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

陈曦

月刊

1002-5707

sx@ustb.edu.cn

010-62332831 62334268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内

思想教育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会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期刊,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的过程机理与推进路径

    任鹏薛耀利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不仅是理念"化"为制度的单向过程,更是充分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力量、不断为人民解决问题、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多合一"进程.制度生成、制度巩固、制度完善、制度成熟等各个民主制度化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与之相对应的任务也各有侧重,"化"的程度、路径也各有差异,这些方面共同形塑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的过程机理.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中的不同层级制度实际上处于制度化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引领性、增强重要政治制度的可操作性、提升民主理念和探索经验转化为制度的有效性,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制度化进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民主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哲学意蕴

    刘文祥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21世纪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从本体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以立足社会实践的"现实的人"为主体,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为根本动力,以"两个大局"为现实观照.从认识论来看,在文明形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将文明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认为人类文明是多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在文明关系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认为文明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世界多元文明可以实现共存共荣.从方法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从价值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以人民逻辑超越资本逻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普世价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虚假的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哲学意蕴人类文明新形态

    叙之以"情":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共情视域

    刘勇刘金伟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叙事,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极为重要的任务,而作为"黏合剂"的共情勾连起了情感共鸣与社会认知,要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叙事,共情叙事是不可忽视的叙事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共情叙事具有可能性,而它发挥作用也有其特有的内在逻辑.它通过"吸引—对接、降抗—潜藏、沉浸—感染"发挥作用.要想达到良好的共情叙事效果,需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共情框架以生成共情结构;需要生发中国式现代化共情模因以形成长效记忆;需要注重中国式现代化共情隐喻以便捷语境代入;需要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共情叙事呈现以刺激受众感官.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情叙事意义重大,它具有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有效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现实推进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曲解"论调的有力应对等多重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共情叙事情感共鸣认知认同

    数智技术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论析

    闵雪石书臣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驱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动力,数智技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现实场域到虚实场域互嵌、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从单一主体到一体多元的范式转型.受数智技术负面效应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价值淡化、内容窄化、效力弱化等风险挑战.为有效应对数智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需要探寻系列应对之策.具体而言,要推动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双轮驱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本价值;强化对算法的规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有效供给;超越数字资本的利益趋向,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

    数智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包丽颖任宝龙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实践活动,创设一定条件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传输给社会成员,在提升社会成员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其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和认同.而个体的政治认同外显即对特定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方式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支持状况,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就理论维度而言,政治认同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核心议题;就现实维度而言,政治认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牵引;就未来发展维度而言,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旨归.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认同根本价值取向

    系统观念视域中思想政治工作论析

    朱国栋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发展了系统理论,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内涵在工作实际中具体体现为前瞻性观念、全局性观念、战略性观念和整体性观念4个方面.从前瞻性观念的维度来看,要立足历史和聚焦现实对人的思想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立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对其政策作出前瞻性规划;从全局性观念的维度来看,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观照和谋划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从战略性观念的维度来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布局和策略性实施;从整体性观念的维度来看,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的维度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系统观念前瞻性观念全局性观念战略性观念整体性观念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历程、经验与未来着力点

    燕连福牛刚刚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经历了以"批判式"巩固为主线的"文化觉醒"阶段、以"改造式"巩固为手段的"文化自立"阶段、以"建设式"巩固为导向的"文化自主"阶段、以"结合式"巩固为指向的"文化自信"阶段,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全面提升.从党百余年来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经验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价值导向,坚持"两个结合"是基本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是方法遵循.新时代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要不断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发挥党对文化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作用,把握好巩固过程中魂与根、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力、传播力、影响力效能.

    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特定背景、主要成果及当代启示

    王夏冀田克勤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在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与美苏争霸、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地位初步确立的特定背景下深化与发展的.其主要成果表现在没收官僚资本、和平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反对和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商品生产和交换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等方面.新时代继续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推动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现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

    新中国毛泽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四重维度

    丁艺安钰峰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以贯之而又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并提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从价值向度、历史回顾、鲜明特质、实践路径4个维度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核心,不断提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本领和水平,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对于迎接新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践行好党的建设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纪律纪严于法监督执纪

    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重向度

    秦龙张广全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内涵的重难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破解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从价值、发展、安全、文明四重向度对这一重难点问题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解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与实践方案的深透认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