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贡献

    王公龙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不仅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论断,成功地拓展"两个结合"的基本路径,系统提炼"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把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提升至新高度,而且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从方法论层面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的深邃思考、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大大拓展了理论视野和发展思路,为新时代新征程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路径科学方法

    大历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意蕴

    庞立生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意蕴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底蕴和根基;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内在本质和价值定向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希望和光明的前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孕育并创造了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新理念,引领并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

    更加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问题

    肖巍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社会乃是全球化的次生表现,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就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并将其作为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全社会都要增强忧患意识,从国家到个人,各领域各阶段都有产生风险的安全隐患;二是落实安全体制和法规,在预警、应急和善后等方面进行依法治理;三是安全问题重在防范,我们不但要有靠前意识,规制跟进,还应强化体制和个体的责任感;四是学习借鉴有关理论和做法,我们会碰到不少现代化的共性问题,安全建设既不能食洋不化,也不能闭门造车.

    中国式现代化风险治理发展与安全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史宏波李尉清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厚植富足的物质基础,又要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孕育于民族向心力、肇始于理论创新力、发展于实践牵引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在古今相继中积淀、在中外相殊中彰显、在知行相济中转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在提高引领力、增强凝聚力、强化感召力中实现,具体来看,就是要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之维

    柏路包崇庆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切关照与积极探索.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对象与重要媒介,文化建设的成败事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与实现.文化建设通过"化人—聚气—增信"的功能转换,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食粮、系牢精神纽带、增强精神底气.当前,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环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因素掣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问题.为此,需要夯实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国家利益—社会效益—个体权益"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框架,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审美层次与信仰追求,使全体人民在文化牵引、浸润、形塑中寻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化建设精神文化需要

    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重大论断

    陈方刘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重大论断从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标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彰显了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蕴含独特的中国精神气质,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求,具有深厚的历史必然性、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性.深刻认识这一重大论断,有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并将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时代精华

    从全球化转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林小婷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旧全球化转换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内涵.纵览历史,全球化是"发展与破坏"一体双面的历史进程,资本扩张的无序性和破坏性导致了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新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自我扬弃,在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价值和共同准则上蕴含了更多的人类共同愿景.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旧全球化转换的现实关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政治制度、安全事务、经济模式、意识形态的藩篱,不仅为破解逆全球化困局,引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享的新型全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更将助推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理想的实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新全球化逆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向度

    徐业坤曹文泽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时间中发生的,也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基于新时代空间环境变化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彼此交织、空间资源配置与多重空间构序的同时并存、空间问题破解与育人效能提升的双重任务,空间因素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变量.然而,由于对空间的直观理解和社会空间分工的逐步细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开发利用、空间内外结构以及空间生产过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影响育人质量全面提升.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空间观念转变深化空间理性认知、以空间关系调整推动空间结构优化、以空间功能改善突出空间人文价值,切实通过空间构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性的四重维度

    杨业华唐电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本体论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时间之中;从认识论的维度,时间是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从方法论的维度,时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叙事逻辑,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技艺;从价值论的维度,生命观、时间观、时间伦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向度,时间作为人的生命尺度与主体的生命价值观相关联,时间观作为个体管理日常生活时间的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意义,社会时间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规范组织和协调着社会活动,从而生发出时间伦理.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性维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教学的结构体系建构

    林洁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基于其本质内涵和发生机制,可将其建构为由要素结构、层次结构和过程结构构成的结构体系.思政课形象教学以语象、物象、图像和意象为经构成要素结构,以原生形象、衍生形象、创生形象为纬构建层次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依循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化"意"生"象"的实践路径,呈现具有条理化逻辑、层次化生成、有序性推进的过程结构.深入剖析和研究思政课形象教学结构体系,为我们明确思政课形象教学的运行机理,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教学要素结构层次结构过程结构