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渗透技术去除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马纯宁刘宝震李佳宁徐维国...
    1453-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技术,反渗透(RO)工艺在不同类型水体和不同浓度内分泌干扰物(EDCs)去除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新型反渗透膜的开发解决了EDCs膜处理技术的局限性,拓展了反渗透去除EDCs适用范围.基于此,综述了水环境中EDCs反渗透去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反渗透膜性能和工艺参数优化提高EDCs去除效能,总结了适用水体中EDCs高效去除的膜改性和工艺改良潜在需求,展望反渗透技术强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残留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针对膜技术成本等新问题,并建议对膜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反渗透内分泌干扰物水处理技术

    运动器材对化工新型材料的需求和趋势分析

    王昆仑王俊江
    1458-1460,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分析运动器材对化工新型材料的需求和趋势,并进行相应的评估、论证和建议.概述了该论题的现状和进展,总结了已有研究的成果,提出加强化工新型材料的研发与运动器材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提升运动器材的品质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研究对促进化工新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推动运动器材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际应用价值.

    运动器材化工新型材料需求趋势

    Ag3PO4基光催化材料合成及改性的研究进展

    肖力光韩赫
    1461-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目前合成磷酸银(Ag3PO4)光催化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综述分析了形态控制、贵金属沉积、非负载和构建半导体异质结等改性Ag3PO4 光催化材料的途径,阐述了Ag3PO4 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水分解领域的应用现状,指出了Ag3PO4 光催化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光催化磷酸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分离膜的Trade-off效应及其突破研究进展

    杨誉名贾子钰杨春维
    1466-1468,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通过文献调研,对膜材料在水通量与污染物截留效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Trade-off效应进行分析,并对近几年国内外突破分离膜Trade-off效应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膜表面接枝两性离子技术、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结构改性技术、物理共混技术、表面涂覆技术等可以突破该技术瓶颈.而物理共混技术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效果,且该技术方法相对简便,无需更新设备,易于实施,制备出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产水能力.综述为高效分离膜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为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的技术借鉴.

    Trade-off规律膜材料表面接枝法表面涂覆法掺杂法

    气相色谱法检测β-蒎烯、诺蒎酮和紫苏醇

    赖芳宁袁城陈浩平
    1469-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tx@-Wax极性柱(30 m×0.25 mm×0.25 μm)的气相色谱同时检测β-蒎烯的加压氧化产物,包括β-蒎烯、诺蒎酮和紫苏醇.结果表明,β-蒎烯、诺蒎酮、紫苏醇的标准曲线分别为 y1=541 638x1-54 935,y2=431 452x2-127 193 和y3=434 504x3-149 514,相关系数R2>0.999,且分别在 2.001~20.014 mg/mL,1.014~10.142 mg/mL和0.983~9.834 mg/mL 范围内呈稳定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99.03%~103.18%,100.43%~101.84%和99.89%~101.72%,RSD分别为0.61%~2.13%,0.75%~3.94%和0.93%~3.06%.测得三者样品RSD分别为0.97%~2.06%,1.45%~2.81%和1.18%~2.93%.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同时检测β-蒎烯、诺蒎酮和紫苏醇.

    β-蒎烯诺蒎酮紫苏醇同时检测

    AS23离子色谱柱法测定地表水中碘化物

    薛智凤成星陈清敏尚卫...
    1473-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AS23 阴离子分析柱,50 mmol/L氢氧化钾淋洗液,流速1.0 mL/min,进样量 250 μL,对地表水中碘化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8.620 min出峰,方法检测限为0.5 μg/L,测定方法相关性R=0.999 8,线性范围0.01~2 mg/L,适用于地表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碘化物地表水氢氧化钾淋洗液AS23阴离子色谱柱

    电弧直读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

    王亚娇张随安杨春段玉宇...
    1478-1480,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光科技E5000 电弧直读发射光谱测试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最佳实验条件为:预燃阶段电流5A,保持10 s;激发阶段电流14 A,保持42 s;积分时间25 s;上电极为平头圆形状,下电极为细颈杯状;锗为内标元素.此条件下,测试样品中银、硼、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016,0.95,0.32 μg/g,精密度在10%以内,测试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实验方法固体进样,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污染小,是测试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银、硼、锡含量时值得推广的测试方法.

    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

    温度对高硅氧基体玻璃纤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探索

    蔡博王晓敏屈世元雷晗露...
    1481-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石蜡型浸润剂涂覆后的高硅氧基体玻璃纤维原丝,在高温环境下性能、生产利用率下降的问题,深入研究了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机理进行了讨论.采用红外、热重、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形态的高硅氧基体玻璃纤维原丝在不同温度、不同存放时间下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浸取液碱性增强,机械性能下降,同时纤维丝表面晶体析出越多,且存在碳酸根.因此,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高硅氧基体玻璃纤维性能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高温促进了纤维中Na+运动,加快了其与纤维表面水分子中H+的离子交换,从而加速了纤维结构的破坏,导致性能下降.

    高硅氧基体玻璃纤维浸润剂温度离子交换

    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截留微塑料效果及影响因素探究

    仇付国梁安棋童诗雨王淳...
    1486-1490,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聚乙烯(PE,疏水)和聚苯乙烯乳胶微球(PS,亲水)两种使用广泛且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的微塑料为代表,对基质为90%砂土+10%给水厂污泥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离子强度、pH值和阳离子类型条件下截留微塑料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两种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5.0×104,5.3×104 个/L、HRT为10 min时,微塑料在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中开始穿透及完全穿透时间较传统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均明显后移.在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中,HRT由 10 min提升至 30 min后,聚乙烯开始穿透从 90 min(9 FVs)后移至360 min(12 FVs),聚苯乙烯乳胶微球开始穿透从 40 min(4 FVs)后移至 240 min(8 FVs);高离子强度时(50.0 mmol/L)系统对微塑料的截留能力更强;pH及阳离子类型对微塑料的截留效果无明显影响.

    微塑料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穿透曲线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及利用研究进展

    李娇岳清政郭继香康传宏...
    1491-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含油污泥的组成和污染危害.简述了罐底油泥、落地油泥和炼油厂"三泥"等三种含量较大的油泥来源和特点.着重分析了热解法、表面活性剂法、回注调剖技术、乳液法等传统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热点技术的工艺技术原理,相关工艺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微波辐射和超声处理法等两项新兴处理油泥的技术,意图为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建议.

    含油污泥热解回注调剖超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