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档案
山西档案

张焕君

双月刊

1005-9652

sxda163@163.com

0351-4171225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天平东巷18号

山西档案/Journal Arhives of Shanx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和探讨档案学理论,普及深化档案专业知识,交流档案工作经验,开发信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图书馆协同建设策略

    马英芝于伟李跃青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图书馆作为文化记忆机构的高级形态,目前其建设路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从协同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协同建设模式的核心优势,并针对协同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建议,旨在为智慧档案馆与智慧图书馆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进而推动文化记忆机构向更高级服务模式转型.

    智慧档案馆智慧图书馆协同建设智慧化建设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林英华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然而,这一工作在当前时代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影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有助于丰富健康档案共享的理论内涵和分析视角,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不同视角下制定对应的共享策略、优化共享机制、切实推动健康档案资源在全社会的广泛共享应用提供参考,以期为推动健康档案共享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支撑健康中国高效建设.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影响因素信息生态

    高校大学生数字保存意识与行为研究

    鲁晶晶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被广泛应用,个人数字记录作为宝贵的信息资源,承担着构建个体数字记忆的责任.高校大学生作为活跃的年轻群体,是数字技术与数字产品的实践者,数字保存对于大学生群体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意义.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数字保存意识与行为,讨论大学生群体数字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数字记录数字保存用户数字资源数字保存行为

    数智时代高校档案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研究

    张晓静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数智时代档案工作的颠覆性变革,推动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在梳理数智环境下档案工作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档案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并从培养目标、能力素质要求、优化路径等维度,系统构建高校档案人才培养战略转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路径体系.未来,高校要立足"数字中国"战略,以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目标,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条件等方面系统发力,加快构建与智慧社会相适应的档案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

    数智时代高校档案人才培养模式

    档案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辨析及维护之道——以昆山城建档案馆城建电子档案为例

    吴品才黄晓红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界常有人以为档案真实必定档案准确,因而认为档案真实性与档案准确性是两个相同的档案属性,其实不然.档案一定真实,但不一定准确,有的档案既真实又准确,有的档案真实但不准确,文书档案真实但不一定准确,而科技档案真实又准确.档案真实性与档案准确性都需要维护,电子档案更是如此,档案真实性与档案准确性的不同意味着维护了真实性并不等于维护了准确性,但实践中发现有的单位以为维护了真实性就等于维护了准确性,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档案真实性与档案准确性的差异.在辨析档案真实性与档案准确性差异的基础上,以昆山城建档案馆城建电子档案为例,分别详述城建电子档案真实性与准确性各自不同的维护之道.

    档案真实性档案准确性档案管理

    构建媒体融合的档案资源建设新模式——以深圳大学档案馆为例

    马婷婷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概念自 2014 年提出,发展至今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资源建设中迫切需要与新技术融合.基于PEST模型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以明确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内涵及价值,结合高校档案资源建设中的难点以探析媒体融合视角的突破路径,从而进行抽象归纳,构建出区别于高校传统档案资源建设模式的媒体融合的档案资源建设新模式.新模式实现了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具有"全程管理""全息开发""全员参与""全效传播"的特点,对高校档案资源建设提出新要求.

    媒体融合档案资源档案资源建设

    数字时代民国档案数据库建设的调查研究

    李静宜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民国档案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国档案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当前民国档案数据库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指出数字时代下民国档案数据建设在资源整合、技术应用、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民国档案数据库的优化建设提供策略参考,推动民国档案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支持相关学术研究以及公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民国档案档案数据库调查研究全国报刊索引

    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常海燕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具有显著知识属性的文化记忆载体,深度参与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资源库.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多源异构的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遗产价值、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的现实途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多维度价值,并立足新时代视角,从多维度探讨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策略,旨在为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档案资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Kano模型的音乐非遗档案用户群体利用偏好研究

    戚麟麟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Kano模型深入分析了音乐非遗档案用户群体的利用偏好,通过Better-Worse满意度指数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类和解析.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音乐非遗档案的需求可以分为兴奋型需求、期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三类,每类需求都揭示了用户在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不同心理和行为模式.

    Kano模型音乐非遗档案利用偏好档案需求

    数智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价值挖掘框架与方法

    谷丽娜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的价值挖掘成为提升高校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的关键,旨在构建高校人事档案价值挖掘的框架与方法,以期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化、系统化的支持.

    数智技术高校人事档案价值挖掘管理决策框架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