蛋白(LSM1),甲基转移酶 1(METTL1),核帽结合蛋白(NCBP)1,NCBP2,NCBP2 样蛋白(NCBP2L),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2(NSUN2),Nudix水解酶(NUDT)10,NUDT3,NUDT4,营养素1(SNUPN),WD重复结构域4(WDR4)]的表达水平,利用CCA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对所有患者数据进行共识聚类分析并筛选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为了检测m7G甲基化调节因子及其DEG的影响进行共识聚类分析,进一步建立m7G甲基化评分系统,评估m7G甲基化评分与C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约48%(12/25)的m7G甲基化调节因子DNA拷贝数增加,其中AGO2的拷贝数增加程度最高;约56%(14/25)的m7G甲基化调节因子DNA拷贝数减少,其中EIF4G3的拷贝数减少程度最高,并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除IFIT5外,其余调节因子之间存在复杂且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17个与CCA患者预后相关的m7G甲基化调节基因,其中LARP1、NUDT3、SNUPN、NCBP2、EIF4E1B、NUDT11、NSUN2、EIF4A1、GEMIN5和CYFIP1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正相关,EIF4E3、WDR4、EIF4E2、NUDT4、NCBP1、EIF4E和DCP2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通过对m7G甲基化分型之间取交集DEG,DEG主要富集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等.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得到2个具有预后差异的m7G甲基化基因特征亚组,m7G甲基化评分高低两组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m7G甲基化低评分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研究表明,m7G甲基化修饰异常与C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在肿瘤调控网络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评估肿瘤中的m7G甲基化修饰模式将有助于指导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胆管癌m7G甲基化预后m7G甲基化评分

    肝细胞肝癌中LncRNA OSER1-AS1靶向调控miR-433-3p 的作用

    王丽甘景卓王丽丽王新...
    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氧化应激反应丝氨酸丰富1反义RNA1(OSER1-AS1)靶向调控微小RNA(miR)-433-3p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唐山市第九医院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和癌旁组织,培养 HCC 细胞株 SMMC-7721、HepG2、MHCC97H 及正常肝细胞株 HL-7702.检测 LncRNA OSER1-AS1、miR-433-3p的表达水平,比较HCC组织与癌旁组织、HCC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株中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水平的差异.对转染MHCC97H细胞进行分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为si-NC组,转染LncRNA OSER1-AS1-siRNA 为 si-OSER1-AS1组,转染 LncRNA OSER1-AS1-siRNA 及 NC miR 为 si-OSER1-AS1+miR-NC 组,转染 LncR-NA OSER 1-AS 1-siRNA及miR-433-3p抑制物为si-OSER1-AS1+miR-433-3p抑制物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裂解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OSER1-AS1靶向miR-433-3p.结果 HCC组织中LncRNA OSER1-AS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77±0.34 vs 1.00±0.21)、miR-433-3p 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0.65±0.09 vs 1.00±0.28)(P<0.05)且 LncRNA OSER1-AS1 与miR-433-3p 呈负相关(r=-0.351,P<0.05);HCC 细胞株中 LncRNA OSER 1-AS 1 的表达水平高于 HL-7702 细胞、miR-433-3p的表达水平低于HL-7702细胞(P<0.05)且MHCC97H细胞中上述变化最显著.si-OSER1-AS1组MHCC97H 细胞中 LncRNA OSER1-AS1、PCNA 的表达水平及增殖活力低于 si-NC 组(0.37±0.05 vs 1.00±0.11,0.33± 0.05 vs 0.92±0.12,0.51±0.09 vs 1.03±0.12),miR-433-3p、cleaved caspase-3 的表达水平及凋亡率高于 si-NC 组(1.88±0.25 vs 1.00±0.09,0.96±0.11 vs 0.44±0.06,9.39%±1.15%vs 3.82%±0.55%)(P<0.05);si-OSER1-AS1+miR-433-3p 抑制物组 MHCC97H 细胞中 cleaved caspase-3 表达水平及凋亡率低于 si-OSER1-AS1+miR-NC 组(0.27±0.05 vs 0.91±0.10,6.04%±0.77% vs 11.32%±1.32%),PCNA 的表达水平及增殖活力高于 si-OSER1-AS1+miR-NC 组(0.94±0.12 vs 0.48±0.06,0.95±0.11 vs 0.34±0.05)(P<0.05).结论 LncRNA OSER1-AS1 靶向 miR-433-3p调控HCC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肝细胞癌LncRNAOSER1-AS1miR-433-3p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开发出首个3D打印的功能性人类大脑组织

    271页

    大型综合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黄晓倩颜涛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分析大型综合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从管理体系、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文化建设五个维度来推进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参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明晰权责划分,加强人员管理,积极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宣贯工作,将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充分认识辐射安全的重要性,确保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发展,降低潜在的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风险.

    大型综合医院放射诊疗辐射防护安全管理

    罗氏Cobas 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见故障解析

    王停刘小晓
    277-280页

    罗氏轨道传感器电容花键轴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