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地质
陕西地质

齐文

半年刊

1001-6996

sxgtzy@163.com

029-84333084

710054

西安市雁塔路100号

陕西地质/Journal Geology of Shaanxi
查看更多>>本刊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在陕学者对地质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陕西境域地质情况的新认识,新见解。她不仅把陕西学者的地学观点向国内外推荐介绍,同时通过这块学术园地,培养年轻学者专家,促进陕西地学界的大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

    田靖刘建利吴海珍尹虎...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套电磁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它是CSAMT和MT的结合体.本文介绍了 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原理和该系统在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进行地下水调查的应用实例和效果.物探解译结果与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证明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种成本低、精度高、值得推广的地下水调查地球物理勘查手段.

    EH4电磁成像系统电阻率水文地质调查

    贵州省赫章地区典型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张小强孙平明赵亚云郭敏...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成功实施的六曲河、后河2 口地热井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地热地质、水化学特征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区地热水的起源、变质特征,水-岩平衡状态,并计算了储层温度和地热流体热循环深度等.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均为SO4·HCO3-Ca·Ma型,水-岩作用均未达到平衡,均为混合起源水,其中六曲河地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属初期变质水,后河地热水主要来源于原热储层地热流体,属中度变质水,同时也反映出区内热储层水体环境较开放和后河热储层水体环境较六曲河封闭、冷水混合比例低、流动缓慢、滞留时间长、热储层水流动力条件差的特点.研究区NE向、近EW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导热导水通道,区内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地下热水主要储集于第一热储层和第二热储层,前者热储层温度为115~115.3℃,平均循环深度为3600m,后者热储层温度为113.8~115.5℃,平均循环深度为3100m.通过本次研究,填补了赫章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空白,对本区和黔西北地区地下热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下热水地热地质水化学特征成因赫章地区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 K0压缩特性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李华章覃泽华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K0值是计算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和挡土墙土压力的关键参数.粗粒土往往具有形状不规则的特征,为研究其颗粒形状对粗粒土K0压缩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离散元法生成5种不同形状的颗粒簇并获取其形状参数,之后取相同的颗粒粒径,以同样的方法分别生成相同初始状态的试样,最后进行K0压缩试验,就颗粒形状对粗粒土K0压缩特性的影响及其细观机理做了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形状试样的K0值均随法向应力的增长而降低,K0值与颗粒形状参数(纵横比、圆形度、完整度以及球形度)呈正相关,即颗粒越规则(形状参数趋于1),K0值越大.因此工程设计中应适当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2)K0值与颗粒的配位数CN值有关,颗粒形状越不规则,CN值越大,K0越小;(3)K0值与试样平均接触力MF和强力链占比SP相关,颗粒形状的不规则将导致强力链占比和平均力减少,二者共同影响K0值的大小.研究成果可为现场K0值的评估提供理论参考,避免过度设计或设计不足,确保工程安全和经济性.

    地质工程静止土压力K0离散元压缩模拟颗粒形状

    四川松潘县川主寺镇金河坝村泥石流基本特征及防治建议

    秘贤徐谦徐文刚任赞松...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松潘县川主寺镇金河坝村泥石流实地勘查研究,分析了该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认为金河坝村泥石流属沟谷+降雨+中频+中型+稀性泥石流.对其泥石流启动模式及诱发因素分析认为,再次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提出"稳拦为主,拦排结合"的防治建议,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金河坝村泥石流基本特征防治建议

    绿色地质勘查及绿色矿山建设实践与启示——以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铅锌矿山为例

    卫亚儒王瑞廷李青峰成欢...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北铅锌集团贯彻绿色地质勘查与矿山建设规范,开展地质找矿整装勘查,采、选技术革新和节能减排、固废利用以及数字化矿山建设,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强化精益管理和人文矿山建设,降本增效与企业形象提升成果斐然,其实践过程对中小型绿色矿山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绿色勘查技术革新四化建设环境治理精细化管理实践与启示

    浙江余村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建设实践

    何晓雪张海洋丁志磊吕赟珊...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文化村建设有利于地质文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浙江余村地质文化村作为全国首个五星级地质文化村,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又是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本文对余村的地质资源禀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余村因地制宜进行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建设思路与实践,为全国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余村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陕西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王雁林叶孟沅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作为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大省,要主动有所作为,并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理念下陕西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研究了陕西地质勘查行业在全国现状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问题,就新质生产力理念下陕西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地质勘查行业新质生产力陕西

    《陕西地质》征稿启示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