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张怀民

季刊

2096-4773

sxjzxb@yahoo.com.cn

0351-6925346;6925347;6925349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二段27号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活跃公安理论研究气氛,交流公安实战经验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务公安实战科研和教学,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宗旨,面向全国公安院校教师、公安理论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及民警,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学术品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编辑队伍,拥有了一批具有相当科研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发表了一批针对公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本刊将本着“准确定位、保持特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刊思路,真正把刊物办成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参考性与指导性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EEG的视频侦查员作业疲劳预测研究

    任捷王书玥王子航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视频侦查员的疲劳状况及其疲劳监测方法,通过采集视频侦查员的脑电(EEG)数据和主观问卷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疲劳程度预测系统.实验共招募了12 名视频侦查员作为被试,使用EEG设备记录他们在执行特定侦查任务时的脑电信号.提取α/β、θ/β、(α+θ)/β和(α+θ)/(α+β)等脑电特征值作为疲劳检测的生理指标,并结合主观量表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视频侦查员工作前后的疲劳状态.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对所有通道脑电信号特征值的配对t检验,识别出4 个显著通道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在预测视频侦查员疲劳状态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基于这些特征值,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视频侦查员疲劳状态时的拟合精度为84.348%.本研究提出的疲劳监测方法不仅为视频侦查员合理地工作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决策效率.此外,该方法也为相关疲劳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对于提升公共安全领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侦查员作业疲劳EEGBP神经网络

    警察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动态双向影响研究

    窦逸飞张萌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564 名警察进行间隔一年的两阶段纵向追踪,应用交叉滞后回归模型分析警察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动态相互预测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测查的警察抑郁与睡眠质量间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警察抑郁和PSQI总分显著高于女性警察;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警察抑郁和睡眠质量具有跨时间点的双向影响关系,警察睡眠质量下降既是抑郁导致的消极结果,又是引起抑郁的潜在风险因素,而且二者交叉滞后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启示:公安机关应帮助民警培养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鼓励民警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开展团体正念认知训练,从而打破负性情绪和睡眠问题的恶性循环.

    抑郁睡眠质量警察性别交叉滞后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场景与现实挑战

    杨晓玉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领域中身份证管理、社区治理等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得到一定解决,文中简述了区块链的内涵,并分析了其在公安领域中立体身份证建立验证、智慧社区创建等具体场景中的优势及内涵,且面临来自于技术本身、数据伦理缺陷等方面的挑战.对此,提出立足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采取积极应对策略.

    区块链技术公安领域社区警务应用场景立体身份证

    基于红蓝对抗的公安教育训练实战化练兵实践及其效能启示

    张涛唐雪莲褚竹松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教育训练是提升公安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在全警实战大练兵背景下,全国公安机关掀起了红蓝对抗实战化练兵的热潮,对提升公安教育训练实战化效能起到了经验借鉴与启示的作用.未来还需明确公安教育训练目标、强化实战实训导向,创新公安教育训练理念、加强实战化教学引领,优化公安教育训练模式、突出实战素质能力培养.

    红蓝对抗公安教育训练实战化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郭春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识别社交障碍和心理压力管理不足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促进积极情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心理弹性,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压力.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和改进师生互动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

    警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