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焦煤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焦煤科技
山西焦煤科技

杨文洲

月刊

1672-0652

sxjmkj@163.com

0351-6213842

030053

太原市西矿街325号

山西焦煤科技/Journal Shanxi Coking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追踪世界煤炭开发与综合利用的最新发展趋势,报道国内外煤炭领域的技术创新动态,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科技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厚砂岩坚硬顶板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倪杰陈贝贝
    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祁东煤矿 8235 采煤工作面的基本顶为厚度近 30 m 的坚硬砂岩顶板(无直接顶),该工作面回风巷在沿空留巷过程中实施了"超前切顶爆破卸压""高预应力注浆锚索和双排垛式支架加强支护""非回采帮'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等成套关键技术后,留巷内巷道围岩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巷道在经过简单卧底修整后便可直接作为下一个工作面的运输巷使用,相较于重新开掘一条巷道或对留巷进行大修而言,可有效缓解矿井采掘接续,且技术经济效果明显.

    厚砂岩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切顶卸压加强支护外锚-内卸

    屯兰矿采空区下组煤煤层气水平井技术应用

    申平
    5-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采空区下组煤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减少下组煤采掘过程中瓦斯造成的危害,实现资源与安全双赢目标,通过介绍屯兰矿井下煤炭采掘及地面煤层气开发情况,对比分析了该矿区过采空区预抽直井与采空区下组煤水平井运行产能效益,得出水平井技术更适用于开采采空区下组煤煤层气.

    煤矿采空区下组煤煤层气水平井

    复合煤层分叉合并区变高连续回采技术

    王庆国邵帅张坤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工作面连续推进过复合煤层分叉合并区变高回采技术难题,从支架受力、变高开采空间充实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多次循环顺序降高开采方式,从 3 种不同变高开采位置进行分析,得出以分叉合并线为起点的变高开采位置最合理,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变高开采工艺和参数,制定了围岩控制措施,保证了工作面连续顺序推进.

    连续推进综采面分叉合并区多循环降高开采变高开采位置围岩控制

    含夹矸煤层CO2气相压裂瓦斯治理技术

    贾虎虎张新生
    13-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宁矿山西组 2 号煤层为典型的复杂低渗突出煤层,2201 工作面存在瓦斯含量高、煤层松软、透气性低、存在厚夹矸的复杂情况,表现为采前难抽,采中涌出大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难题,在掘进工作面实施CO2 气相压裂强化造缝、卸压增透技术,通过对瓦斯抽采数据和掘进效果的分析,得出气相压裂孔瓦斯参数随抽采时间增加,表现出"稳定型"和"增高型"演化规律.气相压裂孔的百米瓦斯抽采纯流量 0.11~0.22 m3/min,与前期密集钻孔措施的 0.018 m3/min相比,提高了 5.1~11.2倍.185 MPa的高压力CO2 气相压裂技术适配于该煤层地质条件,能够有效沟通煤中解吸-扩散-渗流多尺度通道,瓦斯抽采参数稳定且高效.

    含夹矸煤层瓦斯治理CO2气相压裂造缝卸压

    支架回撤梁在综放工作面回撤中的应用

    陈雷解洪梨孔翔
    16-1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快回撤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绞车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唐阳煤矿在 2311 工作面撤面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使用绞车前移掩护架的方式,使用了支架回撤梁前移支架,介绍了支架回撤过程,加快了回撤速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综放工作面回撤支架回撤梁

    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在智能化选矿背景下的应用分析

    张勇朱宏政朱金波王传真...
    18-2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在智能化选矿中的作用及其对矿石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的影响.介绍了智能化选矿的概念及其在矿业中的意义.分析了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为智能化选矿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探讨了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在智能化选矿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模拟和优化矿石处理过程,提高选矿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总结了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在智能化选矿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将为智能化选矿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矿业生产向更为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矿物加工工程数学模型矿产资源选矿设备智能化

    基于EG-YOLOv5s的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算法研究

    易蔚勋张磊陶虹京王佳源...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精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模型的EG-YOLOv5s模型.在骨干网络中引入 ECA 注意力机制,以突出目标的重要特征.使用GIOU作为损失函数,提高了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优于 YOLOv5s模型,准确率提升 5.6%,均值平均精度提升 3.6%,检测实时性达到了 106.3 frame/s.

    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目标检测EG-YOLOv5s网络模型机器视觉

    基于无机矿物嵌布解离特性的中煤再选技术研究

    杨宗义卓启明王瑞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曲选煤厂典型炼焦中煤为对象,利用工艺矿物学分析仪(BPMA)研究了炼焦中煤的无机矿物嵌布特性,并探索了不同磨矿时间下炼焦中煤解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西曲中煤各种矿物平均嵌布粒度较大,均在 100 μm 以上,大尺寸的研磨介质、较短的磨矿时间可实现较高程度的炭质单体解离;西曲中煤在磨矿 10 min时表现出最佳的浮选效果,若生产 11.5%的精煤,浮选精煤产率可达到 37.28%,精煤产率较高;随着磨矿时间延长,西曲中煤会出现过度粉碎的现象,导致大量细泥产生,恶化浮选效果.

    炼焦中煤无机矿物质嵌布特性解离程度

    煤层松动爆破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及卸压增透评价研究

    马健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煤层松动爆破卸压增透效果,运用弹性力学、瓦斯渗流和运移理论,采用 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模拟得到采掘引起的损伤区分布图、松动爆破损伤区分布图及弹性模量和应力分布图,发现松动爆破后爆破影响范围达到 3.5~4.0 m.结合现场工程实践,对松动爆破孔周边测试孔的瓦斯体积分数和瓦斯涌出量进行跟踪测定,确定松动爆破有效影响范围为 3.0~4.0 m.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一致性表明,松动爆破的有效影响范围在 3.5 m 左右.松动爆破破坏了煤体结构的不均匀性,使应力集中带向煤体深部转移,达到了卸压作用;爆破大幅增加煤层裂隙,使得"卸压增流效应"明显;松动爆破是瓦斯抽采或局部防突措施重要手段之一.

    煤层松动爆破瓦斯运移卸压增透

    高阳煤矿薄基岩强扰动开采条件下的覆岩变形特征

    张文晖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薄基岩强扰动开采条件下的覆岩变形与破坏特征,以高阳煤矿 31120 综放工作面为例,运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覆岩运移与破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岩破坏带的发育高度为 83.0 m,发育过程可分为缓增阶段、突增阶段与稳定阶段,其中突增阶段是导致矿压显现异常的主要阶段.根据钻孔漏失液观测实验与松散层注水实验结果,判定裂采比在 7.9~8.1,得出薄基岩强扰动条件下的覆岩"两带"破坏模式.

    薄基岩强扰动覆岩破坏裂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